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花生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32卷第3期(总第503期)
山东省花生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 珂
(青岛农业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摘要]山东省花生产业在我国花生产业中名列前茅,近几年花生栽培面积约占国内花生栽培总面积的15%~16%,花生总产量约占国内总产量的18%~20%,花生出口量更是达到国内花生出口总量的70%以上。但是,山东省花生产业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花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概述山东省花生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对山东省花生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花生产业;深加工;一体化经营[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A花生是我国重要的创汇农产品之一,在国际市场中有着较大的交易量;花生也是国内重要的油料作物,与大豆、油菜籽、向日葵籽共同占据油料作物前四位。山东有着悠久的花生栽种史,是国内重要的花生主产区。在过去的十年里,山东省花生栽培面积虽有缩减,但产量却有明显提高。2018年山东花生栽培面积占国内花生栽培总面积的15%,花生总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18%,花生出口量达到国内花生出口总量的73.6%。但是,目前山东花生产品品种单一并且欠缺深加工;花生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程度低;花生品质参差不齐;不能有效利用花生生产和加工中的副产品。因此,研究山东省花生产业现状对山东省花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乃至国内花生产业的发展都具有指导性意义。
1 山东省花生产业现状
1.1 山东省花生栽培面积及总产量
山东省是我国花生主要产区之一,其花生产业在全国处于相对领先地位,近几年花生栽培面积约占国内花生栽培总面积的15%~16%,花生总产量约占国内总产量的18%~20%。山东省花生栽培面积前期比较稳定,近几年出现了栽培面积下降的趋势;2007-2013年,山东省花生总产量呈波动增长趋势,但2014年以来花生总产量出现下滑趋势,主要是受到了最近几年栽培面积下滑的影响(见表1)。
表1 2008-2018年山东省花生栽培面积及总产量年份栽培面积(hm2)总产量(t)2008800465337087920097748393308870201080498733904382011797102338585020127870733486528201378033834568202014755302331295720157404403194038201673974032155522017709232313528420186952793066694数据来源:2009-2019年山东省统计年鉴。
[收稿日期]2020-11-25
[作者简介]李珂(1987—),男,山东青岛人,研究方向:农业产业经济。
-182-
1.2 山东省花生栽培布局及品种
山东省花生栽培品种主要为纯化复壮花37,同时还种植了能够满足出口需要的鲁花9号和79266以及追求高产量的8130和鲁花14号花生等种类。就当下山东省花生的栽培来看,花生栽培布局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地域:第一个地域是包括了青岛、潍坊、烟台、威海在内的山东出口花生区,主要种植能够满足出口需要的花育22号和8130等;第二个地域是包括了日照、临沂、泰安在内的中南油用和花生加工区,主要种植的花生品种是鲁花11号和14号、潍花6号和8号等;第三个地域是包括了聊城、菏泽、德州在内的鲁西油用花生区,主要种植海花1号、鲁花14号等增产潜力较大的种类。1.3 山东省花生生产机械化
花生生产机械化主要包括耕地、平整土地、播种花生、铺设地膜、施加肥料、花生田地管理、花生收获、花生摘果和花生脱壳等机械化操作。花生的播种机械大体上发展较好,当下主要应用的机型是2BH-4(5)型花生播种机。2017年,由青岛农业大学主持完成的关于花生播种和花生收获的科研项目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采用收获机械能够节省收获中的费用支出,提高农民收入。据统计,采用收获机械收获667m2花生,可以节约60元的人工收获费用,并且在收获的同时能够减少落果损失25元,采用机械收获花生也不会因为花生收获旺季人力短缺而影响花生收获的时间,这样花生种植户就能将收获时间推迟7至10天,不必提前着手收获花生。1.4 山东省花生加工情况
山东省花生收获以后在收获地一般不会进行进一步加工。种植户收获花生之后,会有专门的花生收购者上门收购花生,收购者收购花生以后销售给其他商家,商家会根据自己生产的需要对花生进行相应的加工,所以多数种植户不会对花生进行脱壳加工。
2 山东省花生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花生产品品种相对单一且欠缺深加工
花生除了作为主要的油料作物,还可以作为食品加工的
李 珂:山东省花生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原材料,极少的花生被留作种用花生。在国内,花生消费量的70%是以花生油的形式消费。除了油用,花生制品品种相对单一且缺乏创新,例如花生酱、花生碎和各类花生零食。打开国内的淘宝、京东两大线上购物网站,有着巨大搜索量和交易量的花生加工品都是加工极其简单的花生制品,像花生豆、烘烤花生、花生酱、花生糖、生花生粒等;线下商超例如沃尔玛、大润发在售的花生制品种类与线上购物网站在售花生制品种类基本也是相同的。
2.2 花生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程度低
