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年2月 第28卷2期(总第229期 AL oF PIIACTICAL Tlt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Ol2 Vo1.2 6体会 四物汤合酸枣仁汤加减 治疗失眠症5O例 周宏军 失眠多由于情志失常,脏腑阴阳失调,气血不和,心神 失养所致。治疗当以调整脏腑气血阴阳平衡为原则,同时 安神镇静。方中白芍、当归、知母、茯苓、焦白术健脾养血 滋阴,酸枣仁、夜交藤、五味子、炙甘草养心安神,柴胡、枳 壳、郁金疏肝解郁,川芎、丹参、地龙化瘀通络宁神。诸药 相配,相得益彰,故能收到较好疗效。 (辽宁省凌源市中医院内科,辽宁凌源122500)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2)02—104—01 笔者近5年来用四物汤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失眠症 5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针灸配合中药 治疗经行头痛32例 赵锐,丛慧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150001) 5O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0例,女30例;年龄30~70 岁,平均53岁;病程0.5h~10年。每晚实际睡眠时间不足 4h,且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心悸健忘,伴头晕头胀,舌偏红 苔薄,脉细数。经各系统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妨碍睡 眠的其它器质性病变。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 [中图分类号]R246.67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2)02—14—02 0[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经行头痛的 月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不寐的诊断。 2治疗方法 疗效。方法:32例于经行前1周开始服药及针刺,经净后 停止治疗。结果:治愈18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 率93.7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经行头痛疗效显著。 [关键词] 经行头痛;针灸;中药;治疗观察 经行头痛是指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头痛为主的 病症,严重者剧痛难忍。笔者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经行 头痛3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2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27~30岁3例,31~40岁14 例,40 ̄48岁15例;病程最长l2年,最短半年;以偏头痛为 用四物汤合酸枣仁汤加减。酸枣仁20g,白芍20g,柴 胡10g,枳壳10g,郁金10g,知母10g,川芎8g,丹参20g,地 龙10g,夜交藤15g,五味子10g,炙甘草10g,当归20g,茯苓 15g,焦白术15g。胸闷嗳气者加半夏、莱菔子,头晕耳鸣者 加熟地、山茱萸,心悸汗出者加龙骨、牡蛎。每日1剂,加 水适量煎至200mL,分早晚各服1次,服15天为一疗程,2 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期间帮助患者调整心理情志,建 立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3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痊 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h以上,睡眠深 沉,醒后精神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 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 不足3h。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而加重。 4治疗结果 主l7例,巅顶连枕部疼痛9例,前头痛牵及眉骨、眼眶6 例。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 断疗效标准》…。头痛随月经周期呈规律性发作2次以 上,头痛大多为单侧、或两侧太阳穴或头顶部,痛如锥刺或 掣痛或绵绵作痛。排除经期外感、高血压及颅内占位性病 变。 痊愈28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 88%。 2治疗方法 5病案举例 中药:菊花15g,丹参15g,白芍20g,蔓荆子15g,熟地 20g,钩藤15g,天麻15g,牛膝10g,泽泻10g,琥珀3g。有瘀 血者(头痛如锥刺,经色紫暗有块,痛经)加桃仁、红花、香 附,头部空痛、体乏倦怠者加黄芪、党参、甘草,痰多、形体 肥胖、伴恶心、呕吐者加半夏、陈皮、胆南星,头痛连项为主 者加羌活并重用蔓荆子,前头痛为主者加葛根、白芷,侧头 李某,女,60岁,2009年5月20日初诊。失眠5年余, 每晚实际睡眠时间不足4h,且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心悸健 忘,头晕头胀,舌偏红苔薄,脉细数。平日口服安神补脑 液,甚则加服地西泮,但近半年来病情仍加重。中医诊断 为不寐(肝郁脾虚,心神失养),西医诊断为失眠症,方用四 物汤合酸枣仁汤加减。药用酸枣仁20g,白芍20g,柴胡 10g,枳壳10g,郁金10g,知母10g,川芎8g,丹参20g,地龙 10g,夜交藤15g,五味子10g,炙甘草10g,当归20g,茯苓 15g,焦白术15g。每El 1剂,水煎服。服2个疗程后睡眠 基本正常,继服1个疗程后痊愈,随访1年未再复发。 [收稿日期]2011—10—12 ・痛为主者加柴胡、黄芩,巅顶痛为主者加吴茱萸、藁本。