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教科版八年级下《9.1压强》教学案例
【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理解压强概念和压强公式,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 结合生活实际明确改变压强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 在实验探究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操作技能。
2.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控制变量法;
(2) 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理解比值定义的方法;
(3) 通过简单估算处理,使学生体会、学习估算的思想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 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 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 教学重点 】
理解压强概念。
【 教学难点 】
比值定义法定义压强。
- 1 - / 7
word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回答:使物体发生形变或 复习提问: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演示小实验: 向下按海绵;将钢尺一端搭在讲桌上,另 学生观察现象,初步理解一、认识压力 一端悬空,向下压悬空部分 ,让学生观察形变,压力的概念。 描述力的方向。 总结:例子中的物体都受到了压力。压力 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带领学生做图10-1-3的小实验,让学生描述手指的感觉。 学生回答:摁住笔尖的手指比较疼。 二、压强的引 入 教师提出问题: 1.探究主题的引入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与接触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等等。 抓住学生猜想中含有科学成分的部分,给 予引导,逐步逼近主题。 针对教师的设问积极猜想:可能与施加的压力有关;- 2 - / 7
word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回答: 演示实验: 海绵被压得凹下去了。这 将酒瓶放在一块厚海绵上,要求学生观察是酒瓶给它的压力的作用效海绵的变化,并简单回答产生变化的原因。 果。 边做实验边提问: 学生猜测: (1)改变酒瓶的质量,海绵有变化吗?怎 (1)改变酒瓶质量,作用效么变?(往瓶中加沙) 果会发生变化; (2)质量一定的酒瓶,改变它的放置方式 (2)改变酒瓶的放置方式, 2.探究实验 会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原来竖放的酒瓶海绵形变可能会变; 横放。横放时稍微转动一下,观察海绵的变化; (3)用沙盘或者橡皮泥也再把瓶子口朝下竖放)? 能达到目的。而且在拿走瓶子 (3)除了海绵,我们还能用什么来显现压后,橡皮泥和沙盘还能保留作力的作用效果? 用效果。 各小组选择不同的形变显 指导各小组选择合适的材料,自行探究上述问题,记录实验步骤、现象,写出小组书面结论。 示材料(海绵、沙盘、橡皮泥)实验,改变相关变量观察记录形变结果。 经讨论各组得出结论。 - 3 - / 7
word 在教师的总结提升下明 比较各小组结论,选出有代表性的进行总确: 结、提升: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主要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因素; 积都有关。 压力作用效果与各个因素 3. 建立压强概念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成正比,与接的基本关系; 触面积成反比; 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要同 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控制成反比的时考虑压力和接触面积两个因量——接触面积的大小,只比较同样面积上压素,可以控制一个,比较另一力的大小。即比较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个。这是“控制变量法”。 给出压强的概念: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 建立压强的概念。 压力叫压强。 结合定义引出压强公式: p=F/S ; 给出压强的国际单位帕斯卡,单位符号三、压强公式Pa。 及压强的单单位及相关物理学史内容。 位 说明该单位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简单介绍帕斯卡的生平和学术成就。(帕斯卡的相关资料) 理解压强公式,了解压强- 4 - / 7
word 要求学生根据公式找出帕斯卡与力和面积国际单位的关系。 由公式得出 1Pa=1N/m。 2 在公式基础上指出,帕是很小的单位。一颗瓜子平放在手心里对手的压强就有 20Pa 。给出常用的压强单位。 回答教师的问题,意识到 提问: 要利用压强公式来计算,明确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对如何测 能否粗略估算自己对地面的压强? 量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能存在困难,学生在教师提示下明确测量方法。 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如何测量?(必要时出示方格纸,对学生进行估算指导) 学习如何估算面积。 在教师带领下,初步估算 给出教师的体重,实际测量鞋子的面积,受力面积,推出教师对地的压估算教师自己对地的压强。 强。 发放方格纸,要求学生估算自己对地的压强。 兴致高涨,实际估算自己对地的压强。 设想每人穿一双底面积 1m 的大鞋子,四、改变压强让学生计算此时他对地的压强。与上题结果比 学生计算新的压强,进行的方法 较。得出结论:压力不变时改变受力面积能改比较。 变压强。 2- 5 - / 7
word 实际生活中要根据需要限定压强的大小。提问: 改变压强可以改变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改变受力面积 我们能通过改变哪些物理量来改变压强?通常是改变哪些量? 对照图 10-1-6 分析它们各自是需要增 结合图示分析书中事例。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主要是通过改变什么明确增大压强要减小受力面量来实现的?你还能举出哪些生活中控制压积;反之要增大受力面积。 强的例子? 结合学生提出的例子,教师再提出一些实 举出生活中控制压强的例例(如订书机),一起分析分别是通过改变哪子。如:菜刀、图钉、滑雪板些量来实现目的的。 等等。和教师一起逐一分析。 比较常见。 带领学生讨论“发展空间”中自我评价的 针对第二题展开讨论,进第2题。 (1)建立起正确的压强概念; 一步理解改变压强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2)理解压强公式,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估算; (3)结合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控制压强。 六、课后练习 让学生完成“发展空间”中自我评价的第1题,以及学生活动手册的内容。 【 实践活动 】
(1)分小组自主调查完成“火车通过铁轨对地面的压强和火车轮直接作用于地面的压强比较”研究性课题,写出调查报告。
(2)动手做一做“发展空间”中“压强知识在杂技中的应用”相关小实验,查询相关资料,写出实验体会。
- 6 - / 7
word 【 教学反馈 】
压强概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主线,同时又是前面力学知识的延续。本节课的设计,突出压强概念的建立,坚持把学生的学习过程放在首位。引导学生自己改进实验装置、层层深入,总结得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和压强的概念。
本节课通过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设计实验、控制变量等探究能力,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和创新意识。课堂中带领学生进行了简单的估算处理,让学生初步体会估算的思想、方法。
【 备注 】
学生在讨论探究实验方案时,教师要注意监督、巡视,努力使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思考,参与讨论。
- 7 -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