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志愿消防队防护装备配置与安全性分析
作者:熊健 李明 马烨红 刘轩 谢红佳 来源:《消防界》2018年第24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志愿消防队防护装备的现状与配置,对火灾环境危害性进行了分析,以及现有的防护装备扑救初期火灾的安全性。其中,无论哪个环节都与“个人防护装备”息息相关。
关键词:消防;志愿;防护装备;危害性 一、引言
对消防消防员的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制定了行业标准,但并没有要求志愿消防队队员也按该标准执行,只说到可参照该标准执行。因该标准对志愿消防员的装备配备没有强制要求,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志愿消防队员的个人防护装备配备通常比较简陋。一般只有消防手套、消防战斗服、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消防靴、消防强光手电及消防头盔等。在这些基础防护装备当中,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装备。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护作用,国内关于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的研究不多,已有的研究文献中,有的是从产品检测入手,介绍了检测标准变化,有的则是对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的作用做了些理论研究,也有的从理论常识入手,结合个人实际经验对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判断。 二、火灾环境的危害性
火灾环境的危害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火灾烟气的高温
火灾发生后,会产生高温烟气,根据相关文献可知,温度超过45℃,人体皮肤就会有灼痛感,吸入的气体温度超过70℃,就可能引起肺水肿,甚至导致死亡,且根据经验判定,人直接暴露在110℃~120℃的煙气中,就会被直接烫伤。因此,为了避免受到高温伤害,应及时逃离高温火场且避免进入温度超过100℃的环境。 (二)火灾烟气的毒害性
火灾中各种物品燃烧,可能会释放出CO、HCN、HCL等有毒气体或CO2有窒息性的气体,根据消防部门统计,火灾死亡的人员中,有80%左右是死于吸入有毒烟气。由此可见,防范有毒烟气也是身处火灾环境时应注意的要点。表1列出了若干有毒气体的毒性数据。 (三)缺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当环境中的氧气浓度稍微降低,人就会感到不适;当环境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7%时,人的运动协调性降低;当环境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3%时,人将在5min左右失去行动能力。 (四)火灾烟气的低能见度
火灾中燃烧物产生大量烟气,这些烟气具有遮光性,随着火灾环境中烟气的增多,人的能见度会越来越小,影响被困人员逃生及消防人员应急救援。在火灾环境中,除了考虑客观的烟气遮光性对能见度的影响,还应考虑烟气对眼睛的刺激性,在没有防护装备的情况下,人可能被烟刺激得睁不开眼睛,能见度基本等于0。
三、某办公楼微型消防站——志愿消防队个人防护装备的配置
办公楼志愿消防队的个人防护装备主要有消防员灭火防护服、消防手套、消防头盔、消防员灭火防护靴等,另外还配备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即俗称的防毒面具)。
上述防护装备的主要技术性能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几种装备的关键技术性能参数如下: (一)消防员灭火防护服的关键技术性能参数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应由多层织物复合组成,其中需有隔热层。防护服在阻燃性能试验中的损毁长度不应大于100mm,整体热防护能力TPP值不应小于28cal/cm²。 (二)消防手套的关键技术性能参数
消防手套应由多层组成,其中需有隔热层。消防手套在阻燃性能试验中的损毁长度不应大于100mm,热防护能力TPP值不应小于20cal/cm²。 (三)消防头盔的关键技术参数
消防头盔通常由帽壳、帽箍、帽托、缓冲层、下顿带、面罩等组成,可以根据帽型选配披肩、披肩应具有阻燃性能,其阻燃性能要求同消防员灭火防护服,在耐燃烧试验中,移开火源后,帽壳火焰应在5s内自熄,且不能明显烧透到帽壳内部。 (四)消防员灭火防护靴
消防员灭火防护靴在隔热性能试验中,防护靴被加热30min时,靴底内表面升温不应超过22℃。
(五)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标准角度区分,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并不属于灭火装备,而是属于火灾时人员的逃生自救装备。但是,在实际灭火救援过程中,因该装备易得、易佩戴,常被志愿消防队队员使用。
四、结论、建议与展望
通过对志愿消防队个人防护装备的现状与配置在火灾环境下的危害性分析可知: 1.消防员灭火防护服、消防头盔、消防手套的热防护性能可以应对大部分办公室初期火灾场景的温度威胁,但由于能见度的影响,志愿消防队员在进入火灾现场时还是应当谨慎,避免被火焰直接灼烧。
2.过滤式火灾自救呼吸器并不适用于所有写字楼的初期火灾场景,当火灾现场温度过高或氧气含量过低时,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虽然能降低吸入的CO量,但无法有效降低吸入气体的温度,也无法提升吸入气体中氧气的浓度,依然存在较大风险。
3.安全救出、运送求救者及伤病员是大前提,但在救助活动中的安全救出方法及个人防护装备等演练也十分重要。在演练前或出动前必须对着装进行检查。目前市场上有各式种类的装备,我们一定得选好适合自身的装备并正确使用。
4.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自我防范管理”,可以说做不到自我管理,也就谈不上消防安全管理。因此,要提高对“自我防范管理”的认识,在救助中保证自己的安全为前提,才能有效地救助他人。 参考文献:
中国标准化委员会.GA621-2013.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标准.2015,(11). 沈坚敏,凌新亮,戴国定.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的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0,(04):38-39.
陈英杰,马灿林,罗振海,等.浅析过滤式自救消防呼吸器的检测[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12):76.
张学伟.火灾中烟雾对人员的危害及其对策的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1990,(01):20-21.
黄冷雨,江舜勇.浅析火灾烟气的危害与防范对策[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1,(02):78-80.
余明高,郑立刚.火灾风险评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李向红,马军.消防员灭火防护服舒适层织物设计与性能测试[J].上海纺织科技,2015,(11):9-11.
崔志英.消防服用织物热防护性能与服用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9. 毛飞.消防头盔的应用及发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16):36-37.
万蓬勃,张文利,周素静,等.消防员灭火防护鞋靴性能设计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7,(10):1437-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