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考地理真题(1956-2012)汇编考点56资源跨区域调配(学生版)

高考地理真题(1956-2012)汇编考点56资源跨区域调配(学生版)

来源:化拓教育网
考点56 资源跨区域调配

(2012年高考真题安徽卷)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图10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表3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28~29题。

年份 “水银行”买入 价格 (美元╱m²) 水量 (亿 m²) 10.12 2.34 0 2.72 表3 “水银行”卖出 价格 (美元╱m²) 0.14 0.06 0.06 水量 (亿 m²) 8.15 1.97 0 2.09 1991 1992 1993 1994 0.10 0.04 0.04

1.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接受 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3. (2012高考真题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 图16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17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

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图16 图17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8分) 调水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单位调水量耗能 大小 原因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① ③ ⑤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② ④ ⑥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3分)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3分)

下列问题。

表2 A、B两城市多年月均温 (单位:℃) 城市 1月 2月 3月 4月 A B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lO月 11月 12月 -3.5 -1.3 4.9 13.1 18.8 23.5 25.9 25.9 21.4 14.8 5.5 -1.0 7.2 9.5 11.3 14.2 18.2 22.7 16.7 26.7 23.6 18.5 11.2 7.3 (1)与A相比,B的气温有何特点?(4分)

(2)分析图中的两个水资源调入区缺水自然原因的异同点。(12分)

(3)甲区域是玉米和 (粮食作物)生产基地,乙区域是以生产 和蔬菜为主的农业专业化地带。(4分)

(4)从经济、劳动力因素分析甲、乙两区域作为农产品商品基地不同的有利条件。(8分) (5)根据图9分析C城市最大工业部门发展的有利条件。(8分)

2.(2007年高考北京卷文综,39)(28分)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完成下列问题。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对古老运河的有效利用,既体现运河价值,又保护运河景观。

图12京杭运河沿线河底地势剖面示意图

(3)读图12,简述京杭运河北京至长江段河底地势变化对南水北调的影响及需要采取的措施。(10分)

3.(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文综北京卷(新课程),36)读图5,回答:

图5 南水北调中线沿途区1月等温线分布图

(1)图中F、H两地气温比两侧地区高的自然原因是 。 (2)图中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和北京两地的平均温差约为 °C,其主要原因是 。 (3)京津地区急需调水,分析其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 (4)分析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文综北京卷(旧课程))读图2,回答4~6题:

图2

4.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穿越的省区中,涉及黄河流域的有( ) A.宁、陕、晋、川、鲁 B.甘、宁、陕、晋、豫 C.青、甘、宁、内蒙古、豫 D.新、青、陕、晋、豫

5.黄河在开封市附近E河段的补给来源除上游来水外,还有( ) A.地下水 B.支流汇水

C.降水 D.湖泊水 6.F区是商品粮基地,其形成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生长期长 B.年降水量大 C.夏季风影响时间长 D.灌溉条件良好

7.(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目前,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主要位于( )

A.干旱区 B.半干旱区 C.半湿润区 D.湿润区

8.(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广东卷(新课程))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在于( )(双项选择题)

A.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B.加速的经济开发

C.减少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D.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9.(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文科使用))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已经正式开工,工程近期供水目标是以解决城市缺水为主,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

南水北调工程三条线

⑴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离不开水。水在生物体中的主要作用是( ) ①参与新陈代谢

②参与营养物质、代谢废物的运输 ③良好的溶剂 ④贮藏能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⑵据统计,我国水资源有80%以上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该地区的人口占全国的53.5%,耕地占35.2%。而在长江流域以北广大地区,人口占全国的44.4%,耕地占59.2%,水资源仅占14.7%。请你应用上述资料,说明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⑶南水北调工程实现了长江、 、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联系,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提高。

⑷为了使长江水过黄河,设计者考虑了两种方案,请分别指出这两种方案的优缺点。

甲图所示方案优缺点

是: 。 乙图所示方案优缺点

是: 。

引水枢纽中的钢铁管道往往会发生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而被腐蚀,因此设计时要考虑防腐问题。

⑸南水北调工程为平衡我国水资源贡献巨大,但开发新水源同样重要。下图为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在凝结、蒸馏、蒸发、加热中各选一个词表示①②两阶段:

