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弹药装药工艺技术及发展趋势

弹药装药工艺技术及发展趋势

来源:化拓教育网


弹药装药工艺技术及发展趋势

摘要:在任何一场战争中,弹药都是最为常用的装备。一个国家的弹药生产水平不仅可以反映国家的国防生产能力,还能体现国家的国防实力。在弹药生产中,装药质量又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序,装弹质量与装弹设备之间往往具有密切的联系。然而由于市场规则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影响,一些军火生产企业由于对自己的生产技术高度保密,这使得中国的弹药装弹与制造技术受到了。为了改善我国在弹药装药上的困境,必须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弹药装药;工艺技术;发展趋势

前言

弹药装药操作是一门安全性较差且具有较高风险的操作模式。为了提高弹药在装药过程中的安全性,我国有关部门通过安全改革、技术改进等优化了弹药装药中的许多步骤,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弹药组装的安全性也得到很大保证。

1 我国弹药装药技术的发展现状

1.1 弹药装药技术总体水平偏低

我国弹药装药技术其实是起源于前苏联的援助,在西方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自从新中国成立直到现在,为提高我国的国防实力,我火企业就弹药装配方面进行了许多次的技术改造。但由于该项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缺乏较为系统的发展周期,弹药装药技术发展缓慢。此外绝大多数军火制造企业在进行弹药装药时还是使用传统的装

药设备,整个装药过程的安全性有待提高,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与国外技术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1.2 头螺装配摆差超差问题

在实际的弹药装药过程中,在对装药质量进行检测时发现,弹药的摆差超差情况十分普遍。技术人员就这种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其原因是超差产品与弹接触面之间存在硬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决定对硬点部位进行研磨,并在研磨过程中防止头螺与弹体上的螺纹出现磕碰,这种方式将能较好地解决头螺装配摆差较差的问题。

1.3 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需求

就目前而言,我国弹药无论是在生产效率还是在生产质量上,均与国外的弹药生产方式有很大不同。我国现在仍采用前苏联进口的盒式弹药装药技术,并采用批量生产的方式。而在美国无论是从子弹的生产效率还是推进剂装药质量来说,其状况都比我国要好得多。此外,我国的小口径弹药装配或是生产主要是服务于手动或是半自动的专用器械,有很大一部分制作步骤还是通过手工完成的,可见生产效率并不高。此外手工生产的器械在精密程度上往往与机器生产具有较大差距,且其中潜藏着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生产线也不够清晰合理,生产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素质还有待提高。在对弹药进行包装时,有很多步骤还是以人工包装的方式来实现,然而包装却是整个弹药装药过程中十分危险的操作步骤,此外关于弹药装药的包装体系也尚未得到明确的监理,许多弹药装药往往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生产,通用性比较低。

1.4 弹药生产线在线无损检测技术不能满足需求

对大中口径的弹药进行质量检测往往是从弹药的密度与装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检测。现在我国对于这种弹药的检测方法往往是采用批量采样与离线切割的方式,一件样品质量合格那么就说明这批弹药的质量就是合格的,但若有一枚无法通过检测,那么这批产品就将会面临报废。但在检测过程中还会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像是弹药产品的同轴性、底层漆的厚度亦或是弹头与弹壳之间的连接。在我国相关的检测技术中,仅仅只有几条生产线使用的是在线无损自动检测技术,离普遍应用还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

2 我国弹药装药未来的发展趋势

2.1 强调绿色制造,兼顾环境保护

技术人员之所以要开发寻找新技术,并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也是兼顾了尽可能减少其他原材料的损耗,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原材料的损耗也能够降低。通过智能化的生产设备与生产线,企业的环境保护条件将会得到改善,在弹药装药过程中也会产生更少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损耗,整条生产线的生产质量也能得到有效提高,即便是弹药也能实现绿色生产。

2.2 提高生产技术

由于弹药生产工作对于生产环境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弹药生产的所有技术以及步骤都应用机械取代那些原有的人工操作,以此来保障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整条生产线的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也能得到改善。在对弹药装药的基础步骤进行简单分析后,技术人员应积极探索适合弹药装药过程的新的弹药装配实验过程。与此同时,整条弹药装药的生产线也将能得到优化。

2.3 完善知识产权转让机制

许多单位由于或是自身生产技术的提高,已经在军火生产或是弹药装药技术中取得了较高的成绩,这些技术若能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将会促使我国弹药装药技术以及军火生产水平更上一层楼。但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庞大的经济利益,许多企业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生产技术,更不用说大规模的开发与应用。让这些企业担心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国的知识产权转让机制并不健全,企业担心自己在披露生产技术后得不到应得的经济利益。良好的知识产权转让机制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拥有现在的发展成果,还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因此尽快完善知识产权转让机制也将会促进弹药装药技术的进步。

2.4 制定相关的规范要求

就现在我国弹药的制造标准来看,其中的各项数据已经不适合再应用到当前的制弹药制造的应用领域了,一些步骤甚至没有明确的规定,往往只能参考一些其他的标准,但这样“搬借标准”终究是不可行的。弹药装药中的每一项步骤都应与严格的标准进行对照。为了满足有关标准所规定的数值,必须建设相关的数据标准,以此适应高技术在弹药装药过程中的一系列应用,相关的标准也有助于规范在装药过程中的各项操作。

3 结语

影响弹药装药最终质量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牵扯的不仅只有技术问题,还有相关数据标准的完善。只有明确正确的装配理念,寻找更高水平的安全生产工艺,尽快完善知识产权的转让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我国弹药装药的技术水平,使得国防力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家利,卢凤生,王秋雨,于广杰,殷微微,焦红.注装药工艺过程控制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20,(02):75-77.

[2]黄凤军,赵晋宏.国外炸药装药新技术的发展[J].水雷战与舰船防护,2013,(02):55-58.

[3]张欲立,张偲严,李琳琳,孟凡军,高晓非,郭洪斌,张宏光.含铝炸药装药工艺装备现状与发展趋势[J].兵工自动化,2013,(01):60-63.

[4]郎集中,王德高,肖代刚.高固相熔注炸药装药技术[J].兵工自动化,2013,(01):91-9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