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说课稿
下面我将按照说教材、说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这几个环节来展开说课。 第一、说教材
本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有关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为人类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的生动感人、广为流传的事迹。《孙权劝学》讲的是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习的故事,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文章简练生动,用语不多,但能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精品之作。同时文章宣扬了一种谦虚好学,重视阅读的积极思想,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
第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并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掌握并能运用文中的成语。 2、 弄清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2、 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分析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朗读体验。让“读”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故事情节、人物个性。 2、探究交流。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虚心接受正确意见,不断追求进步,努力读书学习的精神。 第三、说教学方法
本文的教学,我主要采用的是朗读法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来进行教学的。
第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成语“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刮目相看”是说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问题。同学们知道这两个成语的出处吗? (板书)孙权劝学 观看成语动画《刮目相看》
2.了解《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
(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遗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的年的史事,“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范读,整体感知全文。 2.自由、多层次朗读课文。
3.小组研讨,疏通文意(板书重要字词,疏导理解) 5.速读课文,概括故事内容。 6.理清课文思路。
(板书) 孙权 劝学
吕蒙 辞学——就学 鲁肃 赞学——结友 三、课文研讨
以讨论方式自学课文。
1.孙权为什么要劝说吕蒙学习?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孙权是怎样对吕蒙进行劝学?
3.本文是怎样证明吕蒙学有成就的?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证明?(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 (侧面描写)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请四位同学上台表演。(课前已做好准备)
4.试分析课文人物形象。(孙权—关心部下、耐心规劝,吕蒙—虚心接受听取别人的意见) 四、总结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最终由“吴下阿蒙”变得令人“刮目相待”的故事采用详略安排、侧面烘托及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了孙权的善“劝”,告诉我们学习读书的重要性。学习本文后,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让好书伴大家健康快乐的成长。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积累本文的成语,明确其现代意义及用法。
(学生能背则背,不能背就读,课堂在课文的吟诵声中结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