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练习题-力学
一.选择题
1.下面4种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就越大
B.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也越来越小 C.切向加速度为正时,质点运动加快
D.法向加速度越大,质点运动的法向速度变化越快
2.一质点按规律xt24t5沿x轴运动,(x和t的单位分别m和s),前3秒内质点的位移和路程分别( )
A.3m,3m B.3m,3m
C.3m,3m D.3m,5m
3.一质点在xy平面上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3t5,ytt7,该质点的运动轨迹是 ( )
A.直线 B.双曲线 C.抛物线 D.三次曲线
4.作直线运动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t340t,从t1到t2时间间隔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 ( )
A.t2t1t2t1B.3t140
C.3t2t140
222240
2D.t2t1240
5.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则其加速度( ) A.与速度成正比
B.与速度成反比
C.与速度平方成正比 D.与速度平方成反比
6.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每秒钟内通过的路程都是1m,则该质点( ) A.作匀速直线运动 B.平均速率为1ms1
C.任一时刻的加速度都等于零 D.任何时间间隔内,位移大小都等于路程 7.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B. 物体速率不变,则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C. 速度很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D. 物体质量越大,运动状态越不易改变
8.用细绳系一小球,使之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 ) A.小球受到重力、绳子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小球受到重力、绳子拉力和离心力的作用 C.绳子的拉力可能为零 D.小球可能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9.将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滑块A和B置于斜面上,A和B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分别是1和2,今将A和B粘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大滑块,并使它们的底面共面地置于该斜面上,则该大滑块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为( ) A.122 B.1212
C.12 D.1m12m2m1m2
10.将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滑块P和Q分别连接于一根水平轻弹簧两端后,置于水平桌面上,桌面与滑块间的摩擦系数均为。今作用于滑块P一个水平拉力,使系统作匀速
运动。如果突然撤去拉力,则当拉力撤消瞬时,滑块P、Q的加速度分别为 ( ) A.aP0,aQ0 B.apm2g,aQg m1C.aPaQg
2D.aP1mg,aQ0
1m11.半径为R圆弧形状公路,外侧高出内侧的倾角为,要使汽车通过该段路面时不引起侧向摩擦力,汽车行驶速率应为 ( ) A.Rg B.Rgcossin2
C.Rgtan D. Rgtan
12.在电梯中用弹簧秤测物体重力。电梯静止时,弹簧秤指示数为490N,当电梯作匀变速运动时,弹簧秤指示数为390N,该电梯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2ms2,向上 B.2ms2,向下
C.8ms2,向上 D.8ms2,向下
13.一个质点在几个力同时作用下的位移为
r(6i5j4k)m,其一个力
F(9i5j3k)N,则这个力在该位移过程中所做的功为 ( )
A.91J B.67J C.17J D.67J
14.质量完全相等的三个滑块M,N和P,以相同的初速度分别沿摩擦系数不同的三个平面滑出,到自然停止时,M滑过的距离为l,N滑过的距离为2l,P滑过的距离是3l,正确表述的是( )
A.摩擦力对滑块做功最多的是M B.摩擦力对滑块做功最多的是N C.摩擦力对滑块做功最多的是P D.三个摩擦力的功相同
15.一单摆摆动的最大角度为0,当此单摆由0向平衡位置(=0)摆动过程中,正确表述的是( )
A.重力做功功率最大的位置为=0 B.重力做功功率最大的位置为=0
C.重力做功功率最大的位置为0<<0 D.由于机械能守恒,所以功率不变
16.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电梯底板上,电梯以加速度g/2匀加速下降距离h,在此过程中,电梯作用于物体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 ) A.mgh B.mgh
1mgh 21D.mgh
2C.
17.以下列4种方式将质量为m的物体提高10m,提升的力做功最小的是 ( ) A.将物体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提升10m,使速度达到5ms1 B.物体从初速度10ms1匀减速上升10m,使速度减到5ms C.以5ms的速度匀速提升 D.以10ms1的速度匀速提升
18.以相同的初速度将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P,Q,N斜上抛,P,Q,N的初速度
11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依次是45,60,90。不计空气阻力,三个小球到达同一高度时, 正确的表述是( )
A.速度最大的是P球 B.速度最大的是Q球
C.速度最大的是N球 D.三个球速率相等
19.将一小球系于竖直悬挂的轻弹簧下端,平衡时弹簧伸长量为d,现用手托住小球,使弹簧不伸长,然后释放任其自由下落,忽略一切阻力,则弹簧的最大伸长量为 ( ) A.
