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驾驶情绪对驾驶行为的影响性分析
汽车驾驶情绪对驾驶行为的影响性分析
沈继文
(河南省开封市委政法委)
摘要:驾驶员的个人情绪问题是导致交通事故出现的重要因素。本篇文章主要对驾驶员情绪因素对驾驶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驾驶员;情绪因素;驾驶行为;影响分析
怒、惊、恐、忧、思、悲。导致产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多样化的,主要涉及到行②情绪是不可能被全部消除的,但可以进行一定的疏人、车辆以及道路等诸多方面,其中人为因素是最为关键导、管理,或者是有效的控制。的。而驾驶员个人的不良驾驶情绪作为直接导致交通事故③情绪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的定义,通常包括积极情出现的一大重要因素。职业驾驶员个人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绪、消极情绪两种类型。因情绪引起的行为却存在明显的好程度上直接作用于安全行车方面,所以驾驶员的良好心理与坏的定义、其最终产生的结果也存在好、坏之分。所以,哦素质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想让行车的安全性得到保障,们指的是情绪管理并不是对情绪进行完全的消除,而是有效驾驶员就要注重对自身不佳情绪进行有效调节,以保持良的疏理和引导情绪、并让接下来的信念、行为更为合理化。好驾驶情绪。1.2特征人的情绪有着两极性,也就是指的是积极
1情绪的概念与特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方面的体验。不同的情绪体验都会在一
积极的情绪能够给驾驶1.1概念情绪指的是人在的感官受到在不世界的作定程度上作用于驾驶员行车安全,
而消极的情绪则会给行车过用,在主观层面上带来的相应体验、感受,以及在个人心员的行车过程带来增力功能,
程带来减力作用。理、生理方面的具体体现。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内容:
2汽车驾驶情绪对驾驶行为的影响性①情绪是个人自身的行为所带来的一种感受,以及生
理方面所产生的反应和体验,具体的七种体现涉及到:喜、心理学中讲到,人的心理因素对于交通隐患的作用,可以将思维导图存储在本地系统,也可以其有利于行信息化处理,“汽车医生”的培养,也有利于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存储在网络云端中,这样方便学习,又方便进行汽车维修展更进一步,从而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的实际操作。
[1]曹义平.在“示意图”导构中丰富学生“图感”[J].数学教学通③将汽车故障诊断思维导图系统化。汽车的故障维
2018(1):33-34.修,并不是一个单独发生的状况,它牵扯着汽车的各个组讯,
[2]陈小阳.运用“思维可视化”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以成零件,以及汽车内部的各个系统,因此可以在对汽车故
“市场调节”一轮复习展示课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3).
障诊断思维导图进行信息化处理的基础上,将相关思维导
[3]吴小香,刘雪兰.思维导图在高职院校高职学生自主学习
图进行系统化处理。制作一个关于汽车故障诊断的电子信
能力中的实证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5).
息数据库。这样,既方便教师进行课堂的讲学,又方便在实
[4]余阿东.基于汽车原厂维修手册的《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
际操作中进行对比查询,又能使学生以及汽车维修人员进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汽车维修,2016(9):15-19.行相关的自主学习,增强学习专业知识的自主性。[5]曾锐利,梅检民,赵慧敏,等.新形势下《汽车故障诊断学》
除上述的应用外,汽车故障诊断的思维导图可以对学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0):135-136.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引导学生在遇到汽车故障时先进行思[6]傅明伟“.汽车故障诊断”实训教学中微观教学法的“微课”
2016(22):96.考,多运用联想思维、发散思维、逻辑思维等思维方法进行策略[J].广西教育,
[7]尹强飞.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项目六步法教学探索[J].丝对故障的分析,以思维导图为依据进行汽车故障排查,杜
路视野,2016(18):53-54.绝靠“蒙”进行诊断故障这种错误的行为。
[8]王德宝.论高职院校《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改革[J].当代4结束语
2016(11):206.
使汽车故障诊断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在汽车故障诊断中引入思维可视化,
[9]马彬,MABin.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教学内容优化研
的思路更加的清晰,诊断的相关步骤也有迹可循,使得故
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4):60-63.
障排除率大大提高,也使相关汽车维修人员的专业能力得
[10]丁宏平,徐旭登,李兴旺《.汽车故障诊断》理实一体网络
到进步以及认可,这样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增加他们化在线教学系统的需求与应用[J].考试周刊,
2018(10):3-4.
