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体育课室外教学如何预防学生伤害事故发生

来源:化拓教育网
体育课室外教学如何预防学生伤害事故发生 柳 强 李双铭 刘宇阳 陈才发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体育课室外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 好的课程设计为基础,教师应根据动作的特点.合理地选择练 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怎样组织好体育课的教学.使体 习手段和相关的保护与帮助工作,安排好练习的顺序,由简单 育课教学安全、有序地进行,也一直是每个体育教师思考着 到复杂,由浅人深,由易到难。技巧练习要放在耐力练习之前 的问题。本文作者根据多年体育课的教学实践经验。就预防 进行,学生注意力集中、体力充沛时进行难度较大的练习是比 体育课发生伤害事故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原因进行总结. 较合理的。还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对 提出了减少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的措施. 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可以先安排一些简化的或降低难度的练 以促进“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贯彻 习,等他们适应、掌握了之后再逐渐恢复到正常难度。另外,运 实施。 动负荷的大小安排也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负荷过大,学生容易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伤害事故预防 过度疲劳,承受不了;负荷过小,达不到练习的效果.学生也会 注意力分散,缺乏练习兴趣。 1.预防伤害事故的积极意义 2.1.2学生方面。 自2002年6月教育部第21号令《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2.1.2.1安全意识不强。很多学生上课前无心听教师讲安 颁布实施以来,学生学校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体育课的室外教 全措施,课前的准备活动不予重视,练习时往往由于技术较复 学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之 杂或难度较大而造成伤害。 一,怎样组织好体育课的教学,使体育课教学安全、有序地进 2.1.2.2学生体育课着装不符合规范。运动服是比较宽松 行。一直是每个体育教师思考着的问题。如果在体育课中不重 的服装,运动过程中不会妨碍做动作的幅度,而过紧的衣裤不 视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不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就可能发生 仅妨碍学生按要求进行练习,而且容易造成意外。穿不适合运 各类伤害事故。轻者影响上课效率,重者可造成学生残疾甚至 动的鞋子上体育课是造成脚踝关节受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尤 危及生命,对社会和个人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同时给学生造成 其是女生更不能穿有跟的鞋上体育课。另外。与体育课无关的 不良的心理影响 妨碍体育健身的正常开展。因此.积极预防 一些小物品不能带到体育课上来,这一点也是不能忽略的,比 伤害事故对体育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如钥匙、小刀、校徽、勺子之类的,在做练习过程中也是很容易 2.造成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 发生危险的 2.1主观原因 2.1.2.3身体素质差或技术动作不正确。学生的身体素 2.1.1教师方面 质,直接决定着其运动时的力量、速度与耐力:肌肉力量和 2.1.1.1教师责任心方面。责任心体现了一个教师的师德 弹性差、反应迟钝、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不够,这都可能导 修养。责任心不强是发生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体育 致伤害事故的发生。此外,在体育课中,学生不能正确把握 教师对备课、组织上课、课中安全方面都应有充分的准备。上 动作要领,这也是导致伤害事故的原因之一。例如,在做前、 课责任心不强,随便应付一节课了事,不充分备学生、场地、器 后滚翻动作时,如果头部位置不正,团身不好,就会造成颈 材、教材,更不在课中做好安全措施,课中就容易出现伤害事 椎损伤。 故。因此,体育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要热爱本职 2.1.2.4学生的心理状态欠佳。首先,一些学生缺乏学习 工作,特别是热爱学生,对教学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课前 兴趣,思想不集中,在体育运动中,不能客观冷静地分析运 要根据所上内容认真检查场地、器材等是否有不安全的因素, 动中的各种主客观因素,过于自信,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 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在活动前准备活动不足,对困难的估计不够,易引起急躁、 2.1.1.2课前对学生身体状况的了解。体育课作为以身体 急于求成的心理,进而造成伤害事故。其次,一些学生对自 运动为基础的实践活动.对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有一定的 己信心不足,害怕失败,害怕会受到教师的批评和责怪、引 要求。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存在个体差异,那么同一项目的同一 起同学们的嘲笑,因而在运动中会显得过于紧张和焦急。 运动强度并不适合每一个体,尤其对于那些身体有潜在疾病 例如.在跨栏、跳高等田径项目中由于起跳点不准而造成 的学生,教师应当在课前作好了解,以便因材施教,防止有潜 受伤。 在疾病的学生因运动过大而诱发带来的伤害。 2.2客观原因 2.1.1.3课的设计是否合理。一节好的体育课,必须以一个 场地、器材、气候等方面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客观原因,如 相比较.没有控制不了的情况。被测者对于第三题的回答未列 4.2技能学习操作思维是借助对错误动作的反馈,去误存 入表中.他们对改善技术的关键理解得更全面、深入,五个方面 正的活动实现。 基本都注意到了,只有被测者B对于手动轨迹未有认识,与表5 4.3操作思维模式形成后,尚有个巩固的过程。 相比,该阶段的理解能力更进了一步。与之相比,表3所表明的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①不要害怕学生的动作失 被测者的理解和概括都是相当片面和浅显的,还只能体会到技 误,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分析,排除错误的用力感觉,在一次次 术的一两个方面。表8明显表明被测者的动作完成水平进一步 的练习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②要明白进入分化阶段 提高。因此说明该阶段是合理模式的巩固与稳定阶段。 