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和大洋教案

来源:化拓教育网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了解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认识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3.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和四大洋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教学重点】

1.全球海陆分布特点。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教学难点】

相邻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利用电子板展示太空中地球的全景图片,激发学生了解地球表面海陆面貌的兴趣。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一 认识地球海洋分布特点及海陆面积比 【自主探究】

学生活动1:观察地球仪,阅读课本P30页内容。

1.说一说: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陆分布呈什么形势?观察“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

2.学生归纳:地球上海陆面积比例: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面积占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块。

学生活动2:读图2.1,完成以下任务。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2)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南极周围是一片陆地。 【合作探究】

1.学生读图2.4,了解水半球、陆半球的划分。

(1)想一想:陆半球与水半球中,海陆面积比例怎样?(水半球是海洋分布最集中的半球,海洋面积占90%,陆半球是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陆地面积占48%)

(2)找一找:水半球与陆半球的中心各自在哪儿?(水半球和陆半球的中心,分别位于新西兰和法国) 2.学生读图2.6,估计一下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海洋与陆地面积的大小对比。(学生答略,不要求回答准确)

3.共同讨论任意将地球均分为面积相等的两个半球,每一个半球中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的大小怎样?(结论: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学习活动二 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 【自主探究】

1.学生读课本P32页内容及图2.5,了解、半岛、岛屿、大洲、海洋、海峡等概念。 教师点拨:如下表所示

大洲 概念 和它附近的岛屿 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 半岛 海峡 面积较小的陆地 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2.学生说出七大洲的名称: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3.学生说出四大洋的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合作探究】

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读课本P33页图2.6及P35页图2.11完成下表及填空。 (1)七大洲的位置分布

位置 全部位于北半球 全部位于南半球 跨南北半球 全部位于东半球 全部位于西半球 跨东西半球 大洲 欧洲,北美洲 南极洲 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非洲 南美洲 欧洲,北美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 (2)七大洲的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读图2.6及图2.10,完成下表及填空。 (1)四大洋的位置及分布

名称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周围大洲 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北美洲、南美洲 欧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 亚洲、大洋洲、南极洲、非洲 亚洲、欧洲、北美洲 所跨半球 跨东、西、南、北半球 跨东、西、南、北半球 全部在东半球 全部在北半球 (2)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比一比、认一认,看谁能准确、快速地说出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的简易地图上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相对位置与面积的大小。

大洲、大洋海陆分布图

【拓展探究】

1.教师引导学生读P33页图2.7及地图册P10—11页图,完成以下任务:

(1)找出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2)在图上找一找世界主要的半岛、岛屿、海峡、海洋等。例如: ①主要的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②主要的岛屿:岛、日本列岛、大不列颠岛。

③主要的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朝鲜海峡、英吉利海峡。 ④主要的海洋:日本海、南海、孟加拉湾、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墨西哥湾。 2.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以下易混淆的问题:

(1)地球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北冰洋。 (2)世界上最大的岛格陵兰岛属于北美洲。

(3)大洋洲因有众多附属岛屿位于太平洋上,跨东西南北半球。 (4)大西洋形状呈“S”形。

(5)非洲与欧洲隔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相望。 (6)南极洲与南美洲之间隔着德雷克海峡。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