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模式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模式研究

来源:化拓教育网
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4月第12卷第1O期 ・护理研究・ 腰椎问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模式研究 陈少华 傅秀珍 张广清 林美珍 蓝梅妍 曾璐 广东省中医院脊柱科.广东广州510120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的I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一2014年5月在广东 省中医院骨科住院的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分别以常规护理和腰椎 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直腿抬高试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康复效果, 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方案后VAS评分:对照组为(2.10 ̄0.59)分;观察组为(1.63+ 0.63)分;直腿抬高试验:对照组为(62.70 ̄3.46)。;观察组为(67.54 ̄5.38 o;患者满意度:对照组为76.19%;观察组 为98.41%。两组患者实施方案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但观察组VAS评分、直腿抬高试验、患者满意度均 显著优于对照组(尸<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是一种规范化的护理模式,是护士在临床实践 中的工作指南,促进了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使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不仅提高了疾病的疗效,而且利于患者 的康复。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适合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o(2ol5)04(a)一0147—04 Study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mode for symptomatic lumbar disc herniation CHEN Shaohua FU Xiuzhen ZHANG Guangqing LIN Me,hen LAN Meiyan ZENG Lu Department of Spine,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 101 20,China 【Abstract】0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ing lumbar disc herniation by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Methods 126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by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 Ortho- pedics Department of Guangdong Provinc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3 to May 2014 were chosen.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They were respectively treated by general nursing or traditional Chinese nursing method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Visual Analog score(VAS)and straight leg raising test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also their satisfaction evaluat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se two groups improved clinical symp- toms in varying degrees after the treatment.VAS:(2.10 ̄0.59)scores of control group,(1.63 ̄0.63)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leg raising test:(62.70 ̄3.46)。of control rgoup,(67.54 ̄5.38)。of observation group;patients satisfaction:76.19% of control group,98.41%of observation group.However,the effects of observation group trea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nursing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尸<0.05),including the results of VAS,straight-leg raising test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s a kind of standardized care model which can be used as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in this aspect.Besides,it can promote the nursing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ensure that all caring measures are effective,which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efficacy of disease,but also promote patients rehabilitation and enhance patients satisfaction.So it is worthwhile to be promot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Lumbar disc herni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program;Clinical effect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见的病因 出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有效降低腰椎 之一,尽管从发病机制到治疗方法,学者们做了大量 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21。