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从市场角度看大理白族建筑装饰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从市场角度看大理白族建筑装饰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来源:化拓教育网
理论石开讨 中国市场2010年第52期(总第611期) 从市场角度看大理白族建筑装饰 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阳欢,陈出云 (昆明理工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摘要]大理白族民居是中国少数民族建筑中艺术成就最高、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类型之一,尤其是大理白族建筑 中的装饰艺术,更是有着非凡的艺术成就,历来被人们所称颂。本文着重从市场的三要素,即消费主体、购买力、购买 欲望的角度,来分析大理白族建筑装饰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及其推动力。 [关键词]大理白族建筑;装饰艺术;市场要素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OO5—6432(2OlO)52一o168—02 1 大理白族建筑装饰艺术简介 建筑装饰是依附于建筑实体而存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 2从消费主体的角度来分析 2.1作为农业人员,白族人们更注重居住条件 自古以来,苍山、洱海一带都是滇西南地区的鱼米之 乡 温和的气候、丰富的水资源,使得大理白族地区种植 水稻成为可能。至唐宋年间,大理白族地区更是有近九成 式,它与建筑造型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建筑造型含有 建筑装饰的内容,为建筑装饰提供了条件,而建筑装饰又 是建筑造型的发展和深化。注重建筑装饰是白族建筑的一 个重要特点,装饰艺术渗透进了白族民居的每一个角落, 包括普通民居在内的白族建筑,都离不开精美的木雕、石 作、彩绘、泥作等装饰艺术。 1.1木雕 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这便导致了大理白族人们的生活习 惯,与中国西南地区的很多追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大不 相同,定居是他们最重要的民族特征之一。白族农民们的 安定生活,使得他们非常重视自己的家园建设,这也是大 理白族建筑装饰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大理白族木雕艺术以剑川木雕为代表,主要分为两个 系列:一是建筑装饰木雕,如木雕的格子门、镂空窗等, 图案丰富多彩,有“荷花牡丹”、“喜鹊登梅”、“牧牛图” 和“二十四孝经”等表现吉祥氛同的动植物素材;二是 建筑陈设,包括屏风、隔断、家具等,常常陪衬彩花大理 石,显得庄重大方。白族木雕常用的雕刻手法有镂空、透 雕、浮雕、线雕以及圆雕等。 1.2石作 2.2 白族工匠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 “丽江粑粑鹤庆酒,剑川木匠到处有”,大理白族人们 很早就有专门从事建筑建造和装饰的工匠。公元7世纪中 叶,在今大理州地区一带,共形成了六个比较大的贵族集 团,史称“六诏”。至唐开元二十六年,蒙舍诏头领在唐 王朝的支持下兼并了其他五诏,并逐渐统一云南,建立了 “南诏”奴隶政权。当时的“南诏”政权跟唐王朝的关系 非常亲密,而且在文化上也主动向唐王朝学习。大量的汉 族人在这个时候来到云南,与当时的本地人相比,这些外 来的汉族人掌握着相对先进的技术水平,而且,其中很多 人都是能工巧匠。他们在南诏国,跟当地白族工匠们一起 从事劳动生产,把先进的汉族文化和技艺教给了他们,使 得大理白族地区有了更多的工匠,技术水平也更加成熟, 为大理白族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墙不倒”,大理白族的这句 古老的歌谣充分的反映了大理白族人们在建筑用材上对石 材的偏爱。石作装饰的工艺主要包括镶嵌和石雕两种。镶 嵌常用于照壁和围屏等部位,配合泥雕和彩绘艺术,镶嵌 一块意蕴深厚的彩花大理石,极具装饰性和艺术性。石雕 多用于大门和墙面,所用图案大多类似木雕。 1.3彩绘 “青砖黛瓦、粉墙画壁”是大理白族建筑装饰的一大 2.3民众整体文化、艺术水平较高 大理白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 他们非常善于吸收和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基因,而且对于 外来文化的学习,既不盲目排斥,也不一味盲从,而是根 据自身的文化特点、背景,巧妙地吸收、容纳、消化,既 特色。白族民居建筑的墙体、砖柱和贴砖一般都刷灰勾 缝,墙 tL,粉白,画上各种形式的山水、花鸟画,表现出一 种清新雅致的文化情趣。 1.4泥作 泥作在大理白族民居建筑中也比较常用,用料独特, 主要功能一是找平粉白,二是造型,主要用在院墙、照壁 和门头上,美观性和可塑性都非常强。 不被同化,也保证了自身的先进性。对周边各民族文化的 兼容并蓄,尤其是汉文化,使得白族人们的文化艺术水平 和欣赏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少数民族,这就使得白族人们对 腿2010.12 阳欢,等:从市场角度看大理白镤建筑装饰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于建筑的美观性和文化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大理白 族建筑装饰艺术不得不朝更高水平方向发展的原因之一。 