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双减”下的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

“双减”下的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

来源:化拓教育网
“双减”下的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

摘要: “双减”背景下作业分层设计形式是针对初中数学学科而出现的创新作业布置方式,分层作业设计具有较大的潜力,能够包容班级中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减弱班级优生与差生之间的强烈矛盾,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前提下,仍保持较好的学习效果,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风尚为重点。

关键词:“双减”;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引言

将分层教学理念渗透应用到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向不同数学学力层级学生提供专项训练内容,改善学生数学作业学习方式,优化数学作业弹性结构,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巩固提升和数学能力全面发展。围绕“双减”教育课题,初中数学教师要深入探索分层教学与数学作业的对接融合点,加强优质训练素材搜集整合,创新数学作业训练载体,以层次鲜明、循序渐进的分层作业模式,适应初中生认知思维的个体差异性,尽最大努力满足所有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数学作业训练的“减负增效”。

一、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一)作业量大

在传统作业设计理念中,认为只有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并形成固定的解题思维,提升学生解题水平。虽然题海战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但当他们遇到全新的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另外,这种机械式的作业,与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发展规律是不符的。每个学生都是的个体,他们的思维角度和思维方式会存在较大差异,在这种机械

式、重复性的作业中,无法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体现出来,进而影响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作业内容缺乏适切性

作业的适切性是指在作业设计中要从整体角度出发,对作业的难度、数量、结构和知识覆盖面等进行综合控量。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学生最近发展区,从学生掌握的可能性入手,保证作业难度的合理性,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够到。同时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盲目和误区,并选择合适的习题类型,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促使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但在目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在选择作业内容时存在较大的盲目性随意性,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不符,严重影响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作业形式单一

在以往的数学作业设计中,多是以试卷、练习册等书面作业为主,实践类、调查类等作业形式较少,导致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只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但却无法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严重影响到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发展。另外,教师所布置的作业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并未考虑到学生个性差异性,没有将作业划分为多种类型的作业,导致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二、“双减”下的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一)作业量分层设计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具有开拓性及创新性。作业量、作业难度以及作业的自主选择等分层方式,给予学生更多发挥自主学习能力的空间,作业量分层设计是完美结合“双减”下的作业布置形式,作业分层是按照学生学习情况与内容设置最贴合教材、最适合学生巩固当天学习内容的作业题目,规避重复大量的机械性作业的负面影响。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考评,对于知识掌握较牢固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作业量,增加其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

间,这样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对于知识掌握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对学习的重点、难点问题设置不同类型的题目作为学生课后巩固的作业,不同作业量的设置能够很好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班级中形成数学学习的良好氛围。作业归根结底是完善优化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较少作业量的情况下仍然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这正是“双减”的要求。

(二)作业难度的分层设计

数学学科既有数学理论知识,又有以点到面的推理与演绎。每个学生在知识理解、掌握与拓展方面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实现针对性教学,关注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作业设计方面,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作业难度的分层设计是创新且新式的方案。在作业难度分层设计上,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难易程度以及重点、难点的划分,学习重点是每一个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难点是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的问题,难易程度划分需要有一定的限度,在作业设计上设置预习题目、基础题目、拓展题目以及较难题目等,学生可以根据情况完成作业,实现作业难度的分层设计,做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通过作业的反馈与评价,教师得以不断优化和改良课程内容,立足课堂,拓宽教学视野。

(三)作业时间分层,提升学习实效性

老师在规定学生提交作业的日期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到个别学生的特殊学情和特殊需要,可以适当延迟提交作业日期,甚至换个形式,提交给老师当面批并解惑。不然的话,许多初中生就很可能会因为交作业而做作业,或者因为交作业而抄作业,草率应付交差,完全达不到写作练习的目标要求,从而丢掉了作业的根本意义。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分层作业的实施依据,但是作业难度、数量也存在一定的标准,因此教师要综合考虑,确定作业时间,才能够相对科学地把握学生的作业情况。例如,对数学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作业也相对简单,那么完成作业的时间应该控制在30分钟之内,且准确率应该在90%以上。对数学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其作业难度提升、教师要求也较高,那么可以将完成作业的时间控制在40分钟之内。而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为其设计一些实践作

业,那么可以延长作业时间,使其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调研。总之,作业时间分层也是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而言,教师要立足现状,谨慎抉择。

(四)对分层次布置的作业进行合理评价

作业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能够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初中学生有抄作业的现象,对分层次布置的作业进行合理性评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抄作业的发生。作业弹性化设置后,学生拥有自主完成作业、自由选择作业量和难度的空间和范围,在数量上远远小于改革之前,以往单位时间内要完成作业的量大大减半,学生有更多时间高质量完成布置的作业,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精选的作业题目能够更好地完善和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少量作业布置的情况下,抄作业现象将会大幅度减少,“双减”带来的不仅仅是课业方面的减轻,而且是拓展思维、自主学习、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总之,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是更好地适应班级不同学习程度学生情况、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滞后和差异,教师要正确地对待差异,实现作业的优化和改良,进一步发挥作业对学生学习的巩固和提高作用,作业的设计要坚持合理性、科学性、针对性及创新性等,不断更新作业形式,完善作业评价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为目标,提升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志军.控量减负创新增效———“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08):11-13.

[2]曹新江.基于减负提效的初中数学作业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学数学,2022(02):36-38.

[3]杨秀生.实施分层课堂作业让数学教学“减负增效”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60-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