临 的研究工作,但其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腰椎间盘突 床研究表明.80%~9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 非手术治疗护理后病情得到缓解或被治愈[31,而这与 (护理学)(编号:国中医药医政发[201212号)。 祖国医学“三分治,七分养”的治疗原则不谋而合。中 【作者简介】陈少华(1975.9一),女,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脊 医护理在祖国医学整体观、辨证观的理论指导下,坚 柱骨科护理及管理工作。 持“防重于冶”、“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则,逐渐 CHINA MEDICAL HERALD Vo1.1 2 No.1 0 April 201 5 ・护理研究・ 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4月第l2卷第10期 形成一种规范的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护士可通 以采用移情畅志法及顺情法来打破其心理的第一道 过望、闻、问、切中医手段获取病情和个体状况,了解 防线。首先是畅志,保持病房的清洁卫生,耐心详细地 患者心理与社会环境等信息,应用中医八纲辨证的方 介绍主管医生与主管护士、病房与病区的环境、设备 法加以分析、归纳,确立患者的证型及存在或潜在的 的功能指引、各项规章制度等,让患者有家的感觉.达 健康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因人而异的健康指导以及 到畅其情志的目的;然后是解疑,运用图片资料、健康 辨证施护。广东省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骨科通过 宣传小册等解释疾病的病因、发展、治疗及转归,增加 对中医护理方案的学习与实施。并严格收集患者的临 患者治愈的信心;再次是移情,可以通过交谈疏导、倾 床资料,以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 听音乐、广播、看电视等方式来转移患者对病情的注 效果。现报道如下: 意力;最后是顺情,通过顺应患者的情绪和及时满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 2014年5月在我院骨科住院 的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 察组,各63例。对照组男38例,女25例;年龄18 57岁,平均(40±5)岁;病程4个月 22年,平均(3.8± 0.5)年;突出椎间盘L孓4共21例,L 共16例,IJ5~s 共 26例;观察组男31例,女32例;年龄22~59岁,平均 (39+2)岁;病程3个月~2O年,平均(2.5+0.9)年;突出 椎间盘L3 共4例,L 共26例,L5~S 共33例。寒湿 痹阻型18例,湿热痹阻型12例,血瘀气滞型88例, 肝肾亏虚型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证型、发 病部位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符合《骨伤科专病中医1临床诊治》中的腰椎间盘 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腰痛及下肢放射痛,腰部至大腿 及小腿后侧直达足部的放射性刺痛或麻木感.凡增加 负压的因素如便秘、抬重物均可使放射痛加剧,并有 直腿抬高实验阳性及腰椎旁压痛:经过临床x线片、 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断层扫描(MRT)检查证 实腰椎间盘突出,且排除腰椎管狭窄症、马尾肿瘤、腰 椎结核、骶髂关节病变劳损、腰椎滑脱、梨状肌损伤综 合征。 1.3方法 1.3.1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如嘱患者卧硬板床休息、心 理护理、功能锻炼指导以及做好腰椎牵引及给予药物 营养神经、消炎止痛、疏通血管等护理工作。 1.3.2观察组 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严格采取腰椎间盘 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进行辨证施护。包括情志护理、 辨证施膳、对症处理、指导功能锻炼等。 1.3.2.1情志护理 患者刚入院.由于对陌生环境的不熟悉和对病情 的不了解,往往会感到无助与恐惧。作为管床护士,可 CHINA MEDICAL HERALD Vo1.1 2 No.1 0 April 201 5 需求来保持其情绪稳定,配合治疗与护理。 1.3.2.2辨证施膳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与饮食调护是密不可分 的,通过中医八纲辨证的方法加以分析、归纳,确立患 者的证型,并给予药膳调理治疗。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护理的重要手段。①气滞血瘀型:患者饮食宜行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如木耳、西洋菜、田七等,代 表药膳为田七煲猪脚筋汤,忌辛辣肥甘厚腻之品。 ②寒湿痹阻型:患者宜温经散寒、祛湿通络为主。如当 归、生姜、羊肉、胡椒根、熟附子等,代表药膳为当归羊肉 汤,忌生冷瓜果及寒凉食物。③湿热痹阻型:饮食宜清 热利湿通络止痛为主,如薏米、冬瓜、丝瓜、赤小豆、玉 米须、丝瓜、猪肚等,代表药膳为丝瓜瘦肉汤、车前草 煲猪小肚汤、白果煲鸡汤等,忌煎炸热燥之品,如油 条、烧鹅、烧鸡、酒等。④肝肾亏虚型:肝肾阴虚者宜进 食滋阴填精、滋养肝肾之品。如枸杞子、黑芝麻、黑白 木耳等,代表药膳为莲子百合煲瘦肉汤,忌辛辣香燥 之品;肝肾阳虚者宜进食温壮肾阳,补精髓之品,如黑 豆、核桃、杏仁、腰果、黑芝麻等,代表药膳为干姜煲羊 肉,忌生冷瓜果及寒凉食物。 1.3.2.3对症处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腰腿疼痛、下 肢麻木、活动受限,按照中医护理方案进行对症处理 如下: 1.3.2.3.1腰腿疼痛主要辨证施护方法:评估疼痛与 活动度、选择硬板床、保暖等。