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l卷第2期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4月 vo1.21 No.2 Journal of¥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p ̄2011 读 台山诗草全注》 赵伯陶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编辑部,北京朝阳区 100029) 摘要:2010年5月巴蜀书社出版之《船山诗草全注》,对张问陶现存诗歌3000余首进行了注释,优点甚多,可商榷处亦不 少。今将其谬误作些订正,提供给读者参考。 关键词:船山诗草全注;谬误;订正 中图分类号:1207.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94(201 1)02-0028-03 张问陶(1764-l814)是清代中叶较为重要的一位性灵 1986年7月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周宇潋《船山诗选》,选注 派诗人,字仲冶,号船山,有《船山诗草》二十卷与《船山诗草 张问陶诗481首,以简要为旨。一般而言,诗文选注可以规避 补遗》六卷传世。《涛草》及其 遗》共存诗三千馀首,中华书 难点,而全注则无展闪腾挪之馀地,因而最易引来非议。张问 局1986年1月出版《船山诗草》,即合两编为一书,责任编辑 陶论诗标举性灵,有所谓“何苦颟顸书数语,不加笺注不分 正是笔者。2010年5月,巴蜀书社出版成镜深先生主编姗 明”(《论诗十二绝句》)之语,但其创作实践也并非一概拒绝 山诗草全注》,即以中华本为底本,180万字,将近于原作白 僻典,直抒性情中也多典雅的追求,为其诗集作“全注”,困 文的四倍,可见参与注释工作的十七人(其中一人已然乘鹤) 难、疑问不少,何况此《全注》成于众手,水平不免小有参差。 的努力。《全注》的副主编之一胡传淮先生,是与笔者交往有 笔者在拜阅全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可商榷处,本着与人为 年而从未谋面的一位四川学者,多年以来研究张问陶及其家 善的态度,临文不讳,今整理如下,请益于从事《全注》工作的 世成果斐然,每有著作问世即惠笔者,《全注》亦为近日所赐, 诸位先生,或为以后可能修订此书提供一些参考。 展读翻览之下感慨良多。 第4页《乐府十四章・序》:“每于太上皇听政御门之旦, 眙山诗草全注》参与者大都如胡传淮先生一样是对乡 觐天子之光。’牲三五云:“御门听政:清制有太上皇帝听政御 先贤深怀景仰的学者,有此情感,校注工作中齐心协力,解决 门之典,在太和殿乾清宫举行,十日一次。”按此处“听政御 了不少问题,特别是有关张问陶交游师友的考订以及各卷之 门’,f以当谓乾隆帝传位嘉庆帝之前亲政的常朝仪,与晚清慈 首所加“按语”,皆有助于读者。故是书甫出版,即引起社会瞩 禧太后 垂帘听政”自不可同日而语。所谓“御门听政”,顺 目。河北学者邵福亮先生在互联网上撰文《三点(船山诗草全 治帝时御太和门;康熙帝时改御乾清门(在乾清宫以南),几 注)》,以所谓“亮点”、“缺点”、“补点”三点《全注》,态度诚恳。 乎每日举行。御门时凡王公大臣、大学士、内阁学士、各部院、 如其“亮点”云:“全注本装帧古朴典雅,披览内容,有三大看 九卿、科、道、侍卫、记注诸官皆侍班;凡奏事、题本、除授、引 点:一为卷首均加按语,对于理解诗集内容,无疑起到提纲挈 见皆在此举行。雍、乾两朝,俱仍其制,但己非日日为之。咸丰 领的作用。二为对中华书局一九八六年版 侍山诗草》的谬误 以后此典遂废。清震钧饫咫偶闻》卷一《皇城》:“盖国初御门 之处,进行了订正。三是增加了《船山删剩诗文钞》,广征博 之典,在太和门。后改御乾清门,因亦移入,即唐代之常朝也。 引,锦上添花。特别是对于中华书局本的订正,尤其值得称 常朝五日一举,故御门五日为期。凡题本大除授皆于此降 道。”