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艺术收藏需要有敬畏之心

艺术收藏需要有敬畏之心

来源:化拓教育网
1 Oct. 2018

专栏COLUMN

徐政夫

观想艺术中心董事长。曾任地区最大的文物商店寒舍总经理及画廊协会理事长,是世界著名华人收藏组织清玩雅集的发起人之一,为台北故宫博物院及十余个博物馆和国际文博机构的文物、艺术品交流、展览、教育、收藏做出许多贡献,更常年致力于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及艺术家的介绍与推广,2004年曾开创上海保利和北京翰海的油画雕塑拍卖。他既是两岸著名的成功的收藏家,也是文化交流的先行者与组织者,著述颇丰,如《观想佛像》《清宫秘藏》等;其参与协办多场展览,如“慈悲与智慧展”等,并在法国马赛博物馆举办过个人收藏展“金玉满堂”。

艺术收藏需要有敬畏之心

文/徐政夫

可能是近几年来频繁与“艺术”打交道的缘故,所以我对那些可爱的艺术生格外关注。前不久的开学季,看着那些艺术生兴奋地讨论、认真地观摩展馆里的版画、雕塑、古迹等艺术品,我隐约看到了他们中的大部分未来也可能像我一样成为这个领域的从业者,难掩心中的激动。通过跟他们交谈,我得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热爱而走向艺术,这与前几年“为了升学而学艺术”的风潮简直太不一样。

曾几何时,艺术教育一直被人们看作是许多孩子升入优质院校的一块敲门砖,为了上学而学。因此,这些人学的不是艺术,仅仅只是一门课程而已,但凡是没有用一点心,都不能淋漓尽致地诠释艺术。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事实上,真正想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融于艺术,用艺术化的方式展现出来,需要有一颗敬畏之心。艺术从来不是艺术本身,而是整个人生观。艺术思维侧重于直觉,具有跳跃性、非线性的特点,因此在很多类型的发明创造的过程中,都会起到关键的链接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当“人转向艺术时,就进入了创造活动的实验室”。

同时,艺术教育对于唤醒与塑造孩子的美感具有重要作用。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审美的潜能,只是它取决于是否能够被唤醒,能否被综合塑造为更高层次的美的意境、生命的境界。

等到真正从事艺术行业后,这种审美和世界观才会带领他们去正确地衡量艺术品的价值。譬如,对于中国商朝的青铜器,很多学生可能最初觉得索然无味,甚至没有美感可言。但事实上,中国商朝青铜器在世界享有盛名。因为商朝在世界上最早做出美观、质优的青铜器。我们都知道唐三彩价值非常高,原因就是全世界没有比它更美的。美国人和欧洲人爱骑马,所以非常喜欢马的雕塑,日本人更喜欢,因为日本人受唐朝文化影响非常大。

所以,艺术绝不是提升学历的敲门砖,也不是彰显自己身份的标签,更不是为了某种功利性的目的才去接近艺术,艺术可以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它既平易近人,又充满了艺术家们想要表达的艺术感受,包含艺术元素的实用器,像欧洲家具、摆件等艺术衍生品就是很好的载体。

而要从事艺术品收藏,更要懂得艺术需要敬畏之心。它不能是简单的价值追逐或金钱趋势,而应该是追求更高层次的审美。因此,很多学生问我:什么样的艺术品值得收藏?其实,这个问题只有自己知道。你要买一个在世界上受欢迎的,还是一个只有你自己喜欢的,这就要自己考虑清楚了。

真正千金难求的是不可能火热的。艺术中的火热大多源自人为。只有火热才有利可图。待到赚足眼球、人头攒动后才好下手。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