中医护理技术:①中药 贴敷:将调制好的药剂研制成粉剂,并与姜汁调制均 匀后制作成直径为2 cm的圆饼涂在痛点或穴位,并用 4-6 cm的胶纸粘贴固定,4 6 h后取下,每24—48小时 贴敷1次嘲。常用穴位有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志室、 足三里、环跳、委中、承山等,可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选 取穴位。②药熨法:选用如五子散(白芥子、苏子、吴茱 萸、补骨脂、菟丝子)、四子散(白芥子、苏子、吴茱萸、 莱菔子)加热或与粗盐一起加热3 min,倒人制作的药 袋,热熨患处或穴位,每日2次,每次20 min,以达到 活血行气、散热止痛的功效。③中药熏蒸:根据不同的 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4月第12卷第10期 ・护理研究・ 辨证分型调配好中药,煎煮成中药汤剂,温度达40%, 1.4观察指标 先以热气熏蒸患处,每日1次,每次15~20 min,温度 ①视觉 评分法(VAS):将疼痛程度分为0-10分. 控制在39-41%。④拔火罐:可达到疏通气血、消散瘀滞 0分为无痛,10分为无法忍受的疼痛:②直腿抬高试 的作用。根据不同的证型选择不用的方法,如,留罐: 验同;③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满 在治疗部位上留置一段时间,一般是l0~15 min;闪 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人数×10o%。 罐:火罐吸住后立即拔下,反复多次,以皮肤潮红为 1.5统计学方法 度;走罐:先在皮肤上涂一层薄薄的凡士林,火罐吸住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 后在皮肤上下左右慢慢移动。⑤耳穴贴压:常用穴位 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如神门、交感神经、腰、臀,采用按、压、揉、捻等手法, 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每日按压3~5次,每次3 min,隔El更换1次,双耳交 2结果 替。⑥骨盆牵引:常用电动骨盆牵引,牵引力以40 kg 左右为宜,每天2~3次,每次20—30 min。⑦中药离子导 人: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将煎煮好的中药汤剂,用离子 导入的方式,深透人腰部,每日1次,每次15~20 min。 1.3.2.3.2下肢麻木主要辨证施护方法:评估麻木部 位与程度、按摩拍打麻木肢体、肢体保暖、下肢关节屈 伸活动等。中医护理技术:①中药熏洗:根据不同的辨 证分型,将煎煮好的中药汤剂,先以热气熏蒸患处,待 水温适度时再用药水浸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l5~ 20 min。②艾灸:主要穴位采用膀胱经穴和下肢坐骨 神经沿线穴位,采用直接灸、艾条灸、雷火灸等,每日 1次,每次15 min。③穴位注射:选择鹿瓜多肽注人夹 脊穴,每次1—2个穴,每个穴2 mL。 1.3.2.3.3活动受限主要辨证施护方法:评估下肢肌 力、安全防护、选择适当的活动方法等。中医护理技 术:①中药热熨:选用如五子散(白芥子、苏子、吴茱 萸、补骨脂、菟丝子)、四子散(白芥子、苏子、吴茱萸、 莱菔子)an热或与粗盐一起加热3 min,倒人制作的药 袋。热熨患处或穴位,每日2次,每次20 min,以达到 活血行气、散热止痛的功效。②穴位贴敷:将调制好的 药剂研制成粉剂。并与姜汁调制均匀后制作成直径为 2 cm的圆饼涂在痛点或穴位,并用4~6 cm的胶纸粘 贴固定,4~6 h后取下,每24~48小时贴服1次,常用 穴位有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志室、足三里、环跳、委 中、承山等,可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选取穴位。③中药熏 洗: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将煎煮好的中药汤剂,先以 热气熏蒸患处,待水温适度时再用药水浸洗患处。每 日1次,每次15~20 min。 1.3.2.4功能锻炼指导 ①踝泵运动:患者采用仰卧位。两腿伸直。脚尖用 力往下踩10 s,再将脚尖用力往上勾朝向自己,同样 保持10 s。②直腿抬高运动:患者采用仰卧位,两腿轮 流伸直抬起,动作轻松稍快,不引起疼痛为度,连做 8~10 8。③根据康复情况进行飞燕点水、五点支撑过 伸法、三点支撑法。 2.1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疼痛均有 不同程度的缓解,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 护理后疼痛缓解效果比对照组明显.即观察组治疗后 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VA¥评分比较(分,i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O.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VAS:视觉模似评分法 2.2两组治疗前后直腿抬高角度比较 两组治疗前直腿抬高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直腿抬 高角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但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 护理方案护理后直腿抬高角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 0.05)。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前后直腿抬高角度比较(。,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3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 <0.05 CHINA MEDICAL HERALD Vo1.12 NO.10 Apr¨2015鞘嘲 ・护理研究・ 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4月第l2卷第10期 3讨论 工作指南,使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而且提高了疾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缓解或痊愈后极易复 病的疗效,利于患者的康复,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发,应以预防为主[71,而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我院骨科 提示中医护理方案安全可靠,疗效显著,适合在临床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 推广。 