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古汉习题

古汉习题

来源:化拓教育网


二、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1、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 2、蔡溃,遂伐楚。 1、防:堤坝,本义; 3、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4、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2、溃:溃败,引申义; 5、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6、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宿:经常,引申义; 7、心忧炭贱愿天寒。 8、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 4、间:离间,引申义; 9、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10、君能补过,衮不废也。 5、节:节气、季节,引申义; 11、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6、发:出发,引申义。

四、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 1、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3、同志者,当不远千里而至。 4、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5、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6、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 7、左右欲刃相如。

8、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9、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10、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1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生:动词使动用法,使„„产生; 2、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3、远: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遥远; 4、道:名词作状语,在半道上、在路上; 5、王: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君王; 6、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增厚、增多; 7、刃:名词用为动词,用剑杀; 8、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活下来; 9、鄙:名词使动用法,把„„作为边邑; 10、郊:名词作状语,在郊外; 11、美: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丽、漂亮。

1、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1、过:超过,引申义

2、每闻琴瑟之音,则应节起舞。 2、节:节拍、节奏,引申义;

3、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3、城:城墙,本义; 4、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归:女子出嫁,本义;

5、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解:分解牛、杀牛,本义; 6、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粪:扫除、打扫,本义 7、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本:树根,本义;

8、其御之妻自门间而窥其夫。 间:门缝,本义;

9、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任:任务、责任,引申义; 10、不愤不启,不诽不发。 发:启发,引申义;

11、吾力足以举百钧。 举:举起,本义。

四、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2、宦官惧其毁己也,皆共目之。

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冯谖)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6、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7、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8、驴不胜怒,蹄之。

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0、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11、齐威王欲将孙膑。

1、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2、目:名词用为一般动词,用眼睛示意; 3、小: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小、轻视; 4、犬:名词作状语,象犬一样; 5、客:名词意动用法,把„„当成客人; 6、走:动词使动用法,使„„逃走、打败; 7、来:动词使动用法,使„„来; 8、蹄:名词用为一般动词,用蹄子踢;

9、美: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丽、漂亮; 10、奴虏:名词作状语,象对待奴虏一样;

三、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穆公访诸蹇叔。

3、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4、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 5、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 6、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7、蔡溃,遂伐楚。

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9、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10、时穷节起见。 11、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

1、缘:沿着,引申义; 2、访:询问,本义; 3、过:超过。引申义;

4、粪:打扫、扫除,本义; 5、发:发射、射箭,本义; 6、防:堵塞,防备,引申义; 7、溃:溃败,引申义; 8、任:任务,责任,引申义; 9、间:秘密地,偷偷地,引申义; 10、节:节操,引申义; 11、发:发射,射箭,本义。 五、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

1、此天以寡人慁(hùn,扰乱、打扰)先生,而存先王之庙也。 2、范增数目项王,以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3、同志者,当不远千里而至。

5、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6、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7、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8、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9、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1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存:动词使动用法,使„„存在; 2、目:名词用作动词,用已经示意; 3、远: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遥远; 4、人:名词作状语,象人一样; 5、王: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君王;6、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7、肘:名词用为动词,用肘撞; 8、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

9、兄:名词作状语,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10、绿:形容词意动用法,使„„变绿; 三、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每题 2 分,共 12 分) 1、昔楚灵王好细要。

2、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4、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5、其御之妻自门间而窥其夫。 6、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1、要:腰,本义; 2、发:出发,引申义; 3、过:超过,引申义;

4、防:防备,堵塞,引申义; 5、间:门缝,本义; 6、本:树根,本义。 五、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每题2 分,共12 分) 1、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3、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5、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6、於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1、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2、目:名词用作动词,用已经示意; 3、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4、兄:名词作状语,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5、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活下来; 6、客:名词意动用法,把„„当成客人

三、多项选择题:

2、下列句子中“间”用作引申义的是( A C D)。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B.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C.愿足下假臣奇兵三千,从间路绝其辎重。 D.至曰:“楚有六间,不可失也。” 4、下列句子中,“发”是本义的是(B D)。 A 舜发于畎亩之中。 B 射者正己而后发。

C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E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5. 下列句子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的是(A B)。 A. 许子奚为不自织? B. 子归,何以报我?

C.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D 吾子与子路孰贤?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包括名词作状语),并说明是属于哪一种活用。(5 分) 1、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 痛:动词使动用法

2、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 3、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君:名词意动用法。

4、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西:名词活用作动词。 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贫:形容词使动用法。

三、单项选择题:

1.许慎的“六书”解释中“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是对( C )所作的解说。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2.下列句子中,“及”用作本义的是(D )。

A.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敌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D.及前王之踵武。 3. 下列句子中宾语前置用“之”复指的是( C )。

B. 我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B.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C.语曰:“唇亡而齿寒”,其斯之谓与? D.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 4. 《说文解字》分析字形的主要依据是( C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5.先秦汉语中宾语前置规则最严格的是( B )。

A.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 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C.宾语前置用“之”、“是”复指 D.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6.下列句子中为形容词意动用法的是( C )。

A.春风又绿江南岸。 B.君子之学以美其身。

C.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D.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7.下列句子中为名词做状语表示比喻的是( C )。

A.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B.童子隅坐而执烛。

C.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9. 《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岐注:“五谷____稻黍稷麦菽也。”赵

岐所使用的术语是( C )。 A.曰 B.为 C.谓 D.谓之

10.下列句子中“间”用作本义的是( B )。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C.愿足下假臣奇兵三千,从间路绝其辎重。 D.至曰:“楚有六间,不可失也。” 五、 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是本义还是引申义。(10分)

1、 振长策而御宇内。 2、 惟草木之零落兮。

3、 君子引而不发。 4、 臣伏读圣旨。 5、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6、 策:马鞭。本义。 7、 零:凋落。引申义。 8、 引: 拉开弓。本义。 9、 旨:命令。引申义。 10、解:解剖。本义。

六、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包括名词作状语),并说明是属于哪一种活用。(10分)

5、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北:名词作状语,表示方位。 6、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贵 贱:形容词意动用法。 8、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药:名词意动用法。 5、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食 见:动词使动用法。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形声字中,形符在左下角的是(ABC)。 A.裁 B.疆 C.榖 D.窥

2.下列各句“表”字用的是本义的是(BD )。

A.虢,虞之表也。 B.表裘不入公门。 C.或援誓以表心。 D.今反表以为里兮,颠裳以为衣。

3.下列句子中,形容词用作意动的是(BCD)。

F. 王抑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G. 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H. 小人甘其垄亩,君子保其恬素。

I. 什一,去关市之征,今之未能,请轻之。 4. 下列句子中,“发”是引申义的是(ACE)。 A 舜发于畎亩之中。 B 射者正己而后发。

C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E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5. 下列句子中,疑问代词做宾语的是(AB D )。 A. 许子奚为不自织? B. 子归,何以报我?

C.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D.吾子与子路孰贤? 四、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每句1分,共 13分) 1、时:

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问君西游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④时与出游猎。(《史记·吕太后本纪》) ⑤时移而治,不易者乱。(《韩非子·心度》) ⑥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秋水》)

2、间:

①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前赤壁赋》) 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 ④遂与外人间隔。(陶潜《桃花源记》) ⑤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史记·屈原賈生列传》) ⑥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⑦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1、时:

①季节 本义 ②时间引申义 ③当时 引申义 ④时常引申义 ⑤时代引申义 ⑥按时引申义

2、间:

①门缝本义 ②在„„中间引申义③参与 ④隔断 ⑤离间 ⑥房屋单位 ⑦秘密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