1 日1剂,水煎分两次温服,行经前1周开始服药,经净后停 药,连服3个月经周期。 针灸:取血海、百会、风池、合谷、太冲、曲鬓,侧头痛配 太阳、率谷,巅顶头痛配通天、行间、足临泣,连及枕部配后 [收稿日期]2011—10—20 104・ JO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年2月 第28卷2期(总第229期) 5讨论 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2 V01.28 No.2 顶、天柱,前头痛配上星、头维,心烦失眠配神门、照海,呕 吐配足三里、内关。用不锈钢毫针,以常规刺法进针,留针 30rain,每日1次。行经前1周开始治疗,至月经结束为一 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3疗效标准 经行头痛与经前紧张综合征相似,主要由头部血管的 舒缩功能障碍引起。西药治疗以镇痛为主。 经行头痛基本病机为血虚、肝火、血瘀、痰湿等,但以 肝火为主。“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五脏精华之血, 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故经络不畅或失养,均可引 发头痛,治当清肝、平肝、柔肝、养肝等。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头痛,止痛更快,效果更显著,且远 期疗效更好。 [参考文献] 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经行头痛消失,无周期性发作。好转:经行头痛减 轻,或头痛消失后3个月经周期内又有复发。未愈:经行 头痛无变化。 4治疗结果 治愈18例(56.25%),好转12例(37.50%),未愈2 例(6.25%),总有效率93.75%。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 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4. 运坤回春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O例 赵一敏 (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甘肃白银730900) [中图分类号]R271.116.1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2814(2012)02—105—01 2005年以来,笔者自拟运坤回春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例,未愈(诸症无变化)10例,总有效率83.3%。 4病案举例 顾某,女,45岁,已婚,2008年8月23 Et就诊。1年前 出现月经紊乱,开始月经2~3月一行,渐至烘热汗出,潮热 6o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年龄42~55岁,平均47岁; 病程6个月~2年,平均1年。诊断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 效标准》…。发病年龄45~55周岁,绝经前后有月经紊 乱、潮热面红、烘热汗出、情绪激动、情志异常、皮肤感觉异 常等症。 2治疗方法 面红,头晕乏力,心悸善忘,少寐多梦,心烦易怒,近半年经 量增多、色红、淋漓不断,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属 肝郁脾虚,肾气亏虚。用运坤回春汤加远志12g,炒酸枣仁 12g,龙齿15g,丹参12g,阿胶12g,熟地15g,黑芥穗9g。服 药6剂后月经干净,1个疗程后诸症状减轻。再次月经按 运坤回春汤药用人参9g,当归12g,白芍30g,杜仲 15g,五味子9g,白术9g,茯神12g,续断15g,炙甘草9g。偏 于心脾两虚(月经紊乱,量少或淋漓不止,心悸,头晕乏力, 食欲不振,少寐多梦,舌淡,脉细弱)加远志、炒酸枣仁、阿 胶、黄芪,偏于肝郁化火(经行先期,量多或淋漓不绝,烦躁 易怒,烘热汗出,皮肤麻木刺痒或有蚁行样感,舌红,脉弦 月而至,不适症状较前轻微,前方继服2个疗程,经行1周 干净,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5体会 更年期妇女,卵巢功能衰退而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 内分泌功能紊乱,雌孕激素明显降低、促性腺激素明显升 高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中医认为,绝经前后,肾气虚衰, 天癸渐竭。心肾为五脏六腑之本,也是维持阴阳交通、平 衡之本。心肾阴阳失调,常累及肝的调畅疏泄、脾的升清 运化等。心肾不交,则心烦、心悸、失眠多梦;肝郁不畅,则 烦躁易怒,烘热汗出,皮肤感觉异常;心脾两虚,则心悸、头 细)加白蒺藜、龙骨、牡蛎、浮小麦,偏于肾阳虚损(月经后 愆或闭阻不行,经量减少,神萎肢冷,面色晦暗,头晕耳鸣, 面浮肢肿,腰膝酸软,尿频,舌淡,脉沉细无力)加鹿角胶、 巴戟天、淫羊藿、肉桂。水煎服,1日1剂,18天为一疗程,3 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注意心理调护,劳逸结合,饮食有节,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家人应注重情感陪护。 3治疗结果 晕乏力,食欲不振,少寐多梦;肾阳虚衰,则神萎肢冷,面色 晦暗,头晕耳鸣,面浮肢肿,腰膝酸软,尿频等。运坤回春 汤方中人参、白术、茯神、炙甘草健脾益气,当归、芍药养血 治愈(月经紊乱明显改善或正常闭经,心悸、神疲乏 力、耳鸣、腰膝酸软、尿频、少寐多梦、烘热汗出、皮肤异样 感、情志异常等不适症状消除)32例,好转(诸症减轻)18 柔肝,杜仲、五味子、续断益肾助阳。诸药合用,补肾、健 脾、养肝,故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收稿日期]2011—09—28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 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6.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