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师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陈守明
刘胜梅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教学部,安徽毫州233500)
摘要:师德在教师诸多职业素质中起着统帅作用。而师德的提升依赖于教师师德修养的高低。师德修养的主要途径有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师德修养的方法主要有:端正修养的态度、学习道德榜样、慎独、反省或内省、积善成德。,
关键词:师德师德修养途径方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的使命和责任。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牛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是学校里最主要的表率。是直观的最有教育意义的模范,是学校活生牛的榜样。”因此,教师的职业性质和教育的功能决定着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和人格魅力,这就是“师德”。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师德。必
须通过师德修养。
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
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他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扩大视野,吸收新鲜知识,探求新鲜事物,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还应该强化自己的科研意识,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不断在教育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规律.提出新见解。创造新经验。
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应该学习道德伦理知识,包括师德理论知识等。通过对这屿知识的学习和思考,加深教师对师德的认识,提升教师素养。
教师通过学习包括道德知识在内的各种知识.再结合自身的道德经验.进行理性思考,就能理解和把握道德必然。形成教师的道德心理。从而提高在师德问题上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辨别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能力。更好地抵制孝t会中存在的不良凶素的影响。深刻认识师德规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积极探索,勇于实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道德修养的霞要途径。人的道德品质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离开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活动去空谈所谓修养。是不可能提高道德品质的。
教师是参与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的主体,因而教师
一、师德与师德修养
师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思想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师德高尚方町以为人之范,方可以担当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教师良好的师德是学生的学习榜样和人格示范,“教师师德的水准,将对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
通过自己高尚的师德所释放出的巨大的人格魅力来引导
学生,就会翅造他们朝气蓬勃、志存高远、情操高尚、胸襟宽广、团结协作的健全人格。
师德修养就是教师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教师法》及教师行为规范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的活动。
二、师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
(一)师德修养的途径1.认真学习,勤于思考。
学习就是求知,而求知与为善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苏格托底认为,美德出于有知.知识足一切德行之母: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一切最优秀和最合乎道德的活动.总是与知识、理性联系在一起的;伊壁鸠鲁认为,最大的善乃
是明智…。
师德修养是与实践紧镪相联的。实践作为教师师德修养的主要途径,要求教师在积极投身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做到为人师表、教学相长,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能发现和找出自身的不足、差距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按照师德的要求加强修养,使师德的知与行达到高度的统一。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教师能逐步加强对自己的使命、职责和任务的认识,逐渐形成义务感和责任感。并增强对师德规范必然性要求的认同,使师德境界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升华。
(二)师德修养的方法1.端正修养的态度。
在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巾,树立正确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树立正确的态度既是道德修养的方法。也是道德修养的基础。端正修养态度需要教师有正确的思想认识。
教师只有对自己的作用、地位和工作的极端霞要性有深
学习,不仅能提高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品质。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文明、理智、高尚与否,总是同他的好学、知识、文化素养以及是否懂得做人的道理棚联系的。(2】
学习的内容,首先应该是专业知识。“教师所从事的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而科学本身意味着严谨和规律性.因
而。容不得教师的丝毫懈怠和疏忽”。【3J洛克曾这样阐述
刻而清醒的认识。才能真正体味到“人类灵魂的T程师”的丰富内涵.才能充分认识到师德修养对于提高自己品
德的重要意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健康快速地
发展和向前推进,教师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质最的人才、
教师传授准确知识的重要性:“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
114
确保和提高教育教学质最、为建立创新型国家作贡献的重任。教师只有加强师德修养。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的改
案例分析学习与中学教师科研能力培养
胡凤梅
(肇庆市大旺中学教研室,广东肇庆526238)
摘要:培养中学教师科研能力需要教师和学校共同努力。学校在教研活动组织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学习可以使教师有效地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案例分析中学教师科研能力
●
1.引言
中学阶段所受的教育对青少年学习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及个人的全面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为中学教育活动主角之一的教师,其知识结构和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综合能
力的提高,长远地影响列国家未来各项建设事业所需的
创新型人才的质量。因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新的课程标准都对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革和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教师只有端正修养态度,才能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正确地认识、深刻地体会和准确地把握新时期对教师提出r什么样的师德必然性要求。并形成相应的师德意识,把它内化为自已的自主要求.才能提升自己的师德自律的境界。
2.学习道德榜样。
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教学.而凡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搞科学研究或不具备科研能力,缺乏知识创新的源泉.就不町能成为高水平的教师。教育科研会保持教学内容的与时具进,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使教师站在新高度从事教学。教育科研能够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及学术研究活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2.如何培养教师科研能力
长期以来巾学教帅面对着很大的升学压力.他们很大部分的精力要放在传统模式的教学工作上,加上自身接受的科研能力训练不足,培养中学教师科研能力.需要
4.反省或内省。
反省或内省是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这种
榜样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它的力蘑是无穷的。把教师中的先进典型加以大力宣传。用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高尚情操、模范行为引领广大教师,可把抽象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等形象化、具体化,一方面弘扬了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旋律。另一方面起到感染和激励的
作用。
教师担负着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
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
教师只有明确自己的神圣使命,以先进模范的行为激励自己.才能真正的爱岗敬业,增强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3.慎独。
慎独既是一种很高的道德修养境界。又是一种重要的修养方法。“慎独”作为修养方法.就是在没有外存监督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行。慎独要求教师在无人监督的
情况下,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不放纵自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慎独”。正如
方法主要依靠教师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坏的念头、毛病和习惯。教师要经常对自己的H常行为表现、课堂教学表现、教学效果进行及时的反思,经常倾听自已灵魂深处的声音.从而及时地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及时纠正.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从而保证能时时为学生做出表率,对学牛施以积极的教育影响,促使其以教师为榜样.愉快地沿着教师指引的方向健康成长。
5.积善成德。
这是个体道德发展的质蜃互变的客观规律的表现。德行是逐步积累起来的,闪而,教师的善德也不Ⅱr能是一天形成的,它有一个H积月累的过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要求教师去做一点一点的小善,并把一时的小善精心地保持、培植和发扬,使其不断积累壮大,逐渐变成长久牢靠的善德.由小善变成大善。由小德变成大德,从而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这就要求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从点滴小事入手。逐渐地积累自己的德行.从而逐渐提高自身的师德认识。培养职业道德情感,锻炼自身师德意志,确证师德信念,从而铸造德高为师的“师品”,学高
为师的“师智”,技高为师的“师能”.身正为师的“师表”。
参考文献: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94.
[2]卫荣凡.高校教师师德修养与师德自律主体动力
乌申斯基所指出的:在教育事业上.哪怕你加以最机警的
监督也是无济于事的。一个教师无论在什么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部不可能是机械地执行指导的人;慎独的修养方法,诉诸人们高度的道德觉悟和自觉精神。能够很好实践慎独的修养法,就能锻炼人们在道德修养面的自我主宰精神。真正使道德修养成为为我的而不是为人的。从而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
——高校教师师德自律主体动力研究之三[J].广西教育
学院学报,2006,(6).
[3]成莉,李品庆.论师德的培养与重塑[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1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