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水产生态养殖新模式

来源:化拓教育网
水产信息

水产生态养殖新模式

刘丽杰

(黑龙江省拜泉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拜泉

164700)

关键词:水产养殖;模式;发展战略

DOI:10援3969/J.ISSN援1671-6027援2019援07.140目前,全球海洋和陆地淡水资源越来越趋于缺乏的状态,直接影响了捕捞行业的发展状况,所以大力推广水产养殖和新养殖的模式是比较理想的发展趋势,不仅能够在根本上缓解动物蛋白不足的现实情况,而且可有效促进当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1发展现状

我国属于淡水养殖业比较早的国家,在淡水养殖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饲养经验。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可知,我国的淡水养殖生产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贡献率较高的。我国的淡水养殖场所主要集中在淡水湖、河流、池塘等区域,而如今进行的池塘养殖也是发展形式中的一种特色。池塘的面积与国外相比较,一直呈现不太明显的增长状态。淡水鱼属于养殖的主要品种,近些年名贵鱼种的饲养也在不断的增加。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淡水养殖正在向实现有机绿色水产品方向发展。

我国的陆地资源和海上资源都是比较丰富的,海水养殖池塘在生产中主要就是饲养虾鱼仙贝等水产品。如今,我国的海水养殖无论是养殖面积,还是养殖产量都居于世界的首位。经过了许多年的长期发展,我国的海水养殖状态属于海水和池塘养殖、集约化工厂化养殖、深水筏式养殖等多种方式并存,实际生产中应该在合适的区域针对性的选择最佳的饲养方式,更加利于饲养者的经济收益。2主要问题

水产养殖的发展情况主要依靠的就是大自然,我国对于水产品具有比较强的依赖性,实际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自然会消耗大量的资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环境。以前许多年里,我国主要是采取粗放式的水产养殖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生态环境失衡的状态,而且这种状态越来越严重。

我国水产养殖生产主要的方式还是池塘养殖,而池塘方式饲养的主要生产群体就是零星分散的小农户,分散的状态自然就会给水产养殖的总体规划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约束性,给依据健康生态养殖标准而组织生产和统一管理的工作增加了相应的难度。除此之外,这种水产养殖仍以人力为主,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同时配备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会增加了饲养成本,所以应加快推动机械化发展,开发创新新的饲养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给水产养殖提供有效合理的硬件基础。

我国目前的养殖业生产发展模式主要就是散养为主,不具备科学性的布局,更缺乏对于容量的规划管理和控制,如果饲养者一味追求高效益回报,必然会忽视养殖业原本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我国水产饲养业的发展,主要需要管理水域使用证和养殖许可证为保障,养殖者必须持有这两个证,才能从事合法的水域饲养生产。目前还是有相关的管理部门没有明确约束养殖者的饲养密度、种类构造等,此种情况就会严重制约环境发展情况,这种方式的管理确实能够加速水产养殖在初级阶段的发展速度,可是对于生物和环境的损害也同样非常明显,所以目前的水产生产中应该针对这些问题加以改善。3关键技术与建议

如果在水产生态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希望为养殖业提供更加有效合理的技术支持,就应提高水产生产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快速有效的开展相关的普查工作,以便于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基本生产情况。对生产中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相关水产管理部门可通过对标准化池塘的改建而缓解。

虽然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比较完善,但是随着经济的不

断进步,针对水产养殖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将生态系统养殖理论作为继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相关部门在条件允许在饲养者申请证件之前,开展相关水域的容量测定,并且给出科学性的评估结论,以供养殖者在从事水产生产时参考。。

从事水产饲养生产,首先了解并且进一步研究我国的生

态容量、环境情况、养殖容量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养殖,并且将其作为理论基础,从健康养殖的生产目标为出发点,追求多层次、多方面发展的新型饲养模式。最终在更大的范围上实现真正的水产饲养经济的可续发展目标。

2019年第07期1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