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古代诗歌《寄平甫弟衢州道中》阅读练习及答案(海南琼海四校2022届高三二模)

古代诗歌《寄平甫弟衢州道中》阅读练习及答案(海南琼海四校2022届高三二模)

来源:化拓教育网


海南省琼海市四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15-16题。

寄平甫弟衢州道中

王安石

浅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参天阴翳长。幽鸟不见但闻语,小梅欲空犹有香。

长年无可自娱戏,远游虽好更悲伤。安得冬风一吹汝,手把诗书来我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炯”写浅溪受到到日光照耀后光彩明亮;“碎”写其光影细碎,这应与野林的蔽日有关。

B.前两联从多种感觉写景,“阴翳长”是视觉,“但闻语”是听觉,“犹有香”则是嗅觉。

C.作者长年远游,虽有美景相伴,却是无人作陪,自娱自乐也未能消除心中的孤独和悲伤。

D.尾联写冬风一吹,汝即手把诗书飘然降临;“安得”引出的一问,表现出作者想象力之奇。

16.作者借本诗向平甫弟传递了怎样的情感 试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 里仁》中的“ , ”。

(2)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融写景、抒情和哲理于一体,艺术价值很高。其中“ , ”这两句渗透了人事变幻、江月永恒的哲理。

(3)东风在古诗中经常用来形容春风,比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等,请再举出一例:“ , 。”

(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二)15.C【解析】错在“自娱自乐也未能消除心中的孤独和悲伤”原句是“无可自娱戏”即不能自娱自乐。

(三)16.①于衡州道中看到美好风光而生的喜悦之情。溪光明亮,野林影长,幽鸟歌唱、小梅飘香。心境开朗,心情舒唱。②远游时感到的寂宽伤感之情。“远游虽好更悲伤”便是对此情的印证。③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作者在尾联中表达了希望弟弟前来共论诗书的愿望。(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前两联重在写景。“浅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参天阴翳长。幽鸟不见但闻语,小梅欲空犹有香”,浅浅的溪流,明亮的日光;野外的树林,树高影长;幽鸟藏于林间,歌声直入人耳;小梅安静地绽放,梅香飘逸于路间。描写了一幅衢州途中的自然风光美景图,景由心生,可见作者苏轼内心的喜悦快乐之

情。后两联重在抒情。颈联“长年无可自娱戏,远游虽好更悲伤”,经年以来,没有可以娱乐的事情,只有自己自娱自乐,远游途中的美景虽好,但是没有陪伴之人,内心依然是悲伤寂寞的。可见写出了作者的寂寞伤感之情。尾联“安得冬风一吹汝,手把诗书来我旁”中“来我旁”,运用想象的手法,想象弟弟借着东风将弟弟送到自己的身旁共论诗书,写出了对弟弟平甫的思念之情。【点睛】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く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三)名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

(五)17.(1)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六)(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或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