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10例窒息死亡患者的法医病理学分析

110例窒息死亡患者的法医病理学分析

来源:化拓教育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10例窒息死亡患者的法医病理学分析

作者:张鹏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6年第31期

摘 要 目的:探讨窒息死亡的特点以及死亡的方式,帮助案件侦破提供侦查的方向以及诉讼证据。方法:回顾分析在2010年至2016年间的110例窒息死亡案例,统计分析死者的年龄、性别比较、窒息原因、窒息征象及死亡方式。结果:110名窒息死者中,男31.8%,女68.2%;年龄在13月到72岁之间,死亡者集中于30~45岁年龄段;死亡方式多为意外死亡;窒息原因多种多样;尸检符合一般的窒息死亡尸体征象。结论:窒息死亡案件不能单纯的通过尸表检验来轻易下定论,同时还要结合死者的尸体解剖、现场勘查、病理组织检验、毒物检验和案情调查等多个方面,对窒息的原因及方式进行查清,为案件的侦破和诉讼提供有力的支持依据。

关键词 窒息死亡 法医病理学 死亡方式

作者简介:张鹏,太原铁路大同处刑事技术支队,主检法医师,研究方向:法医损伤检验。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1.131

窒息死亡是法医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造成窒息死亡的形式主要有自杀、他杀和意外死亡等三种。由于该类死者发生死亡比较多地会涉及机械性窒息刑事案件,或是存在和医学行为相关的民事纠纷内,并且该类死亡的过程发生速度快,有时存在人为因素的刻意干扰,因此容易出现死亡原因争议 。在法医实践内对该类案件的死因鉴定具有一定难度,通常要实行系统的尸检及毒物分析才可以得出使人信服的鉴定结论。当前我国对该类案件的综合研究报道数量还比较少,本次研究中回顾了在2010年至2016年六年间的窒息死亡案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了窒息案件的法医病理学特点,为死亡窒息防范提供理论依据。 一、资料和方法 (一)资料来源

本次研究资料来自2010年至2016年的尸体检验档案内的窒息死亡案件。年龄和性别,符合研究标准的窒息死亡案件共110例,其中男性和女性人数各占比分别是男35(31.8%),女75(68.2%);死者年龄从13月到72岁不等,其中多数患者在30~45岁之间。 (二)方法

每个窒息死亡人员都接受系统尸体解剖,保存具有案情调查和解剖记录。每位死者都采集检材实行系统规范的毒物分析,检查常规的一氧化碳和乙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结果 (一)一般情况

窒息死亡中的110名人员中有男35人(31.8%),女75人(68.2%);低于15岁有11人(10.0%),16~30岁之间有20人(18.2%),31~45岁之间有61人(55.5%),46~60之间有12人(10.9%),61岁以上有6人(5.5%)。 (二)死亡方式和原因

窒息死亡内意外伤亡有45人(40.9%),自杀28人(25.5%),他杀37人(33.6%)。其中扼死30人(27.3%),勒死14人(12.7%)、中毒性窒息24人(21.8%),缺氧25人(22.7%),溺死17人(15.5%)。 (三)尸体检查解剖的情况

尸表征象主要为面部发绀及肿胀。面部和眼球睑结膜出现瘀点性出血;尸斑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且十分明显,尸冷缓慢及牙齿出血;内部脏器存在淤血,肺叶浆膜下及心外膜下出现了瘀点性出血,且死者存在肺气肿、肺水肿及胰腺出血等症状。 三、讨论

在窒息死亡的案件中,女性数量要多于男性,这可能同女性的体力本身较弱,抵抗能力差,容易被控制等存在联系。此次研究中死者的年龄多介于30~45岁间,说明了中年人是窒息死亡的高发人群,中年人占据着社会主体,和社会的接触面比较广,人际关系比较复杂,并且其工作、生活多方面的压力都比较大,容易产生烦躁、焦虑等情绪,在生活中也更容易同他人产生矛盾进而引发怨恨 。

一氧化碳中毒是我国影响公共健康安全的一项重要问题,并且一氧化碳中毒自杀身亡,特别是汽车尾气自杀案例时有发生 。在本次研究中一氧化碳意外中毒事件概率较高,多数死者都是在洗澡或是冬季取暖中出现了一氧化碳中毒意外。此外还有汽车尾气中毒等意外情况,这可能同我国当前生活设施较为落后,安全新更差,对于汽车尾气的安全程度没有充分的理解,安全意识较为淡薄等原因相关 。