①阶段: ②阶段:

人工增雨,开发空中水资源现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由①阶段自然转化为②阶段的过程依赖于多种因素。例如充沛的水汽、适宜的温度、必要的水汽凝结核等。人工增雨是向云层中发射增雨炮弹,其中常装有干冰和AgI微晶等药剂。干冰在人工增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 。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读表回答: 占全国的百分比 水资源 人口 耕地 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80% 53.5% 35.2%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 14.7% 44.4% 59.2% 10.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

11.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经过多年研究、论证、规划,我国将在明年开工的巨大工程是( )

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黄河小浪底工程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广东、广西卷(旧课程))西气东输工程是国家“十五计划”确定的重点工程之一,我国最大的西气东输项目的三大控制中心工程分别设置在轮台、靖边和上海。回答4~6题。 12.轮台和靖边分别位于( )

A.塔里木油田,陕北天然气田 B.冷湖油田,陕北天然气田 C.柴达木盆地油田,陕北天然气田 D.塔里木油田,南阳油田 13.该工程的主要意义在于( ) A.改变用气地区能源构成,改善大气环境 B.降低散热量,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 C.减少气源地天然气对大气的污染 D.改变天然气化学工业过分集中的现状

14.国家重视重点工程的建设,其理论依据之一是( ) A.解决主要矛盾对于处理全局问题有关键性作用 B.解决主要矛盾是解决一切矛盾的前提 C.解决了主要矛盾,也就等于解决了次要矛盾 D.解决了主要矛盾,经济发展就不会再有波折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西部大开发要抓紧建设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公路国道主干线、江河上游水利枢纽等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工程。 15.下列四组地形中,全部属于西部大开发区域的是( ) A.四川盆地—阿尔泰山—云贵高原—祁连山 B.柴达木盆地—天山—江南丘陵—云贵高原 C.准噶尔盆地—长白山—青藏高原—横断山 D.塔里木盆地—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太行山 16.“西气东输”工程起始于( )

A.哈密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吐鲁番盆地

17.西部地区正在大力发展水电事业,其中已经建成并在最近开始向上海输送电能的水电站是( )

A.二滩水电站 B.丹江口水电站

C.龙羊峡水电站 D.新安江水电站

18.目前进入地区主要依靠公路。下列四条进藏公路中,海拔最高的是( ) A.青藏公路 B.川藏公路

C.滇藏公路 D.新藏公路

19.青藏铁路将经过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地区。下列关于该地区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

B.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 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 D.积雪冰川多,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20.在30°N附近的日光城拉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约为( ) A.23.5° B.30° C.47° D.60°

21.(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河南卷(旧课程))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天津卷(新课程))“涩宁兰工程”是我国西部开发的重点项目。读图3,完成12—13题。

图3 22.该工程中的涩北位于( )

A.四川盆

地 B.柴达木盆地

C.吐鲁番盆地 D.准噶尔盆地

23.工程完工后,可以( ) A.缓解沿线地区的水资源紧缺状况 B.向沿线城市输送电力

C.实现部分城市能源替换和减轻大气污染 D.向涩北输运能源,促进西部开发

24.(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27).我国“十五”计划提出,要“加强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读“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示意图回答:

(1)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 施加的影响。

(2)在东线方案工程中,可利用 河主干线及周边平行水道作为输水渠道。 (3)东线方案主要能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缺水的地区(自北向南依次为) 河、 河、 河三大流域用水的紧张情况。 (4)在图中A、B、C各段输水道中,可依靠自流输水的是 段。

(5)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是: 、 与 。

25.(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26)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

(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______________自治区,东到B表示的_________市。C处的_________盆地、D处的__________盆地、E处的__________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2)“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经过的F处(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__________,G处是当前我国重点开发的以___________(省级行政区)为中心的能源基地。 (3)天然气按其来源和形成,应属于来自__________的能量。 (4)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26)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

(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______________自治区,东到B表示的_________市。C处的_________盆地、D处的__________盆地、E处的__________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2)“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经过的F处(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__________,G处是当前我国重点开发的以___________(省级行政区)为中心的能源基地。 (3)天然气按其来源和形成,应属于来自__________的能量。 (4)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