经核实,《全注》订正中华本纰漏约有十四五处之多,包 旨。’,j比外,太和殿与乾清宫也无从属关系。乾清宫属于内廷, 括形讹误植、两诗连排以及个别标点问题,三复之下,令笔者 在紫禁城(今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和殿以北;太和殿属于外 汗颜。尽管编辑 拾山诗草》属于二十七八年前之“少作”,但 朝,在紫禁城太和f-j(午f-j以北)内,与保和殿间隔有中和殿。 至今仍难辞其咎,这里谨向《全注》诸校注者以及细心的邵先 乾清门在保和殿与乾清官之间,是为紫禁城外朝与内廷的分 生致谢,并以个人名义向广大读者道歉! 界。第8页《乐府》第一章注七云:“乾清宫:内廷正殿。清代自 后人为《船山诗草》作注者,先有清李岑注、江海清补注 雍正以后,作为皇帝召见廷臣、披阅奏章、处理日常事务、接 的姗山诗草注》二十卷,为同治九年(1870)席珍山馆刊本。 见外藩属国陪臣和岁时受贺、举行宴筵的重要场所。”此诠释 此注本以胪列字词书证为主,于确切出典反而不甚了了,引 未知何所据而云然。 文既不甚可靠,诠释或郢书燕说,故参考价值不大。1985年 第9页《乐府》第二 泰元富媪咸丕庥”,注六云:“‘泰 11月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赵云中等《张问陶诗选注》,选注 元’句:《汉书・礼乐志・郊祀歌》:‘唯泰元尊,媪神蕃厘。’成丕 张问陶诗174首,每首诗于注释后皆有“小析”,是为特色。 麻:都大受保护。丕,大。庥,保护。,,此注似未完善,读者仍不 收稿日期:2olo一11—28 作者简介:赵伯陶(1948--),男,北京人,中国艺术研究院技艺研字 编辑部编审。 ・ 28 ・ 赵伯陶 读船山诗草全注》 明其义。按泰元,天之别称,《史记・孝武本纪》:“天增授皇帝 泰元神煲,周而复始。”富媪,指地,《汉书・礼乐志》:“后土富 第54页《将往湖南……》有旬“先生浩气吞云梦,直以衙 官卑屈宋”,注一一云:“云梦:即云梦泽,是湖北东南部、湖南 北部一带低洼之地的总称。”注一二云:“卑屈宋:卑视古代楚 国大诗人屈原、宋玉。’两注皆未注出典。第一句用唐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颌联:“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c“吞”或作“蒸’,),显然以孟浩然之才情喻友人秦朝舒。第二 旬即所谓“衙官屈宋”,以战国楚屈原、宋玉为自己的衙官,为 媪,昭明三光。’领师古注引张晏日:“媪,老母称也。坤为母, 故称媪。海内安定,富媪之功耳。’,又《汉书・礼乐志》: 睢泰元 尊,媪神蕃麓。,,颜师古注引李奇日:“媪神,地也。言天神至尊 而地神多福也。” 第13页《乐府》第六章“经纬圣谟,袭六为七”,注五云: 经纬’二句:以圣人典谟为依据加以谋画,承袭六事,六展 为七。经纬,谋画。圣谟,圣人之典谟。袭,承。(斯元 卷六 旧时矜夸文才出众之语。语本《旧唐书・文苑传上・杜审言》: “(杜审言)又尝谓人日:‘吾之文章,合得屈、宋作衙官;吾之 十五 举志第三十二》:‘户口增、田野辟、词讼简、盗贼息、 赋役均、劝课农桑、克勤奉职为六事。”按“袭六为七”为张问 陶模仿汉司马相如《封禅文》之颂圣语,《史记・司马相如列 传》:“而后因杂荐绅先生之略术,使获耀日月之末光绝炎,以 展采错事,犹兼正列其义,校饬厥文,作春秋一艺,将袭旧六 为七,摅之无穷,俾万世得激清流,扬微波,蜚英声,腾茂实。” 《文选》李善注引服虔日:“旧为六经,汉欲七经。孔安国《尚书 传》曰:袭,因也。”东汉王充《论衡》卷一九《宣 :“使汉有弘 文之人,经传汉事,则《尚书》、《春秋》也,儒者宗之,学者习 之,将袭旧六为七,今上、上王至高祖皆为圣帝矣。”唐李峤 《大周降禅碑》:“况乎咸五登三,远承文武之裂;袭六为七,近 叶《春秋》之义。” 第l4页烁J 第七章题 补建圜水”,注一云:“圜水: 环城之水,即护城河。”按圜水,当即辟雍,西周天子所设大学 之名,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以通。