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绿色物流纲要

绿色物流纲要

来源:化拓教育网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物流战略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阶段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

(1) 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因为它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

(2) 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因此,发展的同时 (3) 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可持续发展可总结为三个特征: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

物流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原因:物流领域的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物流活动的诸多环节不可避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途径:根据物流的功能,发展逆向物流,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走绿色物流发展之路,使所有物流活动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尽可能减轻对环境的危害 。

产业共生的概念:产业共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指产业内作为经济组织的企业之间,因同类资源共享或异类资源互补所形成的共生体,该共生体促进了内部或外部、直接或间接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既带来了企业效益的增加,又推动了该产业的发展。

产业共生的特征:形成共生的群落性;系统内部的复杂性;资源使用的循环性;上下游产业的关联性;生产成果的增值性 产业共生的要素:

共生单元——基础——企业

共生环境——外部条件——市场、社会 共生模式——关键——合作关系

三种基本形式:生态工业园;产业共生网络;复合实体共生 (鲁北)

物流业对保护环境的作用:激励供应商提高供应链的环境效率;绿色消费思想的传播;促进环境友好资源消费方式;采用环境影响较小的物流方式;从消耗产品转向享受服务 绿色物流战略构成:(1)资源战略:循环物流(2)环境战略:绿色供应链(3)科技战略:绿色物流技术(4)员工战略:绿色物流理念(5)制度:绿色物流

生产商延伸责任:是一种环境保护战略,旨在通过使产品生产企业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特别是对产品的回收、循环和最终处置负责,来实现降低产品对环境总影响的目标。

第三章 物流系统对自然环境的扰动

物流系统:包装、运输、流通加工、信息处理、仓储、搬运装卸

支撑要素:法规、制度、物流标准、运输设施、码头货场、物流中心。 主要包装材料及主要污染:纸品包装消耗各类材料排名第一;塑料包装消耗为第二大包装材 产品绿色包装的基本原则是要符合“3R1D”,即:减量化(Reduce):减少包装材料消耗。重新使用(Reuse):应尽量选择可重新利用的包装材料,多次使用,减少资源消耗。循环再生(Recycle):包装应尽可能选择可回收、无毒、无害的材料,如EPS、聚苯乙烯产品等。可降解(Degradable):尽量选择易于降解材料。

物流系统对环境的扰动的原因:欠合理的物流战略与决策;粗放的物流模式;不完善的物流标准;落后的消费理念。

第四章 环境问题对物流发展的制约

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三废”物质污染;噪声污染;酸雨危害;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紫外线;核污染;生物多样性日益丧失

生态环境问题实质:人类经济活动向自然界索取资源的速度超出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

生速度,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经济增长定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总量不断增多的过程,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生活水平最重要的指标。 经济增长的特征:

1、按人口计算的产出高。产出增长率、人均增长率与人均产出增长率都高。 2、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很高,技术进步促进了产出的增长。 3、经济结构的变革速度比较高。

4、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改革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法律意识增强。 5、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扩大。 6、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率不平衡。

经济增长的要素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以及技术进步状况。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 :资源供给指标: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社会影响指标:经济实力、污染治理投资、公用设施水平和人口密度等。污染容纳指标:污染物的排放量、绿化状况、污染物净化能力等。 环境问题对物流系统的制约:环境通过经济系统制约物流系统;通过法规体系制约物流系统;通过国际绿色壁垒物流业的国际化发展

第五章 绿色物流的系统化运作模式

绿色物流系统的构成及特征:库存;供应商;最终用户;对环境的关注;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流通加工;绿色仓储;反向物流

绿色运输:绿色运输是指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为特征的运输。其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克服迂回运输和重复运输,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泄漏,以免对局部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 绿色仓储:从系统观出发,合理设置仓储网络及各种设施,对仓储物资进行科学保管和养护,提高仓容利用率,加速货物周转;杜绝危险品,易燃、易爆、易腐物品的事故危害。 绿色物流系统的行为主体:、企业以及代表社会的广大公众构成了绿色物流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行为主体,它们是绿色物流战略实施和发展的推动力量。 企业绿色物流的目标和策略: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物流目标必须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企业绿色物流的目标是:①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②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损耗;③控制污染物、缓解环境污染程度;④循环物流、减少最终废弃物排放。 循环物流的基本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包装的作用:保护功能:它能够防止被包装物在流动过程中受到质量和数量上的损失,并且能够防止危害性的内装物对接触的人、生物或环境造成危害。方便功能:要求包装应方便运输、存储,易于携带,便于回收复用。促销功能:要求包装能充分地传递商品信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促进产品销售。

绿色包装: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能源循环和材料再生利用,可促进持续发展的包装。

选择食品塑料包装的宗旨:高温材料好于低温材料:透明材料好于不透明材料; 白色材料好于彩色材料; 彩色材料好于黑色材料; 厚度大的材料通常好于厚度小的材料; 高温食

品类产品最好不要用塑料包装; 防潮防漏气的用阻隔性好的材料包装; 纸包装材料发展方向: (1) 一次性纸制品容器 (2) 纸包装薄膜研究 (3) 可食性纸制品 (4)蜂窝夹心纸板