并非理解和概括的终结,而仅仅是个开始,也正是掌握正确动 4.结语 作的开始,尚需继续练习;③要了解在学生基本掌握技术动作 4.1技术动作分化阶段的学习是通过学生操作思维对技 之后,操作思维模式形成,尚有一个巩固的过程.在继续练习 术动作的理解和概括实现的。 后才能逐步形成巩固的动作定型。 156 场地不平、跑道太硬、器械质量不合格或安装不牢固等客观因 素与损伤的发生也有直接的关系。另外,气候对伤害事故也有 一定的影响.如雨雪、大风、雷电、冰雹等恶劣气候,教师也应 当作出相应的计划和安排,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3.预防体育课伤害事故的措施 我认为要更好预防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发生,教师要做好 以下两大块工作。 3.1课前的准备工作 3.1.1对学生全面、细致地了解,掌握常见的病症和损伤的 急救与处理方法。 首先是了解哪些学生有慢性病史,不宜进行剧烈运动。比 如患有心脏病、癫痫病、低血糖等疾病。这样的学生,教师可以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安排他们活动,防止在运动中发生意外。 其次是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比如:哪些学生比较好动,容易 冒冒失失自己做动作的;哪些学生胆子比较小,怕做练习的, 等等,对这些学生要区别对待,针对性地提一些要求,防止伤 害事故的发生。 3.1.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首先是吃早餐的问题。一些学生上学不吃早餐,这样等到 第三、四节上体育课的时候已经很饿,体力已经不行了,再加 上饥饿引起的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发生伤害事故,运动负荷较 大时还可能导致晕倒等现象发生。所以教师要强调每天的早 餐不但必不可少,而且应该讲究摄入食物的合理搭配。其次, 合理的作息时间也很重要。每天按时入睡、准时起床,是上课 精力充沛的保证。 3.1.3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 所有场地、器材都要定期检查、维修。教师课前应认真检 查所要使用的场地、器材情况。练习器材是否牢固,有没有松 脱(比如单杠、双杠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练习场地是否平 整,凹凸不平的场地很容易造成脚踝的受伤;沙坑、海绵垫等 是不是足够松软。长期在过硬的场地上进行跑跳练习对青少 年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 3.2课程中的安全问题 3-2.1做好准备活动。 充分的准备活动是防止发生运动损伤的有效手段。通过 各种游戏、柔韧性练习、集中注意力练习等,学生在心理、生理 两方面都能达到一定的兴奋度,做好进行基本部分练习的准 备。这一时期的练习应该是渐进性的、全面的而又适度的运动 过程,否则容易造成损伤。 3.2.2使学生明确练习的要求与做法。 教师的讲解应简洁、明确,示范动作要规范.注意示范位 置和示范面的选择,关键性的动作和具有危险性的动作要讲 清动作要领,反复强调,很多时候由于学生对动作的要求和做 法不清楚。产生错误动作而导致受伤。中学阶段。男生往往有 过高估计自己运动能力这一特点,教师应该掌握这种心理特 点,防止学生盲目做动作而导致受伤。 3.2.3选择合理的练习手段和方法。 教师应根据动作的特点,合理地选择练习手段,安排好练 习的顺序,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考试周刊2010-g- ̄3 3.2.4认真做好保护与帮助工作。 在进行难度较大、危险性较高的练习时,教师一定要认真 做好保护与帮助工作,尤其是对体质比较弱、胆子比较小的学 生,教师正确的保护与帮助是学生增强练习自信心,完成动作 的坚强动力。教师要注意选择正确的保护与帮助的位置和方 法。平时也要注意对体育骨干的培养,使他们熟练掌握正确的 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以便在体育课中发挥作用,增加练习的安 全系数。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使学生掌 握基本的自我保护动作。如各种扑、倒、滚、翻等动作,能提高 学生危急时的自救能力,增强安全感,树立自信心,更好地完 成动作,防止受伤事件发生。 3.2.5加强课的组织。 经常性地强调和检查课堂常规的执行情况是非常重要 的,可以保证体育课安全、有序地进行。上课时还必须根据每 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与之相适应的课堂常规。 3.2.6注意保持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应该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师要掌握好表扬与批评的时机和方法,注意观察学生的心 理变化.在学生产生心理障碍时及时进行引导和调节。 3.2.7做好放松活动。 合理的、积极的放松活动是一节体育课不可或缺的部分。 放松活动使学生的身、心都从兴奋状态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 不注意放松活动.不仅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而且会影响 下一节课的进行。且容易造成学生疲劳的积累,引发一些慢性 损伤。 4.结语 体育课教学与其它学科有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动脑子,而且要承受一定的身体负荷。学生 在身体练习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增强体质、培养良好 的思想品质。由于学生在教学中身、心都要承受一定的负荷, 加上体育课又是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难度比较大,发生各 种伤害事故的潜在隐患也比较多。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 题,只有以积极的方式去思考,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来预 防和杜绝,才能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的 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俊.论体育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J].北京体 育大学学报,2005,1. [2]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3. [3]陈光绍,蔡灿龙.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原因及责任认定 的相关法律问题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o05,1. [4]胡增萦.学校体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4. [5]袁梦德.校园伤害事故该怎么防[N].中国青年报,2005,8. [6]周庆杰.学生体育伤害中学校和教师的民事责任研究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2. [7]王运福,陈通海.校园体育伤害事故的二元视角探析 [J].体育学刊,2004,4. 1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