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层建筑倾斜检测方法研究

高层建筑倾斜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化拓教育网
18 铁道勘察 2008年第6期 高层建筑倾斜检测方法研究 路 鑫 谷 川 (1.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上海200092;2.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上海200092) Study on Testing Method for Inclining of High Buildings Lu Xin GU Chuan 摘要鉴于高层建筑主体倾斜观测常规方法的不足,以及免棱镜全站仪无法直接测得拐角点坐 标的弊端,根据实际工程需要采用了一种适于高层建筑主体倾斜观测的新方法。论述了该方法的原理, 分析了该方法所能达到的精度,并且将该方法应用于一个工程实例并验证其有效性。结论表明,本文提 出的新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 高层建筑倾斜检测 精度分析免棱镜全站仪 文根据实际工程项目的需要,提出和采用了一种新的 建筑主体倾斜观测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在我国 日益增多,高层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日 渐突出。高层建筑的倾斜问题,对建筑物危害较大,对 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有直接影响。倾斜在达到建筑设计 指标极限以上时,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运营。因此,必 须对高层建筑进行倾斜监测,这已成为城市建设建筑 物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 新出版实施的《JGJ8_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 1 高层建筑主体倾斜检测新方法 如图1所示,P—Q为一条倾斜观测拐角线。由于 P、q两点的坐标无法直接测量得到。故此,采用P 一 P 以及P 一P4两组共计4个点确定的两条直线交汇 出P点的平面坐标,q 一Q 以及Q 一Q 两组共计4 个点确定的两条直线交汇出Q点的平面坐标。而P 、 P 、P 、P4四个点的高程基本一致,q 、Q 、Q,、Q 四个 点的高程基本一致,可以分别取它们的平均值分别作 P 范》 规定,当从建筑或构件的外部观测主体倾斜时, 宜选用下列经纬仪观测法:投点法,测水平角法,前方 交会法;也可利用相对沉降量间接确定建筑整体倾斜。 大量的生产实践说明,三种经纬仪观测方法有一个共 同的缺点,即外业工作量较大。测量一个位置的倾斜 往往需要2次设站,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另外,这些 常规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缺点,例如观测方向选取比 较随意,带有一定的近似性,造成结果不是很严密等。 利用相对沉降量间接确定建筑整体倾斜对于结构比较 简单的建筑物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现代建筑物 大多具有较高的高度,并且结构比较复杂,使得该方法 的适用范围不是很广。免棱镜全站仪的出现和普及使 得大大减轻建筑物主体倾斜外业观测工作量成为可 能。但是,免棱镜全站仪不能够直接测量得到拐角点 的三维坐标,有必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鉴于此,本 收稿日期:2008—10—23 第一作者简介:路鑫(1983一),女,2006年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学院土 木工程专业,同济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图1 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新方法 高层建筑倾斜检测方法研究:路鑫谷J 19 为P、Q两点的高程值。 为了使各处倾斜测量得到的结果能够统一起来, 得出建筑主体全面准确的倾斜规律,有必要对坐标数 据进行必要的变换,以便使倾斜测量结果能够有一个 清晰严密的表达。平面坐标变换公式如公式(1) 所示。 x ̄ 精度,而P、Q两点的精度则分别取决于P。、P:、P,、P4 和Q。、Q 、Q,、Q 两组点的精度。P、Q两点由于平面位 置几乎重合,其精度可认为大致相等。不失一般性,仅 对其中的一点P进行精度分析。 由于计算P点平面坐标的涉及到的数值有8个, 如果直接采用误差传播率 对其进行精度分析势必 很复杂,且很难分析出其中规律,故对其精度分析进行 了一定的合理简化。 Jb+ -sin c ̄I’ :I(1) ,式中:( ,Y)为原坐标系中的坐标,( ,Y )为坐 标变换后的新坐标,( 。,Yo)为平移量,Ot为旋转角,以 逆时针旋转为正。 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建筑物的倾斜,是一个相 对的量,故可仅对外业采集到的坐标数据进行旋转而 不进行平移,这并不影响建筑主体整体倾斜分析结果。 不失一般性,以P点为例说明本文的方法。假设 交会的两组四点P。