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快快乐乐学古诗
作者:张美珠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0年第09期
关键词:感性认识 多方体验 快乐好学
古诗在低年级语文课本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由于古诗中的诗文是用语言作为手段来塑造形象、表情表意,而低年级学生的语言概括技能较差,再者是古诗中的字、词在现代生活中使用的语言环境较少,致使学生对古诗学习兴趣不高。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活动中强烈的心理因素。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能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且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古诗教学应重视兴趣的培养,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设计教学,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潜移默化地掌握古诗。 一、感性体验,产生兴趣
古诗的选材大多取决于自然景物,借用景物的描写来抒情达意,而学生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经验的贫乏使之无法体会诗人的意境,因此在教学前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1.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扩大孩子的知识面,有目的组织学生参加外出游玩,感受早春的细雨、吐绿的小草、杨柳、满园的芬芳;感受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夏天;领悟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天;走近雪花飞舞的冬天。
2.请家长常带孩子出游前同孩子一起上网查阅、下载有关景点或景物的信息,游玩时大胆放手让孩子与自然亲密接触并有意识地介绍相关的自然知识,拓展孩子的视野,乘孩子兴致正浓时和孩子一起编一编诗歌或儿歌,让孩子带到学校与同学一起交流共享。
在孩子有了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后,遇到写景类的诗歌,脑中就会浮现以往的生活画面,从而较易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甚至会出现许多小诗人。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低年级的孩子好奇好动。注意力受情绪的支配,情绪容易受情境所感染,当他们被活动的情境所感动时,就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变得积极主动。 1.媒体情境(读一读)
在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白居易的《草》这几首诗时,为了让学生感知其境之优美、情之真切、诗人之情怀。我借助多媒体努力创设积极的情感氛围,以优美动听的古曲、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声情并茂的描述将学生引入古诗的意境中,把学生置于特定的诗境里,愉悦学生的心情,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获得情感的充盈。使学生随着教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在欣赏的过程中一种渴望学习古诗的欲望被点燃,学生产生强烈的诵读欲望,趁学生具有良好的诵读心之机,引导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由于新大纲对低年级的古诗只要求大致的了解,并不刻意在字、词上有深刻的理解,这就为学生提供鉴赏和背诵古诗腾出一定的空间。)因此,在多媒体环境中,侧重于轻理解、重朗读。使学生在反复的、多形式的朗读中充分地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读出韵味,尽情表达,陶醉其中。 2.表演情境(演一演)
新课标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古诗教学也是如此。在教学古诗中,有时会遇到一些难懂的词、难记的句,这时可以把诗文化静为动,拿出来演一演,因为儿童天生好模仿,扮演是他们乐此不疲的向往。如《所见》一课。学生戴着斗笠表演骑牛时悠然的样子,听到播放的蝉鸣声后,突然闭口站立,悄悄地靠近蝉捕捉它。让学生在组内读读议议。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推敲角色的表情、动作、神态和独白,感受牧童想捕住蝉的迫切心情,理解“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的诗意。有了深刻的活动情境的印象,学生熟悉诗句,记忆更快、更牢。 3.音乐情境(唱一唱)
由于幼儿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对古诗中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思乡之情、托物言志等体会不了。专门依赖朗读、表演不容易动情时,可采取音乐教学手段。给予听觉美感刺激,让学生在优美抒情的音乐旋律、动听悠扬的歌声中学习诗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边欣赏优美的音乐,边想象诗歌的画面,情感上更容易产生共鸣,不会觉得枯燥无味,而是感到诗歌的美妙动听,学习起来兴趣盎然。如李白的《静夜诗》、孟郊的《游子吟》…… 三、诗画结合,培养兴趣
儿童天性爱画画,在没有学会文字描述前,常以图画来表达意思。抓住儿童的这一兴趣,教学时把诗与画相结合,突出“诗中有画”的特点,使诗歌具体化、现象化,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又满足儿童表现美、创造美的心理需求。
杜甫的《绝句》把动静远近景物描绘得错落有致,有声有色,分明是一幅层次分明的风景图。教师边朗诵诗歌,边即兴作画,在孩子的惊奇和新鲜中,教师引导学生区别“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的色彩美,观察远处西岭的千秋积雪,近处门口停泊的行程万里的东吴船。之后再把这些画面用框框起来,点出作者的观察点是在窗前,从窗户向外看到的。配上优美抒情的轻音乐,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边朗读、边展开想象,很好地唤醒学生的视觉、听觉,实现跨越时空,培养想象力。
再者是让学生边学诗、边作画,体验诗画的创作乐趣。《小池》诗人通过泉水、树、落叶、蜻蜓等多种色彩的调和,勾画出一幅初夏美景图。由于诗歌中的景、声、色、动、静让人联想翩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感悟、爱好,描绘出色彩斑斓的图画;学生展览作品,互相欣赏,意犹未尽,整个活动处于欢乐、活泼之中,诗的魅力也得以升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游戏巩固,兴趣犹存
根据学生好胜心理和自我表现欲望强的特点,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巩固复习,采取对诗抢答和比读等比赛方式。如(1)图片法:教师出示某些小图片或让孩子抽取图片,根据图片内容回忆出相应的诗句。(2)对诗法:开展师生对诗或生生对诗活动。(3)抢读法:教师说出诗歌的部分特征或题目,学生快速抢读诗句。各种趣味游戏的形式的竞赛,给予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激发学生互比互学,在游戏中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形成学习古诗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