唐王刍}I《明堂 告朔 》:“取其建学,则谓之太学;取其圜水,则谓之辟雍。异 名而同事,古之制也。”《清史稿・礼志八》:“先是御史曹学闵 上言:‘宜考古制,建辟雍于国子监。’格部议。至(乾隆)四十 九年,新建国学成,明年将临雍,命大臣规溶圜水,礼乐备 举。” 第l8页《乐府》第十章“封汗王,觐伊、棉”,注二云:“觐 伊棉,使伊朗(波斯)、高棉(柬埔寨)来朝见清帝。”按“伊棉” 不当点断,亦作“伊绵”,为乾隆帝对蒙古土尔扈特部之赐名。 《j青史稿・礼志九》:“高宗每行猎,自旧藩四十九旗暨喀尔喀、 青海诸部分班从围,绥辑备至。泊平西域,远藩如左右哈萨 克,东西布鲁特,安集延,布哈尔,朝谒踵集,唯恐后时。土尔 扈特亦皆挈部众越数万里来庭。帝尝御布固图昌阿抚慰之, 旋赐名日‘伊绵’,国语会极归极也。’,土尔扈特为厄鲁特蒙古 四部之一,曾于17世纪30年代从天山以北迁徙至伏尔加河 下游草原游牧,受尽沙俄欺凌。乾隆三十六年(1771),该部在 寄居异乡一个半世纪后,由渥巴锡率部举族东迁,历时八个 月回归祖国,乾隆帝对他们极尽优抚,书写了中华民族团结 的一段佳话。 第18页《乐府》第十章“呢一(左口右德)啵、英咕喇,航 海同朝大皇帝”,注五云:“呢一(左口右德)啵:疑为‘彼德堡’ 之音译,彼德堡为旧俄之首都,故有‘航海同朝’之说。”按此 当为荷兰重臣之译名,这里代表荷兰。考清梁廷橱《海国四 说・粤道贡国说》卷三(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12页),呢● (左口右德)啵乃专主办理荷兰国事务的“四人’ 艺一。 书迹,合得王羲之北面。’其矜诞如此。’恬世也用来称美别人 的文才。此前周宇潋《船山诗选》选入此诗,引孔平仲《续世 说》,也已注出杜审言自诩之语,《全注》似未参考。 第353页《残菊与储玉琴……》颔联对句“送酒竞无人”, 未注出典。此句暗用晋江州刺史王弘遣白衣使送酒酌陶渊明 一事,见《续晋阳秋》,后世常用作朋友赠酒或饮酒、秋日咏菊 等掌故。第355页《题马云陧(艳雪楼诗)》其二颈联出句“风 前咏絮夸娇女”,未注出典。此句用东晋谢道韫曾以“柳絮因 凰起”的诗句比拟雪花飞舞而受到其叔父谢安赞赏一事,见 《晋书・列女传》。可能注者以为上举两者乃古人习用典故,故 未出注。 第383页《冬日将谋乞假……》其二尾联“他年东观藏书 阁,身后谁修未竟辞”,未注出典。此诗为张问陶怀念其已故 四妹张筠者,两句诗当用东汉才女班昭(曹大家)奉汉和帝命 在东观藏书阁为其兄班固续成嚣汉书》一事,见《后汉书・列女 传))。 第403页《题(藕香阁玉窗清影图)》其二末两句“壁外钏 声参破否,名花只许镜中看”,皆用佛典,当注出。“壁外钏 声”,宋元照《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释僧网篇》:“虽不与彼女 人相合嘲调戏笑,于壁外遥闻女人璎珞环钏种种诸声,心生 爱著,如是菩萨毁破净戒,污辱梵行。 镜中看”,比喻虚幻的 景象。《景德传灯 卷一四: ‘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 像,其有生灭?”明袁宏道《西方合论》卷五:“言无者如水月镜 花。不同龟毛兔角;言有者似风起云行。不同金坚石碍。” 第426页《读 l花扇传奇)偶题十绝句》其四末两句“百 年剩有伤心月,还照清溪半里桥”,注二云:“清溪:在南京, 《晋书・桓伊传》有王子猷应召赴都、泊舟清溪侧的记载。”按 此句当有所本,清孔尚任 6花扇》续四十ji甸《馀韵・沽美酒》: “你记得跨青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 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赵山林《历代咏剧诗歌选注》 (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选此诗,已经指出此句所本,惜 《全注》未能借鉴。 