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化学教法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化拓教育网
第29卷第9期 2015年9月 化工8,-J ̄U Chemical Industry Times Vo1.29,No.9 Sep.9.2015 doi:10.16597/j.cnki.issn.1002—154x.2015.09.009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化学教法实验》 教学改革与实践 范建凤赵二劳 (忻州师范学院化学系,山西忻州034000) 摘要以培养卓越中学化学教师为目标,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对《化学教法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 法和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探讨与实践研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 学效果。。 关键词化学教法实验建构主义教学改革实践 《化学教法实验》是高等教育本科化学基本实验 教学体系的延伸,是为未来从事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的 师范生设置的一门专业化课程,是最能彰显师范特色 的课程之一。《化学教法实验》课程集中学化学中的 实验教学和实验研究为一体,并以此为研究对象,通 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 中学化学典型实验,理解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规律,提 和会话交流等环境要素,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 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 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而传统的《化学教 法实验》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为主体,学生只是 按照教材中或教师所述进行实验,被动的接受知识, 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达成知识的意义建 高从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和研究水平。《化学教法 实验》课程对培养高师生先进的教学理念,基本的化 学实验技能,以及从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和实验研究 构。因此,为适应社会创新人才和卓越中学化学教师 培养目标的要求,近几年,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我 们对《化学教法实验》课程从教学内容体系到教学方 法和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探讨和实践研究,取得了良 好成效,使该课程成为广受学生欢迎、且符合培养卓 越中学化学教师目标的重要课程。 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J。该课程的实施效果, 直接影响着所培养的未来中学化学教师的素质和能 力,关系着卓越中学化学教师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日 益受到高师院校化学教师和领导的广泛关注。 建构主义是当代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该 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的接受知 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活动是以学习 者为中心,教师仅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Ⅱ基王建 圭 理 速猩 窒签 系优化 课程教学目标不仅要满足社会需求和能力本位 的职业需求,更要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个性需求 。 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教学目 标的基础和核心,它影响着学生知识的建构,思维方 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情景设置、协作学习 收稿日期:2015一o7—28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J2014096) 作者简介:范建凤(1965~),女,硕士,教授,主要从事化学教学论与实验研究。 一39— ■置圃2015.Vo1.29,No.9 教改论坛 式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以建构主义理论为 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遵循《中学化学课程标 准》的要求和《化学教法实验》课程价值取向,对《化 学教法实验》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重构。整个《化学 教法实验》课程内容体系由基本技能训练性实验、设 计性实验、探究性和趣味性实验组成,四类实验既有 规定项目,又有开放、自选项目。与过去《化学教法 实验》课程内容体系的不同具体体系在:1)由模仿实 验向设计实验发展,教学内容中安排了多个设计实验 方案的实验题,如由粗盐提纯氯化钠、从氯化钾和硝 酸钾混合物中提纯硝酸钾等。改变过去“照方抓药” 式实验,以及学生的实验基本属于纯技能的训练,仅 停留在表观层面的现状。2)由验证实验向探究实验 发展,教学内容中的实验多以科学探究方式呈现,将 实验教学与科学探究相融合,尽量发挥实验的探究本 质。如氯气溶解于水后是否与水发生反应?氯气中 含有哪些物质?使学生在实验中体验整个探究过程。 3)由定性实验向定量实验发展,教学内容中安排了 多个定量实验内容,如“测定食醋中乙酸的含量”、 “污水中化学耗氧量的测定”等,既体现定量分析在 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又可通过化学实验拉近学生与 化学、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体验知识的实用性。总之 建构的《化学教法实验》课程内容体系,既重视对学 生基本实验技能规范操作的训练,又重视学生实验教 学技能的养成,更突出对学生探究性、创新能力的培 养。使《化学教法实验》课程内容体系既具有时代 性,又具有新颖性,更具有探究性,较全面地体现了 《化学教法实验》课程的教学性、实验性和研究性功 能,符合培养卓越中学化学教师的目标要求。 日基王建 圭 堡 的逯猩 堂 法优化 中学化学教育教学中实施的新课程标准,倡导学 生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并由此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 主体作用的多样化学习方式。我们培养的学生即未 来的中学化学教师理应能适应这种变革,会探究、会 合作。为此,我们将强化《化学教法实验》课程内容 的探究性作为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实践的重点,在建 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建构了《化学教法实验》课程的 “开放性、探究式”教学模式,形成了充分发挥学生主 体作用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 ...——40...—— 实践中,我们变“教师讲学生做”为“研讨教学”,以问 题解决为核心。这种教学模式以创设问题情境为起 点,以师生或生生间的合作讨论、研究、探索解决问题 为主线,以知识迁移、活化思维、获得方法和提升能力 为主旨 J。从而在全面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同时, 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掌握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 进行探究式的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教学技能。同 时,我们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性教学”,实施项目 化学习 J。将《化学教法实验》课程内容学习由“第 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使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发 挥、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 教与学的双主体,实验项目是载体,培养实验能力和 实验教学能力是中心,学习自主性是驱动力,合作探 究是组织形式。在具体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每次实验 开始前一周,都由教师指定2—3名学生以准教师身 份提前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的成败关键。