玻璃包装缺点:自重大,材料容重比大,易破损,运输费用高,印刷等二次加工性能差。 利乐包回收再利用技术主要分三类: 1. 水力再生浆技术2. 塑木技术3. 彩乐板垃圾桶 绿色包装的设计原则——3R1D原则:Reduce —— 包装减量化,生产时节约材料与能源;Reuse ——包装易于重复利用;Recycle ——包装易于回收再生;Degradable ——包装废弃物可降解腐化

绿色包装设计主要内容:包装材料设计;顾客满意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物流运输设计;包装方案设计;包装废弃物处理设计

(1)尽量采用绿色包装材料并设计长寿命的包装材料。(2)包装减量化。(3)包装材料单一化。(4)包装设计可拆卸化。(5)重视包装材料的再利用。(6)可降解包装 (7)包装材料的无害化。(8)包装材料制造过程的绿色化

第七章 绿色运输

遵循原则和要求:节约能源和资源;降低各种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要求运输工具:(1)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单位燃料行驶千米数(2)减轻对石油资源的依赖,积极开发和推广新能源

不同运输模式可持续性比较

公路缺点:劳动生产率较低、运输能力小,能耗是铁路10-15倍、成本高,适合中短距离 铁路缺点:投资大、建设周期比较长,技术设备需要大量人财物,占用土地 海运缺点:运输能力最大,单位能耗较低,运输速度慢,适宜大宗和散装货物 空运缺点:造价高、能耗大,易受气候影响、飞机造价高

物流运输绿色化的途径和策略:1、技术进步2、汽车驾驶员培训和绩效管理3、选择环境友好的运输模式4、减少汽车使用量5、城市物流系统的合理规划

绿色运输法规保证:行规1、制定严格的车辆排放标准2、对燃料成分的规定3、制定车辆噪声标准。市场调节:制定道路使用价格;征收燃料税。

第八章 供应链逆向物流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减量化(Reduce),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废弃物排放;再利用(Reuse ) ,要求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率,产品能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污染;再循环(Recycle ),要求物品在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循环经济的本质核心是物料的循环,即物料及其附属物质在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和用户之间反复流动,从而形成循环物流。

逆向物流概念:计划实施和控制原料、半成品库存、制成品和相关信息,高校和成本经济的从消费点到期时点的过程,从而达到重新获取使用价值和适当处置的目的。 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的区别 :

●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运作的起始点完全相反;

●逆向物流产生的地点、时间和数量是难以预见的,正向物流则不然,按量、准时和指定发货点是其基本要求;

●发生逆向物流的地点较为分散、无序;

●逆向物流的处理系统与方式复杂多样,不同处理手段对恢复资源价值的贡献差异显著; ●逆向物流的处理费用高;

●逆向物流的价值递减性与递增性. 回收物流的驱动因素:顾客的退货行为;日益缩短的生命周期;国际和法律的环境保护因素;供应商的产品召回行为;供应链中的力量转移;新的分销渠道 回收物流概念: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至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企业废弃物流的含义、分类及目的:

含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产生的、基本或完全失去使用价值,并无法再重新回收利用的最终排放物的回收处理程序。

分类:①固体废弃物流②液体废弃物流③气体废弃物流④产业废弃物流 废弃物流目的:为了对废弃物进行处理,以防污染环境,危害社会。

废弃物流的主要方式:①掩埋②焚烧③堆放④净化处理加工。堆放最低,净化处理最高 企业废弃物的物流合理化:(一)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流的合理化(二)流通、消费领域 (三)企业排放废弃物流的合理化

危险性废弃物物流作业特点:较大危险性;很强的针对性;极强的技术性

逆向物流管理关键要素:严格控制退货;降低退货周期;应用逆向物流信息系统;使用集中退货中心;零退货;再制造在翻新;资产回收利用;议价;财务管理;外包。

第九章 城市物流的绿色化

城市物流概念、构成及特征:物品在城市内的实体流动,城市与外部区域的货物集散、城市废弃物清理等活动。

城市物流系统的构成:物流基础设施;物流装备;配送系统;物流信息与控制

城市物流特点:1.物流活动频繁、信息量较大2.运输距离短、主要为公路运输3.物流节点多、运送批量小、品种多、频率高4.受城市规划与各种管制的制约较多5.物流设施布局相对均衡。

物流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物流的数量增长阶段和质量提高阶段。

城市物流绿色化发展对策:1、降低货车运输比例2、发展第三方物流,共同配送3、城市物流与城市建设的统筹规划4、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物流管理智能化 共同配送:是物流配送企业之间为了提高配送效率以及实现配送合理化所建立的一种功能互补的配送联合体。优势在于有利于实现配送资源的有效配置,弥补配送企业功能的不足,促使企业配送能力的提高和配送规模的扩大,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城市物流配送系统可定义为:在城市范围内,由多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根据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配”和“送”的作业,所构成的有机结合体。 城市废弃物物流

废弃物物流:是将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际流动。

绿色技术壁垒的几种形式: 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准;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绿色教育是一种教育过程。使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系统的关系,认识到人口、污染和资源以及运输、技术、城乡开发计划对人类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是一种学科交叉的整体论;强调参与、实践和责任感,识别自身投身与环境事业的层次。

绿色教育的手段: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职业教育;行为教育、道德教育、伦理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