方案,护士利用望、闻、问、切等中医手段,应用中医八 [参考文献】 纲辨证的方法加以分析、归纳,确立患者的证型及存 [11] Ribeiro RP,Matos RM,Vieia A,et a1.Spontaneous regres— 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因人而异的健 康指导以及辨证施护,使患者达到治疗的同时也学会 的目的,使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非手术治疗中取 sion of symptomatic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cta Reuma・ tol Port,2011,36(4):396-398. 2】菅新民,周建华,胡亚威,等.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 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保健常识,达到了标本兼治 【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综述,2014,20(15):2875—2876. [3]吴伟莲.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护理【J].广西中 得较好的效果,体现了中医护理方案的重要性。发挥着 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护士的临床思维。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保 持着较高水平,国内外研究表明,其抑郁的发生率在 35.14%~40.8%之间嘲。中医护理方案是科学合理的护 理模式,主要包括情志护理、辨证施膳、对症处理、功 能锻炼指导等,利用规范系统的健康指导方案对腰椎 问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和康复指导,结合中药贴 敷、针灸、拔火罐、中药离子导人、中药热敷、中药熏 蒸、牵引及耳穴贴压、穴位贴敷等治疗方法来改善腰 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与体征。通过对肝、肾、关元俞属 膀胱经结合足三里阴经进行中药贴敷达到舒筋活络。 调理筋骨,温阳解痉,调节经络作用,可活血化瘀;利 用艾灸嘲达到镇痛、活血化瘀的作用;拔火罐有舒通经 络、调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促进 局部血液循环以及新陈代谢,改善局部血氧供应并加 快神经肌肉功能恢复,达到康复目的;发挥中药离子 导人法的消肿活血止痛作用,达到不同层次、不同靶 点治疗,解除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增加 了患者的舒适度,从而很大程度上解除了患者的抑 郁心理。运动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起到 明显的改善作用,并可维持远期康复状况 14],中医护 理方案中的功能锻炼指导则是治疗的锦上添花。 通过对实施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的临 床疗效观察,发现该方案充分发挥了中医疗法的优 势,取长补短,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证明了中医护理 方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的可行性。中医 护理方案不仅成为了护士在临床实践中专科病种的 霸 CHINA MEDICAL HERALD Vo1.12 No、10 April 2015 医学院学报,2006,9(3):1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第三 辑【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145—146. [5】黄秀贤,韦斯总.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腰腿痛70例[J].广 西中医药杂志,2011,34(1):43. [6】王秉文,刘昶.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65例的疗 效观察组[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1):4451—4452. [7】刘文英,王景成.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 的影响[J1.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4):2726— 2731. [8]陈龙梅,王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影 响因素分析冰【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20(6):437— 440. [9】喻霞,张卫红,郭颖.传统艾灸疗法与现代艾灸疗法临床 应用比较[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5):568. [10】柯秀红.早期中药湿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 余痛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7):181— 183. 【ll】景海荣.按压微调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2014,4(17):178—179,195. [12]钟陶,郭凯锋,赵凤珍,等.运动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 的临床康复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1): 2508—2509. [13】杨文芳,杨敏,吕琼芳,等冲医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8):130—132. 【14]熊峻,黄石龙,刘裕俸,等.中医针灸结合牵引治疗腰椎 间盘突出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5): 62-64,67. (收稿日期:2014—11-28本文编辑:程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