由于受小农经济、地势多变和气候跨度广的影响,要让农民从心理上接受花生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和克服多变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实现花生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都有难度。山东省的地势形态以山地丘陵为主,同时也有平原穿插其中,不能有效开展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操作。山东省花生种植以农民散户居多,他们认为自己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地调整生产情况,不愿意接受统一管理。目前虽然陆续成立了部分一体化的花生合作社,但是大多规模偏小,分散经营,不能形成强有力的联合体,可能发生相互抢占市场等恶性竞争,甚至有违合作社建立的初衷。
2.3 不能有效利用花生生产和加工中的副产品
在花生的生产过程或者加工过程中,有很多没有被有效利用的副产品。譬如花生秧蔓、花生壳、花生红衣、压油残渣。就目前来说,花生秧蔓少数作为牲畜的饲料,大部分被废弃;花生壳多数作为农村燃料来源和制作各种食用菌类的培养基;花生红衣的养生作用没有被多数人重视;压油残渣经常直接被当作肥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些副产品应该得到更好地利用,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花生产业从业者的收入。
3 山东省花生产业发展建议
3.1 开发花生产品种类并进行花生深加工
在当前物质生活丰富的背景下,人们对花生产品的要求不仅仅是拥有好的外观与口味,更要求产品符合人体健康的需要。
花生酱中的高含糖量和高含油量一直让高血糖人群、高血脂人群、减重人群等望而却步。花生酱生产厂家完全可以生产低糖或者减脂的花生酱产品:减少花生酱中糖份的添加,用部分的健康甜味剂来代替减少的糖份所带来的味感;花生在制成花生酱的过程中除去部分油脂,这部分油脂可以代替原来花生酱中的部分氢化植物油,不仅降低了油脂的含量,也降低了不健康油脂的含量;多余的花生油脂也不会被浪费,这部分油脂完全可以应用到厂家的其他需要植物油的生产线上,减少了厂商的植物油购买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节约了成本。花生糖果制品可以按一定比例添加健康甜味剂并且适当减脂,这样能够为有不同健康需求的消费者提供不同的产品,也可以在花生收获地直接加工花生糕点。
3.2 提高花生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程度
成立花生合作社有利于提高花生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区域经济
经营。花生合作社不仅仅要有相关政策的支持,更需要做好推广与宣传工作,也需要更多懂得农业与农业管理等专业知识的、能够吃苦耐劳的、有理想有抱负的专业人才来支持花生合作社的建立与运行。
鼓励基层工作者扎根农村,做好关于成立花生合作社的宣传工作,解答花生种植户的各种疑惑。在人才流失严重的农村地区,只有重新吸引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回到农村地区,才能够使花生合作社顺利运营。
3.3 有效利用花生生产与加工中的副产品
3.3.1 加强花生秧蔓的综合利用。花生秧蔓中的营养物质能够和苜蓿草相媲美,是一种优良的饲草原料,适合喂养牛、羊、兔等家禽家畜。花生秧蔓的成本极低,可以说是花生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如果好好利用,能大大缓解优质牧草的紧张供给情况。目前国内花生种植户在花生收获的过程中,还不能很好地利用花生秧蔓,多数的花生秧蔓被浪费。
花生秧蔓的浪费不仅仅是花生种植户对其不够重视,也是因为在花生收获时不能对花生秧蔓进行有效地收割。在过去,花生果实和花生秧蔓一同收获一直是一个难以攻克的难题,因为花生机械化收获要经历果实与土壤分离、果实和秧蔓分离、果实和杂质分离三个阶段,这就使机械化的一体化操作造成了困难。青岛农业大学开发的第一台花生果实秧蔓兼收收获机将为实现花生秧蔓的综合开发利用打下稳定的基础。
3.3.2 加强花生壳的综合利用。目前花生壳主要用来制作各种菌类的培养基,按一定比例与其他成分混合制作园艺用土,或将花生壳进行粉碎以后与15%的米糠,30%的麸皮混合制成喂养家猪和鱼类的理想饲料。由于花生壳含有纤维素和丰富的营养物质,还可用作生产酱油的原料。
除此之外,花生壳还能提炼多酚类物质、糖类物质、木素和草酸、菲丁、活性炭等物质,花生壳中的植物纤维也可以用来制作无毒环保的一次性餐具。用花生壳制成的一次性餐具在自然环境下可以很快降解,降解后得到有机肥料,不仅不污染环境,还能为环境提供养料。花生壳成本低,做成的一次性餐具不仅可降解,并且无毒无味,微波穿透能力强,耐低温,耐热水,适用范围更广。
3.3.3 加强花生红衣的综合利用。花生红衣在食品加工中经常被筛除,因为带有花生红衣会使制作出来的食品口感粗糙不美观,在加工过程中剩余下来的花生红衣应该被合理地利用起来。
花生红衣即花生的种皮,因为绝大多数花生品种的种皮为红色,所以得名花生红衣。花生红衣有补血作用,能增加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改善凝血功能方面的缺陷,对治疗血友病有一定的功效,因此可以提取花生红衣中的有效成分制药。将花生红衣色素的抗衰老功能结合花生红衣的补血功能制作成保健功效性饮料,前景广阔。
3.3.4 加强压油后残渣的综合利用。花生经过压榨后得到花生饼。花生饼主要是作为饲料和肥料使用,并没有对花生饼的品质进行详细的可食用的分级。花生饼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品
-183-
区域经济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32卷第3期(总第503期)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
十堰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评价研究
毛 帅1,黄 蓉2
