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2018文学类考研真题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75分)
一、论述题(20分)《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请以《诗经》具体作品为例,解释兴观群怨的意义。二、材料题(3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相思》⑴红豆⑵生南国,春⑶来发几⑷枝。愿⑸君多⑹采撷,此物最相思。「校」按:王维诗集世传各本除顾起经《类笺唐王右丞诗集》本、凌濛初《王摩诘诗集》本、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外均未收录此诗。此据坊间俗本录文,以他本校。(1)诗题:凌濛初《王摩诘诗集》本作“江上赠李龟年”,《唐人万首绝句选》作“相思子”。(2)豆:《万首唐人绝句》作“杏”。(3)春:除底本外均作“秋”。(4)几:《万首唐人绝句》、顾起经《类笺唐王右丞诗集》、《全唐诗》作“故”。(5)愿:《云溪友议》、《唐诗纪事》、凌本作“赠”;《万首唐人绝句》、顾本、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本作“劝”。(6)多:《万首唐人绝句》、顾本作“休”。1、请说出校文中出现的《云溪友议》、《唐诗纪事》、《万首唐人绝句》、《全唐诗》、《唐人万首绝句选》的编者或作者。(10分)2、请推断出此诗原文所据底本是什么版本?(5分)3、请综合文献、常识及诗意呈现等因素,重新校定此诗文字,并陈述理由。(20分)三、论述题(20分)《红楼梦》中称林黛玉为“林姑娘”,却称薛宝钗为“宝姑娘”,请依据你对《红楼梦》的理解,试述你的看法。第二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75分)
四、名词解释(25分)1、新青年2、新感觉派3、《雅舍小品》4、孙少平5、苏童五、简答题(20分)1、简析郭沫若《屈原》的主要艺术特色及得失。2、简析《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这一人物形象。六、论述题(二选一作答,30分)1、概括鲁迅笔下阿Q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结合具体作品说一说你对阿Q“精神胜利法”本质内涵的理解,你认为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描写在当代中国有何现实意义。2、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海子诗歌创作的思想艺术特色。第三部分:文学理论(75分)
一、名词解释(20分)1、藏若景灭,行犹响起2、独抒性灵,不拘俗套3、卡塔西斯4、流溢(overflow,一译“流露”)二、简答题(30分)1、简述“知人论世”的主要内涵。2、如何理解鲁迅所谓“文艺和政治时时在冲突之中”?三、分析题(25分)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曾对“才子佳人小说”有过评述(见下文)。试结合相关的文学理论或大众文化理论知识,分析其中隐含着怎样的道理。料:(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下卷)这些书大都是某公子年少貌美,满腹才学,因择偶不易,弱冠未娶。某日出游花园或寺庙,遇一少女,年方二少,‘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多才貌美,惊为天人。与之语,佯羞不答,然脉脉含情,于是男女心中,都若有所失,于是有伶俐之婢女一人出而传书递简,或寄丝帕,或投诗笺,两心相许,私定终身。此女多为其父母所宠爱,因才貌过人,择婿不易,尚待字闺中,后因某权臣闻女艳名,设法求为子媳,女家不许,于是百般构陷,艰苦备尝,改名换姓,各奔前程。最后总是才子高中状元,挂名金榜,秘情暴露,两性欢腾,男女双双,终成夫妇。……大都是二十回左右,篇中波澜叠生,最后大团圆结局。第四部分:外国文学及比较文学(75分)
四、名词解释(25分)1、幽玄2、侘寂3、俄罗斯文学中的“新人”形象4、意识流小说5、表现主义文学五、简答题(50分)1、为什么说“单纯的跨学科研究不是比较文学,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必须同时又是跨文化的研究才属于比较文学”?(10分)2、为什么说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本质上是审美分析,而“传播研究”本质上是实证性的研究?(15分)3、拉美文学“爆炸”中产生了哪些代表作家?主要特点是什么?(10分)4、论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成就和特色。(15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