、P:、P,、P4的平面坐标分别为 ( ,,Y )、( 2,Y )、( ,,Y3)、( ,Y )。由解析几何 的知识可知P 、P2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其方程为 (Y2一Y1) 一( 2一 1)Y一(Y2一Y1) 1+ ( 2一 1)Yl=0 (2) 同理,P 、P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其方程为 ( 一Y3) 一( 4一 3)Y一(Y4一Y3) 3+ ( 4一 3)y3=0 (3)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即为P点的平面坐标,联立 方程,有 f【Y2一Yl —LX2— 1 Y— Y2一Yl JX1+ jI ((Y4一Y3) :一 一( )y 4一 3)Y一(Y4一Y3) =o  3+ (4) ( 4一 3)Y3=0 Y2-y- ( x 2- jxI )y4 一一 Y , 一一( 4一一, ,,)lI 。l Y I = Il(Y  Y42-一— Y 3t) x 3,-一( x 24-一 x 13)Yl。 3Il (5) Y2--Yl二 。× y,I( 一- Y3l ))xlY4 Y, 3:一 ( 4一 3)Y 3 l ㈤ 首先,作如下假设, mpm / l 2 3 4 且假设各个方向精度均匀,即有 m =m =m/ (8) 为分析简便起见,认为P 、P2决定的直线和尸3、 P4决定的直线大致垂直。 将P点的精度m 分解到 、y两个方向,分别为 m ,有 m;=m2p mpP +2 十 mp (9) X+ P—— D1 P, Pd 图2精度分析 由图2可知,P点X坐标仅受P 、P 决定的直线 方程影响,Y坐标仅受P 、尸4决定的直线影响。近似 的,有 2:( D2 +( = !± ± mz(10) 2‘D 同理,有 m =( D3 +( = 2・D m ) 在上面的两个公式中,m为常量,因此, 取决于 D /D。的取值,而m 取决于D3/D 的取值。有公式可 知,D /D 以及D /D 越小,精度越高。在实际操作 中,则是 、 距离尸点越近,P。、 距离P点越远, 铁道勘察 2008年第6期 则P点的水平坐标精度越高。 假设采用的全站仪标称精度为测角1”,测距1 mm+1×10~D,假设测站距离观测点的距离为100 m,则m=1.1 mm。假设D2/Dl=D3/D4=1/3,则m = m =1.3 mm;进一步,m =1.8 mm,而如果假设 D2/D1=D3/D4=1/5,则m =m,y=1.2 mm;进一步, =1.7 mm。 根据文献[2]规定,变形测量级别为二级的位移观 测观测点坐标中误差应满足≤3.0 rllln,显然本文的方法 £5 即使在要求比较严格的情况下也能够满足规范要求。 图3底层平面 3工程实例 某10层的大厦共有8个拐角,竣工后对其进行主 体倾斜观测。 图3所示为该建筑物的基础平面图,有 、 、 、 厶、 、 、 ,、 共计8个拐角。利用本文的方法对该 8个拐角进行了倾斜观测。限于文章篇幅,本文以拐 表1所示为外业采用免棱镜全站仪直接采集到的 P,、P 、P 、P 和Q 、Q 、Q 、Q 两组共计8个点的三维 坐标,由于倾斜观测主要与水平坐标有关,故高程方向 坐标数据仅保留到12111位。 以Q:为中心,Q 一Q。为正】,方向进行旋转,使测 量数据的坐标系与总平面图坐标系一致,得到如表2 所示的坐标旋转结果。由于仅在水平面范围内旋转, 角 为例说明该方法的实施过程以及有效性。 故高程方向的z坐标不变。 表1 外业采集到的三维坐标 求得P点坐标为(527.660 3 m,906.642 8 m),Q 点坐标为(527.6466 m,906.617 2 m)。 进一步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如表3所示的倾斜分析 结果。 表3倾斜分析结果 主体倾斜观测方法,并且对其精度进行了简化分析,最 后用工程实例表明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的实施过程以 及有效性。 同常规的建筑主体倾斜观测方法相比,本文提出 的方法大大节省了外业工作量,数据获取、处理以及表 达均比较严谨,借助于Auto CAD等常用软件进行内 业数据处理,使得内业的处理也变得简单。由此可以 认为,本文提出的方法相对于常规高层建筑主体倾斜 在该高层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项目中,共设站4 次,如采用常规测量方法则需要至少设站十几次,相对 于常规倾斜测量方法,本文的方法大大减轻了外业工作 量。在内业处理过程中,借助Auto CAD进行辅助数据 处理,使得内业工作量也大大减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测量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较好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平海庆,陈义,谷川.高层建筑物倾斜观测的一种新方法[J]. 北京测绘,2006(3):34—37 [2]JGJ 8—20o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s] [3] 丘维声.解析几何(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平差学科组.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结束语 本文根据实际工程的需要,采用了一种新的建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