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玉琮的历史故事

玉琮的历史故事

来源:化拓教育网
玉琮的历史故事

玉琮(cóng)是一种内圆外方筒型玉器,是古代人们用于祭祀神祇的一种礼器。距今约5100年至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很多。

要说关于玉琮的历史故事,最有趣的恐怕要数乾隆皇帝和玉琮的故事了。

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乾隆皇帝一生“奢玉成癖”,他不仅酷爱玉器,时时把玩鉴赏,更是亲自对古代玉器进行考证和研究。

现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乾隆皇帝把玩并御题过的玉

琮,高6.8厘米、射径8.3厘米、孔径6.3厘米。经盘玩后表面略带黄褐色(见上图左)。

此玉原为清宫旧藏,琮内壁阴刻乾隆四十三年(1778)所写的一首《咏汉玉辋头》御制诗:“所贵玉者以其英,章台白光照连城。辋头曰汉古于汉,入土出土沧桑更。鼌采全隐外发色,葆光祗穆内藴精。是谓去情得神独,昔之论画贻佳评。”(见上图右)

通过阅读诗意可知,乾隆鉴赏后认为此玉琮是汉代贵族车輦抬竿上的饰件,名辋头。说明当时尚不知琮为何物。乾隆帝不仅命人在内孔上刻琢诗文,还制作铜胎珐琅胆放在玉琮内孔,将其改制为香薰使用,珐琅胆上亦刻印有同一首御制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