第427页同上题其五末两句“更无涨墨书流寇,满纸刀 兵是一家”,注一云:“涨墨:本为书法名词,指过量的墨水在 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这里指 }花扇》中没有用多馀 的笔墨写流寇(对李自成农民义军的蔑称)。’,圭安“涨墨”是明 末清初书法家王铎运笔用墨的一种特有技法,与洇墨、润墨 皆有所不同,这里不作详论。王铎(1592--1652),字觉斯,河 南孟津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南明时官礼部尚书兼东 ・29・ 第21卷第2期 vo1.21 No.2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2011年4月 Apr.201 1 阁大学士,清兵南下,与钱谦益等开城迎降,官至礼部尚书。 他以书画名标一代,尤擅行草,以腼颜仕清,乾隆中被打入 《3贰臣传》。王铎《文丹》论文法或书法有云:“文要斩钉截铁, 如临阵者提刀一喝,人头落地。”又云:“寸铁杀人,不肯缠 第1319页《赠杨蓉裳户音酚颈联对句“壮夫慷慨亦雕 虫”,注六云:“雕虫:文人雕辞琢句。此处指不切实用的话 语。”按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日: ‘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日:‘壮夫不为也。”’此句反用其 绕。’,又云:“怪,则幽险狰狞,面如贝皮,眉如紫棱。口中吐火, 身上缠蛇,力如金刚,声如彪虎,长刀大剑,擘山超海,飞沙走 石,天旋地转,鞭雷电而骑雄龙。子美所谓‘语不惊人死不 意,谓成年人性格豪爽,也不妨从事词章创作。 第1531页《朱奕韩先生自叙宦游蜀粤记为兰谷题》颈联 “百粤重修 铁论》,三川亲定马牛风”,注三云:“马牛风:喻 无关系,不相干。《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 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马牛风”,此当本于《尚书・周书・ 休’,文公所谓‘破鬼胆’是也。”张问陶借题发挥,皮里阳秋, 所谓“涨墨”当指代王铎等,意谓其前未能向明廷进献剿 灭流寇之良策,后又轻易投降‘我大清”,其“满纸刀兵”之论 杀气腾腾,实与流寇为一家,共同葬送了有明天下。这里,诗 人含蓄道出孔尚任 E花扇小引》之用心:“场上歌舞,局外指 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 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 矣。” 第660页《裕州兰香岩》末旬“杜兰香去未移时”,注三 云:“杜兰:杜若、兰花。”按此旬全袭用唐李商隐《重过圣女 祠》诗句“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正与首句“神 仙合是有情痴”照应。杜兰香,神话传说中的仙女,事见晋干 宝《搜神记》卷一。 第786页《论诗十二绝句》其九:“此事原非俗士知,何须 刻烛强为之。尖叉竟病全无碍,怕读人间趁韵诗。’,注一云: “刻烛:古人在蜡烛上刻度计时,限时成诗。’,j安刻烛,语本《南 史・王僧孺传》:“竟陵王子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 则刻一寸,以此为率。文琰日:‘顿烧一寸烛,而成四韵诗,何 难之有?’乃与令楷、江洪等共打铜钵立韵,响灭则诗成,皆可 观览 ’'又注二云:“尖叉竟病:指作字数少,韵难押的‘险韵 诗’。《南史・曹景宗传》载,诸人选韵已毕,只剩‘竟病’一韵, 曹作诗云:‘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 病?’受到时人称赏。‘尖叉’,典出苏轼以此二字作诗,造语自 然。’技此注于“尖叉”语焉不详,未如释“竞病”举其原诗语 句。