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古代诗歌赏析王昌龄《留别武陵袁丞》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赏析王昌龄《留别武陵袁丞》阅读练习及答案

来源:化拓教育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留别武陵①袁丞

王昌龄

皇恩暂迁谪,待罪②逢知己。

从此武陵溪,孤舟二千里。

桃花遗古岸,金涧流春水。

谁识马将军,忠贞抱生死。

[注]①武陵;今湖南常德市。②待罪.官吏常怕因失职获罪,故以待罪为供职之谦辞。时昌龄再贬龙标尉,诗即作于赴任途中。③马将军,东汉马援曾击湘地“五溪蛮”,故诗人临其地而思其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迁谪”“待罪”之词既点明了诗人的遭遇,又写出了与朋友相逢时的背景。

B.颔联联首句借武陵溪事,表惜别之意,也抒发了诗人留恋风景忘却被贬烦恼的心情。

C.颈联用《桃花源记》中的典故,描绘了武陵溪口“古岸桃花”“春水流涧”的美好景象。

D.尾联以马援自喻,既表达自己的愤懑不平,也表明自己对忠贞操守的无比珍视。

15.诗中“孤舟”一词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2)古典诗词常以杜鹃表达悲切、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如李商隐《锦瑟》中的“ ”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自己英勇不减当年,希望能为国效力的愿望。

15.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语言和评价古诗观点态度的能力。“也抒发了诗人留恋风景忘却被贬烦恼的心情”分析错误,从后面的“孤舟二千里”和末联的语意可知,这里只是表明自己向往桃源生活,没有体现留恋风景忘却被贬烦恼的心情。

16.①诗人屡屡遭谗被贬,身处蛮荒之地,形单影只,孤独寂寞,此其形之孤。②胸中饱含治国大志和建功立业的理想,位卑无权,满腔热忱无人能识,此其心之孤。③不论道路多么坎坷,环境多么艰难,虽鲜有人同行,但忠贞之志、高洁之操不变,此其意之孤。④表面上实写所乘之舟,船只极少,其实是虚写诗人漂泊、孤寂、悲凄的心境,虚实结合,别具特色。(前面三点任选两点,每点2分;意对即可最后一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答题前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

17.(1)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2)望帝春心托杜鹃 杜鹃啼血猿哀鸣

(3)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每空1分,有漏字、错别字、语序错误等,该空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本题内容分别出自李白《蜀道难》、李商隐《锦瑟》、白居易《琵琶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的诵读篇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