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质量事故等级分类
在进⾏⼯程建设施⼯的时候,如果施⼯单位监督不到位,很有可能造成⼯程出现质量事故,出现质量事故时会造成⼈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程质量事故分等级的,那么⼯程质量事故等级分类是怎样的?下⾯由店铺⼩编为读者进⾏相关知识的解答。
⼀、⼯程质量事故等级分类
(⼀)特别重⼤事故,是指造成30⼈以上死亡,或者100⼈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重⼤事故,是指造成10⼈以上30⼈以下死亡,或者50⼈以上100⼈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事故,是指造成3⼈以上10⼈以下死亡,或者10⼈以上50⼈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般事故,是指造成3⼈以下死亡,或者10⼈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程安全事故等级分类
(⼀)特别重⼤事故,是指造成30⼈以上死亡,或者100⼈以上重伤(包括急性⼯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重⼤事故,是指造成10⼈以上30⼈以下死亡,或者50⼈以上100⼈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事故,是指造成3⼈以上10⼈以下死亡,或者10⼈以上50⼈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般事故,是指造成3⼈以下死亡,或者10⼈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程出现质量问题怎么处理
1.当发现⼯程出现质量问题或事故后,应停⽌有质量问题部位和其有关部位及下道⼯序施⼯,需要时,还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同时,要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2.进⾏质量问题调研,主要⽬的是要明确问题的范围、问题程度、性质、影响和原因,为问题的分析处理提供依据。调查⼒求全⾯、准确、客观。
3.在问题调查的基础上进⾏问题原因分析,正确判断问题原因。事故原因分析是确定事故处理措施⽅案的基础。正确的处理来源于对问题原因的正确判断。只有对调查提供的充分的调查资料、数据进⾏详细、深⼊的分析后,才能由表及⾥、去伪存真,找出造成事故的真正原因。
4.研究制订事故处理⽅案。事故处理⽅案的制订以事故原因分析为基础。如果某些事故⼀时认识不清,⽽且事故⼀时不致产⽣严重的恶化,可以继续进⾏调查、观测,以便掌握更充分的资料数据,做进⼀步分析,找出原因,以利制订⽅案。
制定的事故处理⽅案,应体现: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建筑物的功能和使⽤要求,技术可⾏,经济合理等原则。如果⼀致认为质量缺陷不需专门的处理,必须经过充分的分析、论证。
5.按确定的处理⽅案对质量事故进⾏处理。发⽣的质量事故不论是否由于施⼯承包单位⽅⾯的责任原因造成的,质量事故的处理通常都是由施⼯承包单位负责实施。如果不是施⼯单位⽅⾯的责任原因,则处理通常都是由施⼯承包单位负责实施。如果不是施⼯单位⽅⾯的责任原因,则处理质量事故所需的费⽤或延误的⼯期,应给予施⼯单位补偿。
6.在质量问题处理完毕后,应组织有关⼈员对处理结果进⾏严格的检查、鉴定和验收,由监理⼯程师写出“质量事故处理报告”,提交业主或建设单位,并上报有关主管部门。
读者如果需要法律⽅⾯的帮助,欢迎到店铺进⾏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