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
DANGDAIJIAOYANLUNCONG
科研课题015
证据推理对化学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探究
吴力宇
(福建省莆田市擢英中学福建莆田351100)
【摘要】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培养化学核心素养的基础途径之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已经掌握
本文就证据推理对化学教学方法的重的化学基础知识收集证据并进行相应的推理分析,从而建立正确的化学知识模型验证推理结论。
要意义展开一定的分析与论证。
证据推理;核心素质【关键词】化学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17(2019)06-0015-02
TheImportanceofEvidenceReasoninginChemistryTeachingMethod
WULiyu
(PutianZhuoyingMiddleSchool,Putian351100,China)
【Abstract】Accordingtotherequirementsofthenewcurriculumstandard,evidencereasoningandmodelrecognitionareoneof
thebasicwaystocultivatethecorechemicalliteracy.Teachersneedtoguidestudentstocollectevidenceandconductreasoninganalysis
soastoestablishacorrectchemicalknowledgemodeltoverifyreasoningaccordingtothebasicchemicalknowledgetheyhavemastered,
conclusions.Thispaperanalysesanddemonstratesthesignificanceofevidentialreasoningtochemistryteachingmethods.
【Keywords】Chemistryteaching;Evidencereasoning;Corequality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化学学科教育缺少的是探究性实验教学。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展实验探究性的目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真正的化学核心素养。在进行科学探究之前,要先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合理的猜想和假设,使用证据推理来对假设进行正确合理的批判,再根据相关知识和建立适当正确的模型进行验证推理。因此,合理运用证据推理,研究方法核心素养的建立至关重要。
一、证据推理教学方法概念及意义
证据推理,顾名思义即为基于证据产生的理性分析,首先要明确一点,这样的推理与假设猜想不同,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但同时基于一定事实基础上进行的推理并不是要求必须完全正确,本质上仍属于猜想范围,需要后续进行相应的实验探究进行验证猜想。在证据引导下对未知事物做出假设,并根据实验探究事物本质规律和相关性质,这正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要求标准之一。
如,在进行金属钠的性质探究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进行实验演示,由“浮、熔、响、游、红”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猜想假设,最后做出解释,从而掌握钠的相关性质知识。
二、实验教学方式之证据推理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为实验比理论更重要的化学学科来说,任何理论一定要经得起实验的证明。对学生来说,实验得来的知识比理论讲授更容易被学生吸收。但是,就目前的化学教学现状分析,多数实验室都处于空置状态,需要做实验的课程大多都由书本讲授完成,这并不利于学生学习化学。而证据推理解读教学方式具备“催化剂”的特征,能够很好地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解决目前的教学问题有着很好的效果。
首先,证据推理解读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初中化学的教学效果。众并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证据推理作为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它提倡学生通过实验,在实验中验证所学知识,获取所需要的知识,
《燃烧的条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很好的增强了教学效果,例如,章节中,如果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燃烧需要的条件,学生就不能件》
很好地体会学习的魅力,也不能很好地提高学习效果。而通过真实的实验,学生经过一系列的假设、猜想、提问、怀疑、验证、求证等环节,就能够很好的掌握该知识,同时也会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很有助益。
其次,证据推理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很强的助力作用。由于综合原因,目前很多学校以及家长都以学分论高低,这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没有益处。而证据推理使学生通过实验等方式,能够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等。
最后,证据推理作为化学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对提高教师对教学全方位的认识有着明显的作用。核心素养的培养下,教师开始寻找更好的更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对提高教育水平有着很好的作用。
三、证据推理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策略分析1.合理设问,促进培养证据推理能力
所谓证据推理教学方法就是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实验或获取相关证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分析推理,得出相关结论,并通过自主探究完成验证过程,从而建立完整的知识能力体系。这样模式下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能够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自在此基础上能够主学习进行预测验证推理,深入发展其思维与认知。发现问题,并且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有效促进学习成果,针对实验中出现的性质现象,要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多问“为什么”“怎么办”,这样的探究设问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化学思维,培养其对问题的感知能力和探索欲。对于教师来说,以问题开展的引领式教学能够有效灌输式教学方法,将主导权交还给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生搬硬套、学生,深入发展其认知和思维能力。
如在进行“乙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现身边的乙烯存在案例,使学生真正感受在日常生活中乙烯的重要价值,引发其推理的
基金项目:莆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视角下的化学教学实践研究》(PTMS18024)成果
016科研课题DANGDAIJIAOYANLUNCONG
2019年06月
欲望之后进行合理设问,根据现象提出与乙烯性质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收集证据,加以验证猜想,这样师生一起总结反应原理和性质验证,共同完成知识构建。
