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规定
为加强公司车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依据《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避免伤亡和防止其它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证公司车辆安全运行,确保驾驶员行车安全,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机构设置
公司安全管理机构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其主要负责人是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工作的责任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应按照行业安全规范和标准做好经常性安全检查和对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治理工作。
2、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小组的职责
2.1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
2.2掌握本公司驾驶员、车辆及运行道路的安全隐患特性和重点,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切实做好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
2.3制定完善应急预案,组织模拟事故发生时应采取的紧急处置措施,定期组织救援、设施、设备调配和人员疏散演习。
2.4坚持安全教育学习,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
2.5及时掌握道路状况、天气等造成的安全隐患的动态变化。
1
2.6确保车况良好和随车安全设施完好有效;了解驾驶员的驾驶资格、动态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2.7公司安全科负责督促驾驶员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调度、维修部门负责实施具体的整改措施。
3、安全隐患整改的要求
3.1按照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经费,确保各类安全隐患及时治理。
3.2对安全隐患实行“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由检查人员负责监督整改,直至整改完毕、消除隐患。
3.3检查人员要在安全负责人的指导下,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检查工作,确保能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整改。
3.4车辆安全隐患的整改严格按照《公司车辆维修管理制度》报告、落实、整改、验收。
3.5公司安全科在隐患排查中发现隐患的,应当责令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应当责令限期整改,并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落实专人负责,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发现的隐患排除。
3.6《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下达后。公司安全负责人应当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按期整改完毕。
3.7安全隐患整改验收,必须由公司总经理、安全负责人、调度、维修负责人和驾驶员、
2
修理厂负责人签字验收,严禁调派安全隐患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车辆参加运行。
3.8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结束后,应当填制《安全隐患检查记录》,经公司领导签署意见后存档备查。
4、安全隐患排查的时间
4.1安全隐患排查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类:
4.1.1公司针对车辆运行情况,每月1日—8日前由公司安全科组织调度、维修、办公室负责人对运行车辆进行全面隐患排查,即为定期排查。
4.1.2根据车辆运行状况及天气变化,如汛期、雨、雪、大雾、凝冻等天气开展不定期的安全隐患排查。
5、安全隐患排查的内容:
5.1车辆排查: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底盘、气路、电路等项目。
5.2车容车貌及车内设施检查:车门关闭(含驾驶门)是否正常,车身内是否整洁,车辆是否有擦刮、掉漆痕迹,后视镜是否齐全,是否有灭火器、安全警示标志放置位置是否恰当,是否有效。
5.3查驾驶员资格及精神状况:驾驶证、资格证是否齐全有效;驾驶员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是否疲劳驾驶,是否酒后驾驶;驾驶员是否在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查检查记录)。
3
6、驾驶员自查内容
6.1驾驶员自查由驾驶员每天进行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的三检并有记录;(驾驶员在停车后务必对车辆进行检查,避免影响次日生产);交时应说明车况是否存在问题,有问题应及时汇报公司调度、维修负责人及安全部门,相关部门接到问题反馈后立即做出做出整改方案进行整改。
6.2检查方向机及转向是否正常;检查脚刹、断气刹是否正常,管路有无漏油、漏气现象。
6.3检查轮胎、螺栓是否齐全,有无松动、轮胎气压是否正常。
6.4检查燃油、润滑油、冷却液、电解液是否足量,有无渗漏。
6.5检查喇叭、灯光、雨刮器、后视镜、刹车灯以及牌照等是否齐全有效。
7、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处理
7.1对各类检查中查出的问题,能当场修复的应尽量当场修复,不能当场修复的,凡涉及行车安全的必须立即停止运行并报修(报修按公司车辆维修管理制度执行)。
8、考核及要求
8.1对公司驾驶员、车辆、运行道路安全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验收的考核由公司总经理全面负责。
4
8.2驾驶员对车辆的日常检查考核,由公司安全科、调度维修、办公室负责。
8.3公司参检部门负责人检查时应尽职尽责,做到不走过场,不敷衍了事。
8.4对未按规定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或接到《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而未进行整改的。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经济处罚;造成重特大责任事故的,按照事故责任大小,依法追究其责任。
8.5驾驶员当日停车后未对车辆进行检查而影响次日生产的,按公司奖惩制度进行处罚。
9、安全隐患检查表格、驾驶员自查表由公司统一设计、打印,并由公司收集保存。 10、本规定从核准之日起执行。本规定与公司相关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实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