考苏轼《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一尾联:“试扫北台看马 耳,未随埋没有双尖。’琪二尾联:“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 柱》忆刘叉。?又《谢人见和前篇》二首其一尾联:“书生事业真 堪笑,忍冻孤吟笔退尖。”其二尾联:“台前日暖君须爱,冰下 寒鱼渐可叉。,俩诗皆以“尖叉”为韵,出语毫无造作感,故颇 受后人称道。羊春秋等《历代论诗绝旬选》(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吴世常《论诗绝句二十种辑注》(陕西人民出版 社1984年版)皆已注出,当可借鉴。 第1110页《紫柏山谒留侯祠》诗颈联出句“孺子今谁 教”,语本《史记・留侯世家》“孺子可教矣”一事,当出注。 第1129页世};f=古偶然作》其二颈睽‘大坐无心看白昼,小 诗随意问青天”,注六云:“大坐:久坐。白昼:白天。问青天:李 白 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对句 已明出典,出句等于未注,此实化用李贺《赠陈商》诗:“李生 师太华,大坐看自昼。” ・ 30 ・ 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这是鲁侯伯禽将征 讨徐戎、淮夷的叛乱时对部下所发布的命令,所引者意即:你 们的牛马走失、男女奴仆逃散,不许离开队伍去追赶。诗人用 《尚书》此典显然是赞扬朱奕韩治理巴蜀法纪严明,与出句赞 扬其在百粤整饬经济适相为偶。 第1658页《癸酉四月九日闺人聚于山塘寓楼即事》颌联 “信有春鹧堪入药,笑看秋水不生波”,注四云:“春鹧:,即黑 枕黄鹂,亦称‘黄莺’、‘黄鸟’,鸣者婉啭,常被饲作观赏鸟 ” “入药,,未注出。按春鹧,或名鸽鹧,古代俗传以此鸟为羹,可 以疗拓。((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梁主无可奈何,闻 得鸽鹧鸟作羹,饮之可以治;f石。”此与对句“秋水不生波”皆暗 示诗人家庭矛盾的缓和。 第1897页《秋日范子舟索诗作此奉赠》尾联“家风莫负 灵岩月,磊落填胸百万兵”,注四云:“磊落:形容胸怀坦白。” 按此联以范子舟之姓氏关合宋代名臣范仲淹威震边庭事,凸 显诗人诙谐之风格。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四二:“夏人相戒 曰: 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范仲淹)腹中自有数万甲 兵,不比大范老子(范雍)可欺也!”’当注出。丁传靖(侏人轶 事汇编》卷八《范仲淹》:“范文正在边庭,以黄金铸一笺筒,饰 以七宝,每得朝廷诏旨敕命,贮之筒中。后为一老卒盗去,公 知不究。袁桷题文正像云:‘甲兵十万在胸中,赫赫英名震犬 戎。宽恕可成天下事,从他老卒盗金简。”’ 以姗山诗草全注》体例而言,将姗山诗草》中原同题组 诗分别标以 其一”、“其二,,.…一甚便于分别注释,但似乎又 未全遵守之,有自乱其例之嫌。俭渤校勘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第351页《赠同年顾容堂》末句“燮神落穆是真狂”,第608 页《舟中遥望巫山》末句“在远益璺神”,“璺神”当作“丰神”, 在这里“丰”与“璺”不存在繁简字的问题。中华本不误。第 403页《题(藕香阁玉窗清影图)》其二首句“一眸春浮水印人 寒”,衍—“浮’ }。中华本不误。 参考文献: [1]张问陶.船山诗草[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胡传淮.张问陶年谱[M].成都:巴蜀书社,2005. [3]成镜深.船山诗草全注[蝴.成都:巴蜀书社,2010 责任编辑:周哲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