的工作经验和工作热情。而在汽车故障诊断的教学过程[11]焦洪宇,杨保成,李英.应用型本科高校《汽车检测与故障中,汽车故障诊断思维导图的应用,则为汽车故障诊断这诊断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一系统性教学,降低了难度,方便教师进行讲解,利于学生(42):154-155.对汽车故障的了解学习以及掌握,有助于学生提高相关学《汽车故[12]梁超.信息化教学在汽车专业课上的运用———以
课为例[J].时代农机,2017(11):184.习效率提高,利于对汽车故障诊断技术人员的培养,这及障诊断与排除》
DOI:10.19475/j.cnki.issn1674-957x.2019.05.123
0引言
·246·内燃机与配件
主要在个人情绪方面得到凸显。喜怒哀乐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情绪表现方式。每个人的情绪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对于自身的意识、行为和个性。尤其作为一名汽车驾驶员,绪得到更好的天空,其就涉及到社会诸多领域的工作。
3.1注重驾驶员情绪的稳定调节驾驶员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一些烦心事是在所难免的,情绪也就会由此产其情绪在安全驾驶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汽车驾驶中的激动情绪,不管是积极伙食消极情绪,都会对驾车员行车安全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汽车驾驶员必须对自己的个性特征有正确的认知,保证自身情绪的稳定性。而自身情绪处于激动的时候,最好不要进行驾驶。越是具备情绪化特征的驾驶员,就越要注重驾车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平衡。
2.1情绪致使驾驶员个人注意力不集中驾驶员的驾车过程中的危险性是一直存在的,驾驶员就必须在这个过程中保持注意力集中。但是部分驾驶员在行驶之中可能会产生麻痹情绪的情况,这就对行车安全产生了不良影响。思想麻痹主要是因为驾驶员个人缺少警惕性,注意力未能集中,身心较为慵懒。思想麻痹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驾驶员行车事故的产生。
2.2情绪不利于驾驶员驾驶技术的发挥驾驶员出现了情绪以后,就随在情绪行为的驱动下产生系列的心理、生理变化,此变化可能会导致驾驶员应激性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过高的时候,应激状态会对驾驶员的技术能力发挥产生阻碍作用,过低的时候,则会让驾驶员的大脑在驾驶过程中无法对相应的能量进行获取。这两种倾向都会促使驾驶员驾驶过程中产生不安全行为,比如驾驶规程走板或者是安全驾驶防范有误等等。
2.3情绪容易让驾驶员产生疲劳感驾驶员只要出现了情绪,其就会在精神上存在一定的背包和负担,并且在个人生理方面也出现相应的改变。比如:心率变快以及血压骤升。这个时候驾驶员不但要在消耗必需的体力,而且还会承受着负面情绪给身体生理带来的负担,因此,情绪状态会非常容易让驾驶员产生疲惫感,从而影响其安全行车。
2.4情绪致使驾驶员职业道德缺失一般情况下,职业道德受到社会舆论的制约,特别是依靠人们心中的信念来进行巩固。驾驶员如果存在情绪去进行驾车,就会作用到驾驶员自觉意识的职业道德则。如果驾驶员意志较为欠缺,自觉意识就会不够坚定,随之而来的就是做出欠缺理智且盲目的行为。
2.5情绪波动致使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当驾驶员产生心理重负的情况下,情绪就会表现得愈加的紧张和不安,也就是驾驶员出现相应的情绪波动,而引起上述现象的原因大都是思想作用。情绪波动大多表现为高兴、难过。驾驶员情绪中过多的高兴或者是难过,都会影响到个人的安全意识。所以,驾驶员出现的全部消极情绪都会对其道路行驶安全产生一定程度上的作用,我们必须尽量的去抑制、排除,努力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3调节和控制驾驶员情绪的方法
稳定性对驾驶员情绪波动的情况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稳定性较好的驾驶员他们所存在的情绪波动是不大的,驾驶过程就更为安全。情绪与安全驾车之间是存在直接关系的,所以驾驶员的良好情绪就能够有效促进驾驶员发挥自身的技术。而反之,驾驶员个人的消极情绪就会让驾驶员技术出现偏差,心理方面大的波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安全隐患的产生。所以,要想让驾驶员的心理情
生波动。因此,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对于自身情绪的调节,就显得极其关键。下面介绍主要对几种情绪调节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①运用注意力转移法来对自身情绪进行调节。驾驶员若如果在某种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之下,比如其余车辆对自己所驾的车进行强行超越,从而出现烦躁情绪的时候,首先就要意识到这种情绪的产生对安全行车的消极影响,从而对自身心态进行调节,不对他人的过失过多的计较。
②运用暗示法来对自身情绪进行调节。包括自我、别人暗示两种形式,驾驶员可以在暗示当中,来对自身紧张的情绪进行填空,以保持心态平衡。
③利用警句警醒自己。比如,驾驶员可以在车库等地方,对宁静致远一类的有助于安全行车的警句进行张贴,从而警醒驾驶员个人。
④注重进行体育锻炼。提升驾驶员个人体质,让他们抗疲惫的能力得到发展,从而让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⑤树立正确三观,努力提升驾驶员职业道德素质。3.2驾驶员心理素质直接作用于行车安全注重组织驾驶员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让他们的临危自行处理能力得到发展。心理素质训练作为让驾驶员心理素质得以提升的重要渠道,各地还要在驾驶员心理因素的基础上,实施驾驶员心理素质的教育活动。驾驶员个人素质直接对其交通安全产生影响。驾驶员个人素质主要涉及到:体职业道德以及个人文化和实际驾驶技术,具体分析如下:
①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驾驶员他们的职业是相对较为特殊的,所以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②良好的文化素质。驾驶员个人具体的文化素质对于其对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执行,以及学习驾驶车辆技术是非常关键的;
③良好的车辆驾驶技术素质。目前来说,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来处于变化的过程之中,驾驶员如果自身的驾驶技能较为欠缺,就很难做到安全行车。
4结束语总之,在日常生活中,驾驶员个人情绪、意志力以及注意力作为其常见的心理特征,直接对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具体心理状态产生影响。驾驶员在自身不良情绪的支配下很容易产生交通事故。所以,驾驶员就要注重提升自身素质,努力让个人个性心理得到规范,对自身情绪进行有效调控,从而保障道路行驶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浩伦,朱业安,彭理群,苏航.汽车驾驶人的情绪诱发与识别研究综述[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8,36(04):1-6,50.
[2]陶佩.基于脑电的驾驶员情绪对驾驶安全的影响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8.
[3]乔春玲.即时情绪和驾驶经验在驾驶决策过程不同阶段的特征表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8.
[4]林启万.基于情绪计算的驾驶行为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4.
[5]戴翔宇.音乐情感对驾驶员情绪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