(1.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2.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科技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以湖北十堰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测评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进行测评,得出了十堰市农业与其他17个细分产业12年平均的灰色关联度以及排序,从完善各参与主体准入制度、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连篇产业融合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十堰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灰色关联分析[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能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截止2019年,十堰市农产品加工企业215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完成产值297.4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全年全市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增加值175.03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78元,上年增长10.5%。但随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不断深入,农业多功能挖掘不够、休闲产业特色化不足、农村三产融合层次较浅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因此,在测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质量的基础上,分析其实践困境,并提出对策建议,有助于推动十堰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入发展、对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采用2010—2019年的行业数据,利用EXCEL2010软件计算分析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中的细分行业的融合度,进而分析十堰市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度。1.1 测评产业体系构建及数据选取
研究主要选择与农业相关的第二、第三产业中的细分产业构建融合度测评产业体系,具体选择产业见表1。
在数据的选择上,从十堰市的实际情况以及数据的可获得的情况出发,要对产业融合程度进行评价,在具体指标选取时,既要满足适用性,又要考虑可量化性。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对于产业发展水平的衡量,主要从产业增加值方面来综合衡量,而对旅游业的发展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则主要从旅游人数方面来衡量。这两个指标中的数据大部分都可以从历年的《十堰市统计年鉴》或政府相关报告中获取。1.2 融合度测量
采用均值化变换对各数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达到量纲一致;求各个时刻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的绝对差,并计算差序列的最小值与最大值∆max与∆min;计算灰色关联系数ξ0i,将数据带入公式ξ0i=∆o,得到关联系数并且最后得出的i(k)+ρ∆max农村三产融合程度的灰色关联系数表如表2所示。
根据公式,计算关联度及关联序列,并进行融合度排序,
∆min+ρ∆max1 十堰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测评
灰色关联分析主要被用来在具有众多因素的综合系统中,通过计算灰色关联度进行因素分析,以此判断不同因素对系统的影响程度。灰色关联分析法是针对样本量少、数据不明确的情况,利用既有数据潜在的信息对其进行处理,同时提供预测和决策的数学方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一种复杂系统关系和动态关系,有很多因素影响该关系。因此,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属于灰色系统,很难用其他统计方法全面分析,而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更能得出较为客观与科学的评价结果。
[收稿日期]2020-11-26
[基金项目]2020年湖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编号:B2020081);2019年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教研重点项目(编号:JY2019010)。[作者简介]毛帅(1986—),男,湖北襄阳人,党员,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和产业经济。[通讯作者]黄蓉(1985—),女,湖南湘潭人,党员,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和数据挖掘。
质高的花生饼完全可以作为食品工业的材料,压榨过后的花生大部分油脂已经被去除,加之优质的蛋白质和纤维素,是追求健康人群理想的食品来源。压油之后的花生饼还能够制作钓鱼用的饵料。
[参考文献]
[1] 陈位川.浅析影响山东花生生产技术因素及发展趋势[J].现代园艺,
2011(14):24.
[2] 李鹍鹏,栾雪雁.我国花生机械化生产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
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2(08):18-20+25.
[3] 王云鹏.山东省花生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D].青岛:
青岛农业大学,2016.
[4] 万书波.山东花生生产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技术和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J].山东农业科学,2015(07):126-130.
[5] 王才斌,万书波,郑亚萍,等.山东花生生产当前主要问题、成因
及发展对策[J].花生学报,2006(01):25-28+37.
-18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