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2020年度春学期第二次月考
八年级物理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一名初中八年级学生的重力大约是(▲)A.50kg2.B.500NC.500kgD.50N高压输电网中的铁架与导线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连接,由于长期暴露在室外,要求B.干木头C.橡胶D.铝合金这种材料的性质相当稳定.下列材料最适合的是(▲)A.陶瓷3.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对下列观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B.滴在热水中的红墨水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D.海绵容易被压缩——分子间有间隔4.如图所示,用手水平向右拉弹簧,弹簧变长,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长.这是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A.大小有关B.方向有关C.作用点有关D.种类有关5.关于运动项目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骑自行车刹车时,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人和车具有惯性B.人登上较高的山顶时,会感觉不适,是因为山顶气压大于山脚下的气压C.我们在跑步时之所以能向前是因为地面给予的向前的摩擦力D.人潜入较深的水中时,必须穿潜水服,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6.小车座椅的靠背上方都有一个“头枕“,是为了防止下列哪种情况下,因惯性对车内的人造成伤害(▲)A.突然减速时B.突然刹车时C.突然加速时D.追尾前车时7.下列是与打排球有关的物理问题,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击球后,球由于惯性还能继续向前运动B.扣球时,手感觉有点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传球后,球在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二力平衡状态D.拦网时,球被弹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8.小华在观摩自行车走钢丝表演后做了一个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行车对绳的拉力与绳对钩码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自行车的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自行车和所挂物体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第8题图第10题图9.下图所示的各种做法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用很细的钢丝切肥皂切水果B.铁轨铺在枕木上C.针头做的很尖D.用锋利的刀刃10.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从图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A.C.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甲金属盒处的压强等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B.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D.甲金属盒处的压强小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11.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12.如图所示,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孔,孔被薄橡皮膜封闭.该装置不能探究(▲)A.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B.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C.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D.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3.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后,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与水的总体积会▲。.2▲(不变/变小),说明了分子间存在14.装酸奶的纸盒内侧贴有一层极薄的锡箔以防止渗漏,锡箔能做得很薄是利用它▲(硬度高/延展性好/密度大)的特点.吸管一端做得较尖,是为了▲作用的结果。15.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甲/乙/丙)实(同一/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进入水平面后由于,小车继续运动.图验中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最慢。16.如图所示,小文把同一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用两种方式放在同一块海绵上.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是(甲/乙)图,这一现象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形变的大小,这是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了忽略卡片的平衡,操作方法是▲▲▲▲▲大的关系.▲.酸奶能被人“吸”到口中,是小有关.将瓶中水倒掉一半后按图甲所示放置,比较前后两次海绵17.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用轻质卡片,是为力.为了探究不相等的两个力能否.在卡片平衡时,小明将右边滑▲.▲(选填“变小”、(水平方向轮的位置上调,目的是为了研究不在个力能否平衡,操作方法是度变是因为空气流速▲▲▲▲/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为了探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18.汛期,上游的河水挟裹着比平时更多的泥沙,使得河水的密,对水坝的压强变.▲,这是因为A管上方,压强▲▲.▲有“变大”或“不变”).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建造得宽一些,这19.如图所示,沿B管向左快速吹气时A管中的水面将20.如图所示,烧瓶中的水刚停止沸腾,现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观察到的现象是重新沸腾。,这个现象说明水的沸点与▲关;若倒置,应在瓶底浇水(冷/热),才能使烧瓶中的水三、解答题:共52分.21.(6分)按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甲,请作出摆动的小球在图示位置时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2)如图乙所示,画出鸡蛋所受浮力的示意图。(3)如图丙所示,请画出物块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3甲骆驼的密度取1xl03kg/m3.求:.(1)骆驼的质量.(2)骆驼的重力.乙丙22.(6分)某骆驼身体的总体积为0.4m3,单掌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为250cm2.g取10N/kg,(3)骆驼四只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23.(9分)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7.4N,当把零件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3的油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6N,g=10N/kg,求:(1)金属零件所受浮力为多少?(2)金属零件的体积为多少?(3)金属零件的密度为多少?24.(7分)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甲、乙、丙所示.(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可是实验开始后,同▲.▲,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学们纷纷反映甲乙两次实验现象不明显,请你提出改进的意见:(2)改进实验后,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说明显;通过比较图越明显.(3)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除了控制变量法还有▲▲和图丙,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4)实验时如果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AB两块,如图丁所示.小明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只利用AB两块砖块和海绵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请你进一步思考:(选填“能”、“不能”)探究出压力的作用效果425.(7分)小刚做“用注射器估测大气压值”的实验.(1)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注射器筒/活塞)的压力,当活塞相对于注射筒器(未拉动/刚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此时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拉力大小与大气压力相等.(2)小刚在测量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已经达到最大,活塞仍没有滑动.为了能完成实验,请你提出一条实验改进方案▲.▲、的▲.▲(3)改进后,正确操作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长度/,注射器的容积V,则测得的大气压强p=▲.26.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的,他的说法是多加一些红墨水).(2)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有关.(3)小明保持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丙所示.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正确/不正确),原因是▲.▲(4)小明发现,当探头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他做了一些改进,下面操作不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的是A.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C.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B.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酒精D.使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加大且保持相同▲▲来判断的.实验前,小强发现压▲(重新安装软管/强计U形管两边红墨水的高度不相等,如图甲所示,他认为这种情况是由于装置漏气造成(正确/错误)的,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4)小刚发现实验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有:27.(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风洞风洞即风洞实验室,是以人工的方式产生并且控制气流,用来模拟飞行器或实体周围气体的流动情况,并可量度气流对实体的作用效果以及观察物理现象的一种管道状实验设备。5风洞种类繁多,如图甲所示为闭口直流式风洞,其主要组成部分为收缩段、试验段、扩散段和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直流电机和风扇。风扇转动后,将空气吸入风洞中,通过调节电机转速以获得不同的实验段速度。收缩段前装有整流栅,整流栅是做成方格状的,用来消除气流中的旋涡。气流通过收缩段后,流速增大,这样可使进入试验段的气流较为均匀。试验段截面是方形的,模型放在其中进行试验。扩散段的功能是使试验段后面的气流减速后再排入大气。因为风洞的控制性佳,可重复性高,现今风洞广泛用于空气动力学工程的测试,譬如结构物的风力荷载和振动、风力发电、防风设施的功效等。一些研究也指出风洞实验之结果与现地风场的观测的结果相近。(1)用图甲风洞做实验,实验模型应放置在/右)。(2)风洞通过调节动的。(3)将图乙机翼模型固定在台式测力计上并放置于风洞中,无风时记录测力计示数,风机工作时测力计示数将随着风速的变化而变化,关于这一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有风时测力计的示数比无风时的大,机冀模型下方的空气流速比上方的大B.有风时测力计的示数比无风时的大,机翼模型下方的空气流速比上方的小C.有风时测力计的示数比无风时的小,机翼模型下方的空气流速比上方的大D.有风时测力计的示数比无风时的小,机翼模型下方的空气流速比上方的小(4)若图乙所示机翼模型在水平风的作用下获得竖直方向的力的大小为F,实验得到F与风速的二次方v2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当风速是原来的2倍时,力F是原来A.2倍B.4倍C.0.5倍D.0.25倍▲。(5)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试验段的横截面面积越小,试验段的风速越▲▲▲,获得不同的风速。实验时,模型以▲为参照物,是运▲段,风机工作时风速的方向向▲(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