2.适当激励,鼓励推动证据推理能力
针对学生做出的合理的猜想假设,教师需要采取耐心引导、积极不断赞赏的正确态度进行及时评价,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对学生鼓励、
的学习态度感悟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探究过程做出肯定评价,这样能够诱导学生继续探究,乐于探究,有助于其证据推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对其思维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漏洞,也应该以尽量平和的态度循循善诱,加以改正,推动其证据推理能力的发展[3],力图营造出“主动发问,勇于探索,积极合作,共同提高”的良好学习氛围和班级学风,例如进行上述乙烯性质探究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小组形式共同展开讨论,并且通过相关资料的查询交流,在班内进行结果讨论,教师起到辅助作用,引导大家自由发言表达观点,在此过程中应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充分肯定,无论是知识的拓展相关方面,还是分工合作表达能力方面,都要适时评价,如此拓展其认知深度,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指引学生证据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
3.创新教学,多方提升证据推理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跟时代潮流发展,采取创新型教学课堂模式,融合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堂内容和教学工具,这对于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化学学科中的许多抽象概念以及实际条件不支持的许多实验是教学重难点之一,用网络信息技术能够
比如有机物的结构往往是复杂而三维化的,教师有效改善这一点[4]。
可以鼓励学生课外使用手工材料进行模型制作,了解化学键的构成,键角结构,官能团等等相关知识,针对有机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可以播放相关动画影像资料,能够有效降低抽象程度,提升学习效率,有助于学生对立体化分子结构的认识,对于化学问题的本质性探究能够理解到位,记忆深刻,对培养其证据推理能力也有着极佳的助力效果。
四、结语
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和积累,更要重视其证据推理能力的培养。要以培养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科学精神为教学目的,不断优化课堂,使学生真正收获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其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1]徐明利.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研究[J].高中数理化,2017(16):52.
[2]纪新慧.基于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以“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为例[J].高中数理化,2017(16):51.
[3]贝姣宏.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新课程(下),2017(8):208.
[4]张红俊.如何培养与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溴碘的提取”案例评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17):63-.
(上接第014页)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融入化学课堂,将学生的思维从如何更好地记比如我们在进行从污染防治到忆知识转化成如何更好地运用知识。
绿色化学这一课的教学时,首先可以让学生找到本市区域内的污染物和污染现象,接着让学生对本区域内污染物的化学成分与组成进行重点分析,从而得出有效解决污染现象的实际方法与对策。这种教学形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情境进行教学。在这种课堂构建下,学生会更积极高效的学习化学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在日后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习惯,以及在的生活中养成观察和发现、
处理问题时会以化学思维的角度看待问题,对他们日后步入社会将受益终身。
四、结语
通过开展对应课程内容的实验课堂教学、依据课程内容进行对应情境的模拟以及利用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构建课堂氛围等等,都是利用包含化学核心素养的真实情境,对学生进行化学课程的教学。这些教学方式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教会学生通过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化学物质本质进行探究学习,利用化学物质的模型加深学生对物质本质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进入更深层次的物质守恒理念的学习;教会学生利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并从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学科价值观和素养。【参考文献】
[1]黄德聪.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8,(56):165.
中,让学生进行以团队配合、团队分工为主进行课堂内容的模拟,教会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对化学物质的本质进行认识与了解,并且通过对这种物质本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化学学科所包含的物质守恒理念。比如,讲到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从原子的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原子结构的讲解:从原子的宏观上看,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而从原子结构的微观上看,原子中还包含有原子核和电子等;而且在原子中围绕电子核运动的电子数与原子核所含的数量是一致的,只不过电子是带负电,原子核是正电,所以整体原子是不带电的,这就是通过相同数量的正负电量相互消除所体现出的学科的物质守恒理念;并且研究原子结构的著名学者也提出了很多的原子模型等等。这些模型都是具体的学生可以看见的,为了增强学生课堂学习原子结构的效果,教师可以依据原子结构的特点制作出对应的手工模型,并且这个模型最好是透明的,利于学生清楚地看见其中模拟的电子和原子核。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原子结构的特点制作对应的手工模型也是依据课堂内容模拟内容情境的一种方式。学生可以利用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团队配合的形式相互交流和探讨,加深其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和记忆。利用模型的学习方式也能够促进学生对于原子结构及对应的元素性质的学习。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进行课堂构建
化学是一门实事求是的科学,它包罗万象,能够解决生活中大多数的难题。通过知识的不断学习,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直是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主要要求。我们用这一点作为切入点构建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