d 2B.d C.2d D.2d
20.一粒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后,随木块一起运动,对于这一过程的分析是 ( )
A.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子弹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C.子弹所受冲量等于木块所受冲量 D.子弹减少的动能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 21.物体的动量和动能的正确关系是 ( ) A.物体的动量不变,动能也不变 B.物体的动能不变,动量也不变
C.物体的动量变化,动能也一定变化 D.物体的动能变化,动量却不一定变化
22.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一冲量作用后,其速度的数值v不变,而方向改变(0),则此物体所受冲量的大小为 ( ) A.mvcos B.mvsin
C.2mvcosD.2mvsin22
23.质量为m的质点以动能EK沿直线向左运动,质量为4m的质点以动能4EK沿同一直线向右运动,这两个质点总动量的大小为 ( ) A.22mEK B.32mEK
C.52mEK D.(221)2mEK
24.将质量为m的木块A和质量为2m的木块B分别连接于一水平轻弹簧两端后,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现用力压紧弹簧,弹簧被压缩,然后由静止释放,弹簧伸长到原长时,木块A的动能为EK。弹簧原来处于被压紧状态时所具有的势能为 ( ) A.3EK/2 B.2EK C.3EK D.2EK/2
25.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物体动量的增量总是相等的运动一定是 ( ) A.匀速圆周运动 B.匀加速圆周运动
C.直线运动 D.抛体运动
26.当两质点之间的距离为r时,两质点之间的万有引力是F,若将它们之间的距离拉开到2r,该两质点间的万有引力为 ( )
F 4FB.
2A.
C.2F
D.4F
27.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定滑轮,边缘绕有轻绳,A的绳下端挂着一质量为m的物体,B的绳下端施加一个向下的拉力Fmg。今由静止开始使m下落h,同时F也拉着绳的下端向下移动了h,在这两个过程中相等的物理量是 ( ) A.定滑轮的角加速度 B.定滑轮对转轴的转动动能
C.定滑轮的角速度 D.F和重力mg所作的功
28.均质细杆可绕过其一端且与杆垂直的水平光滑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今使细杆静止在竖直位置,并给杆一个初速度,使杆在竖直面内绕轴向上转动,在这个过程中 ( ) A.杆的角速度减小,角加速度减小 B.杆的角速度减小,角加速度增大 C.杆的角速度增大,角加速度增大 D.杆的角速度增大,角加速度减小
29.均质细圆环、均质圆盘、均质实心球、均质薄球壳四个刚体的半径相等,质量相等,若以直径为轴,则转动惯量最大的是 ( ) A.圆环 B.圆盘 C.实心球 D.薄球壳
30.水平弹簧振子最大速度为vmax,则动能和势能相等时振子的速度为 ( ) A.
vmax 3vmax2
B.
C.
vmax 4D.
vmax 231.在强迫振动中,当阻尼增大时,共振圆频率 (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固定变化规律
32.频率为4Hz的简谐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线上有两点a和b,若它们开始振动的时间差为0.25秒,则它们的相位差为 ( ) A.2 B. C.32 D.2
33.长为l的均质细杆可绕过其端点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当摆角小于5时,摆动可视为简谐振动,固有圆频率为 0,若将轴向下移动A.0 B.0 C.30 D.30
34. 质点同时参与如下两个简谐振动:xA1cost,yA2cos(t2) 则合振动的轨迹为 ( )
A.椭圆 B.圆
C.过原点在1,3象限的直线 D.过原点在2,4象限的直线
35.简谐振动的频率为f,则动能变化的频率为 ( ) A.
l,则圆频率为 ( ) 3l3f 2B.2f
C.f D.2f
36.对于机械横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波峰处质元的动能、势能均为零 B.处于平衡位置的质元势能为零、动能最大 C.处于平衡位置的质元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D.波谷处质元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37.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其体积变为原来的三倍,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变为原来的6倍时,压强变为原来的 ( )
A.9倍 B.2倍 C.3倍 D.4倍
38.1mol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当温度为T时,其内能为 ( )
3RT 23B.kT
25C.RT
25D.kT
2A.
39.已知分子总数为N,它们的速率分布函数为f(v),则速率分布在v1分子的平均速率为 ( )
A.
v2区间内的
v2v1v2vf(v)dv vf(v)dv
B.v1v2v1f(v)dvv2v1C.Nvf(v)dv
vf(v)dv
1D.
Nv2v140.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当压强降低时,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Z和平均自由程的变化情况是 ( )
A.Z和都增大 B.Z和都减小 C.Z增大而减小 D.Z减小而增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11 C 21 A 31 C
2 D 12 B 22 D 32 D 3 C 13 B 23 B 33 B 4 A 14 D 24 A 34 C 5 C 15 C 25 D 35 D 6 B 16 D 26 A 36 C 7 D 17 B 27 D 37 B 8 C 18 D 28 B 38 C 9 D 19 D 29 D 39 B 10 D 20 C 30 B 40 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