理论研讨 云南人民思想上的统一,于鸡足山修建大刹72座,庵堂 360座,这些华丽的封建宗教建筑,修建得富丽堂皇,是 大理白族工匠的杰出作品。来自统治者的意图,以强大的 政治及经济力量为背景,为白族T匠充分展示其技艺提供 3从购买力的角度来分析 白族民居里,青砖黛瓦、粉墙画壁的墙壁,精雕细 了平台,为大理白族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 空间。 琢、慢工细活的门窗等,都是需要花费比较多的财力、物 力才能做得到的,也就是说,大理白族建筑装饰艺术的发 展是以当地的经济条件为基础和推动力的。 (1)富庶的苍洱大地,是大理白族建筑装饰艺术发 4.2普通民众的需求 大理苍山、洱海一带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得定居下来 的大理白族普通民众,也非常的重视自己的居住质量,很 展的温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苍山之下、洱海之畔的 大理白族人们无疑是占据了很好的地理位置的。苍山除了 出产冷杉、松树、桧树、栗树、山茶,木香、当归等经济 特产外。还盛产大理石。“石因地而名,地因石而灵”, 苍山的大理石石质细腻,光滑如脂,花纹奇美,尤其是以 花纹取胜的“彩花石”,一经打磨便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山 水、花鸟、人物等天然画面,被誉为“石中瑰宝”。自唐 朝以来,精美的彩花大理石不但作为贡品上交中原朝廷, 为苍山大理石带了远近闻名的名声,也与苍白玉、云灰等 大理石一起作为特产畅销中国西南地区,为大理白族人们 带了大量的财富,为白族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部分 的经济支持。 洱海资源丰富,生物多样。鱼类资源尤其丰富,有弓 鱼(大理洱海裂腹鱼)、鲫鱼、洱海土著鲤鱼(大头鲤, 洱海春鲤、大理鲤等九种)、银鱼、虾、螺蛳贝壳等,其 中弓鱼最为有名,在当地有“鱼魁”的美称。湖产海菜 不但是白族人民喜爱的传统菜,也是享誉中国西南地区的 名菜,不但为大理白族人们提供了可口的食物,也带了丰 厚的财富。此外,更重要的是洱海一带土地非常肥沃,水 资源非常丰富,是理想的水稻种植之地,为大理白族人们 解决温饱提供了保障,使得他们有了更多的精力和物力花 费在建筑装饰上。 (2)繁荣的经济,是大理白族建筑装饰艺术发展的 动力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开始经营西南,在西南地区建 立行政机构,自此,王朝开始对大理的统治;汉时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出兵击败了“昆明之属”各部 落,并在大理地区设置了叶榆县,开辟了中国南方丝路, 使得大理成为了四川通往印度的“南方丝路”中转站。 自西汉起,中原与吐蕃等国的交往,大多需要途经剑川县 境。而且,滇藏古道、剑兰古道、维西到永昌的古道都要 经过剑川I,这三条古道不但是古代驿道、商道,也是盐井 运销之道,这样关键的地理位置使得剑川成为了当时滇西 的物资交流中心。这不仅给当地白族人们带了中原的先进 文化,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为大理白族 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经济支持。 4从购买欲望的角度分析 4.1统治者的需求 元、明、清时期的中原封建王朝统治者,为了加大对 多白族人毕生都在为建造一所理想的居所而努力奋斗。 “大瓦房,空腔腔;茅草房,油香香”,说的就是大理白 族人们就算节衣缩食也要建造~所更舒适的大房子,与外 来人住在茅草房里却吃得油香香的成了鲜明的对比。大理 白族普通民众对居住水平的要求,既是大理白族民居建筑 装饰艺术产生的先决条件,也是大理白族民居建筑装饰艺 术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 4.3历史文化的需求 大理白族人们崇尚汉文化,生活习俗也有很多地方与 中原地区比较接近。例如,白族人们也把四世同堂当做是 一个非常荣耀、非常自豪的事情。所以,这也导致了大理 白族人们对于自己的家的布局、装饰都非常的重视,一栋 老宅子,往往需要花费几代人的精力来不断扩建、不断完 善。在这个过程中,大理白族建筑中的各种装饰艺术经过 一遍遍的比较和创新,逐渐趋于成熟。而且,汉文化的融 人,很大部分都从建筑装饰艺术中表现出来,如中国山水 画、诗词等都以各种形式出现在白族建筑装饰中,成为了 白族民居装饰中的新元素,为大理白族建筑装饰艺术的发 展输送了新鲜血液。 5 总结 市场由一切具有特定的欲望和需求并且愿意和能够以 交换来满足此欲望和需求的潜在顾客组成。市场=消费主 体X购买力X购买欲望。 我们把大理白族建筑装饰艺术当成是一个市场来看的 话,它是由具有装饰欲望和需求的白族民众,用他们的经 济实力作为购买力,来满足其装饰建筑的目的。而大理白 族建筑装饰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正是与市场的三要素息息 相关的,可以说,正是由于消费主体、购买力、购买欲望 三大要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大理白族建筑装饰艺术有了今 天的辉煌成就。 参考文献: 吕品晶.中国传统建筑艺术装饰[M J.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2001(1). [作者简介]阳欢(1987~),湖南邵阳人,昆明理工大学艺术 与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陈出云,云南 昆明人,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 教育和设计研究。 2010.12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