在他杀案件内,被害人多数是由于财产纠纷或是情感及个人恩怨所导致;自杀案件中的原因主要是生活压力、子女赡养和感情纠葛等问题。

此次研究中的他杀案件多为扼死和勒死,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扼死及勒死的作案工具较为简单,对现场的处理也十分方便;还有可能是出现了突发性的冲突,未来得及找更为复杂的作案工具 。自杀案件主要是缢死,可能同死者的心理因素存在联系,并且死亡方式较为简便,容易成功 。意外事故中多是溺死和缺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过死者的死因分析,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普及一氧化碳和汽车尾气的相关知识,避免出现意外窒息死亡。加强对青少年游泳的安全教育,减少青少年的意外死亡 。对于幼儿误食硬物等情况,要在照看中避免幼儿接触小的弹珠、石头和小型玩具。导致成年人哽死主要是出现了胃容物的反流导致对呼吸道的阻塞 。因此在成人的临床护理中要对可能出现该类情况的病人实行家属及护理人员的随床陪护,尽量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

经过对死者的体表观察以及解剖检验,虽然死者多合并出现了其他损伤,但是多数死者都出现了面部发绀、肿胀和较早出现了尸斑,内部脏器淤血等的窒息死亡为一般征象 。在以上各种窒息内,机械性的窒息在法医学实践内是最为常见和重要的类型:压迫颈部导致的窒息,其中包含了缢颈、勒颈和扼颈等;闭塞呼吸道导致的窒息,其中包含了利用手或是柔软物体同时将鼻孔和口进行压闭;异物对呼吸道产生的阻塞而造成的窒息;液体吸入呼吸道内后导致的窒息;压迫胸腹部产生的窒息 。采用柔软物作为衬垫物对被害人的口鼻及进行捂闷从而导致机械性死亡的他杀方式,主要是由于口鼻同时被压迫了之后,阻隔了气体的交换,造成了全身的组织器官出现缺氧窒息死亡,可能并不存在明显的颈部表面损伤,同时也不存在缢死、勒死等比较常见的颈部位的血管和神经损伤 。该种杀人手段在尸体上形成的损伤比较隐蔽且轻微,加上罪犯对现场实行的破坏伪装,尸检中损伤容易被忽视导致出现了食物。对此全面和细致的尸体解剖、组织病理检验以及毒物检验和现场勘查等多方面查找死者的窒息原因以及方式是十分重要的 。

作为法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运用法医学专业知识来解决窒息死亡的问题,积极找出真正的死因,判断死亡的方式,帮助窒息死亡案件提供侦查方向及诉讼证据。由于窒息原因和窒息方式存在多样性的特点,在案件定性中,不能够仅仅通过尸表检查而轻易的下定论。要通过对死者的年龄、性别、死亡方式、窒息征象及原因实行统计分析后,同时结合尸体的解剖、病理组织检验、毒物检验及现场勘查和案情等方面,查清楚窒息的原因及方式,帮助案件的侦破提供诉讼提供支持。 注释:

沈丹娜、易旭夫、陈晓刚、徐同利、崔丽娟.窒息死亡的法医病理学分析.证据科学.2008(5).629-634.

姜训军、董秀.窒息死亡160例法医病理学分析.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9(2).79-81. 佘晓欣、鄢荣、张长全、刘渊、官鹏.新生儿死亡医疗纠纷案例的法医病理学分析.华西医学.2010(3).572-575.

倪自翔、易旭夫、刘敏.气管异物及急救方法的法医病理学探讨.华西医学.2015(8).1447-1451.

赵文举、郭娟宁、齐文婷、樊爱英.新生儿死亡医疗纠纷的法医病理学分析.山西医药杂志.2015(19).2229-223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陆鹏、杨凌风、瞿勇强、雷普平.围产儿死亡医疗纠纷案例的法医病理学鉴定分析.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7).130-133.

侯碧海.性体位窒息死亡的法医学鉴定.中国司法鉴定.2013(5).45-47. 张宜骏、竞花兰、姜富学.性体位窒息死亡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法医学杂志.2006(6).451-454.

孙占奇、张文锋.125例窒息死亡的法医学分析.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306-307.

Wang Q, Ishikawa T, Michiue T, et al. Molecular pathology of brain matrix metalloproteases, claudin5, and aquaporins in forensic autopsy cases with special regard to methamphetamine intoxication. Deutsche Zeitschrift F€黵 Die Gesamte Gerichtliche Medizin, 2014, 128(3).469-474.

Cao Y, Yu Y, Gao X, et al. Asphyxia death caused by epiglottic abscess rupture in an adult: A case report. Romanian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 2014, 22(4).233-236. Tamsen F, Thiblin I. Deaths during apprehensions of agitated persons. A review of proposed pathophysiological theorie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 2015, -1(-1).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