上课时,分 别由他们为大家讲解实验并演示。然后由学生和教 师共同对该组学生的讲解、演示过程进行评价,指出 其优缺点。实验过程中,由准教师与老师共同指导实 验,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讨 论解决。并且在实验报告中要求增加“实验反思”的 内容,写出实验中的感悟,便于总结提高和师生交流。 对于自选实验项目,多采取学生提交实验设计方案, 教师审定,学生申请预约开放时间完成实验。如此为 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为师生、生生交流 提供了空间,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提高了 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日基王建 圭 堡 的 猩耋 价体系优化 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除了要靠科学的教学内容 来体现,合理的教学方法来落实外,还需要积极有效 的考核评价体系来保证。《化学教法实验》课程是一 门显性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生活动课程,考核评价作 为该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环节,任何单一评 价方式既不能真实客观的反应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 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往对 《化学教法实验》课程评价的方式往往是期末一次实 验考试而已,即使是理论加操作的考试方式,也很难 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过分关注结果的考核而忽 略对过程的评价。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汲取和借鉴 范建凤等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化学教法…・・ 其它实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模式 ’7_,创建并实 施了一套符合《化学教法实验》课程特点和需要的多 元化、多样性考核评价体系。首先,实现评价主体的 多元化,既有教师评价,又有同学评价还体现自我评 价,将师评、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有机结合。其次实 现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平时考查与定期考试相结合, 实验技能考查与书面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查与教学实 践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整 个评价体系由实验基本评价、实验过程评价、实验研 究评价和实验创新评价四部分组成,然后根据内容的 难易、轻重程度,给各部分以适当的权重 J,制定较 为详细的定量评价标准,构成评价的指标体系。 实践证明,这种多元化、多样性考核评价体系,具 有客观、量化和可操作性,不但能较客观地考核评价 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成绩,而且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参 与考核评价,不仅对评价的成绩乐于接受,而且还能 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化学教法实验》的积极性,促 进学生主动参与《化学教法实验》课程的教学实践, 显著提高学生实验研究与实验教学研究的能力。 口基王建 圭 堡诠的 猩 堂塞 施效果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化学教法实验》课程,依 靠我系多种教学资源,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 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院领导和学生的认可。首 先,紧密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的课程内容体系,拉 近了大学化学教学与中学化学教学的距离,促进学生 实验教学能力的尽快完善,缩短了学生向中学化学教 师转化的时间。其次,彰显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内容体 系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提供了基础保 障,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由“要 我学”到“我要学”的飞跃,学生主动参与课程的实验 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实验能力和从 教技能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最后,实施“开放性、探 究式”教学,为学生展现自我提供了空间和平台,使 学生自己动手、探索奥秘、追求成功的愿望得以实现, 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特长发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 质。这几年,化学系学生在科技创新、就业面试、考研 复试以及各级教学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该课程的影 响和辐射作用功不可没。同时学生在扶贫顶岗实习 支教中展现的良好职业素质,也充分体现了该课程的 2015.Vo1.29,No.9 蟹圆 改革效益。 当然,尽管我们在《化学教法实验》课程的教学 中,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探 索和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课程教学改革 是教育教学永恒的主题,课堂教学改革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而且相对而言,这几年的改革,实行的 依然是教学大纲指导下的课程教学,离卓越中学化学 教师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我院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总 体布局和要求还有不少差距。然而我们已经起步,已 经走在改革的路上,已经具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诸 多有利元素,我们将会在现在《化学教法实验》课程 体系构建和教学实践基础上,对该课程进行多角度、 全方位的改革,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使《化学教法实 验》课程更加合理、规范和有效,成为培养卓越中学 化学教师的特色课程,为处于新课改中的中学培养更 多卓越中学的化学教师。 参考文献 [1] 刘巧茹,梁小红.中学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 综合素质的方法[J].化工时刊,2011,25(11):69~ 70. [2] 聂小华,孙培龙,何晋浙等.基于建构主义的《食品营养 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食品与机械,2015, 31(1):275~280. [3] 范建凤,武字芳,赵志刚等.《化学教学论实验研究》开 放教学的改革探索[J].化工时刊,2013,27(12):47— 49. [4] 黄国锋,白洪波,尹辑文等.新课改下高师物理教法实 验课程的构建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14,3o(12):260~262. [5]李文婷,吴晓红,黄金莎.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 项目化学习的教学实践探索[J].化学教育,2015, (2):42~45. [6] 曾伦武,宋润霞.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学生学业成绩形成 性评价体系建构与实践[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0,(3):75~78. [7] 额尔登桑,王奖,赵慧.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 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 23(1):146—149. [8] 熊言林,房成飞,金思慧等.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教 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化学教育,2006,(8): 36~38. 一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