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五章偿债能力分析

来源:化拓教育网
第五章偿债能⼒分析

第五章偿债能⼒分析⼀、教学⽬的与要求

学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长期偿债能⼒的有关指标分析,还有⼀些特殊项⽬对企业偿债能⼒分析的影响。⼆、教学重点

1、了解偿债能⼒的概念、偿债能⼒分析的意义和内容;2、掌握企业短期、长期偿债能⼒指标的计算和分析;3、特殊项⽬对企业偿债能⼒的影响。三、教学难点

1. 短期偿债能⼒⽐率计算公式2.长期偿债能⼒⽐率计算公式

四、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五、教学时数 8课时六、参考⽂献

1.钱海波,杨亦民主编, 《财务报表分析》, 中南⼤学出版社, 2010.082.张新民,王秀丽编著, 《财务报表分析》, ⾼等教育出版社, 2011.013.宋军主编, 《财务报表分析》, 复旦⼤学出版社, 2012.09七、思考练习

同步强化练习《配套辅导》54-62第⼀节偿债能⼒分析概述⼀、偿债能⼒的概念1、偿债能⼒的概念

偿债能⼒是指企业对债务清偿的承受能⼒或保证程度,即企业偿还全部到期债务的现⾦保证程度。2、负债的定义: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特征:

①负债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未来发⽣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确认负债。②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流动负债:企业应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如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薪酬、应交税费,预计负债等项⽬;长期负债:偿还期限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3.债务偿还⽅式:

动⽤资产偿还债务可以分为正常状态下的偿付与⾮正常状态下的偿付(即债务重组)债务重组⽅式:

(1)以资产清偿债务:就是指债务⼈转让其资产给债权⼈以清偿债务的债务重组⽅式,通常⽤于偿债的资产主要有现⾦,存货,固定资产,⽆形资产,股权投资等。债务重组⼀定是债权⼈做出让步。

(2)债务转为资本:就是指债务⼈将债务转为资本,同时债权⼈将债权转为股权的⽅式

(3)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减少债务本⾦、降低利率,免去应付未付的利息等

(4)第四种⽅式就是上述三种⽅式的组合,⽐如将⼀部分债务⽤资产清偿,另⼀部分转为资本

正常状态下的债务⼀般以现⾦的⽅式直接偿付。除了动⽤留存的货币资⾦来直接偿付负债或者通过借取新债来偿付债务这两种形式外,更多的是动⽤其他资产转换来的现⾦来偿付债务。

企业的偿债能⼒还决定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即企业各项资产转化为现⾦的能⼒。在⼀定期间,企业拥有货币资⾦的数量及资产变现能⼒是企业偿还债务的承受能⼒和保证程度。

资产转换现⾦通常有两种⽅式:资产清算转换现⾦;资产⽤于开展经营活动带来新的现⾦。例题501.

因动⽤资产的类型以及资产的来源不同,可将债务偿付分为A.正常状态下的偿付B.⾮正常状态下的偿付C.定期偿付

D.静态偿付 E动态偿付p118 AB(3)偿债能⼒分类:

⼆、偿债能⼒分析的意义和作⽤

(1)企业偿债能⼒有利于投资者进⾏正确的投资决策。(2)企业偿债能⼒分析有利于企业经营者进⾏正确的经营决策(3)企业偿债能⼒分析有利于债权⼈进⾏正确的借贷决策(4)企业偿债能⼒分析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三、偿债能⼒分析的内容

(⼀)短期偿债能⼒分析与长期偿债能⼒分析(⼆)短期偿债能⼒与长期偿债能⼒的关系(1)区别:①偿还期不同:

短期偿债能⼒反映的时企业对偿还期限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个营业周期以内的短期债务的偿付能⼒;

长期偿债能⼒反映企业保证未来到期债务(⼀般1年以上)有效偿付的能⼒。②债务偿付⽀出性质不同:

短期偿债能⼒所涉及的债务偿付⼀般是企业的流动性⽀出,流动资产,具有较⼤的波动性长期偿债能⼒所涉及债务偿付是企业的固定性⽀出,相对稳定③债务偿付⼿段不同:

短期偿债能⼒所涉及的债务偿付⼀般动⽤企业⽬前所拥有的流动资产,因此主要关注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即着重

进⾏静态分析;

长期偿债能⼒所涉及的债务偿付⼀般为未来所产⽣的现⾦流⼊,主要关注企业资产和负债的结构以及盈利能⼒。(2)联系

①⼆者都是保障企业债务及时有效偿付的反映,但是偿债能⼒不是企业的唯⼀⽬的,并不是偿债能⼒越⾼越好,⽽是在企业价值最⼤化的⽬标下,合理安排企业的债务结构和资产结构,实现风险和收益的权衡。

②长期负债在⼀定期限内将逐步转化为短期负债,因此长期负债得以偿还的前提是企业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短期偿债能⼒是长期偿债能⼒的基础。但从长期来看,企业的长期偿债能⼒最终取决于企业的盈利能⼒。第⼆节短期偿债能⼒分析

⼀、短期偿债能⼒的概念与影响因素

1.短期偿债能⼒的概念:短期偿债能⼒是指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即企业对短期债权⼈或其承担的短期债务的保障程度。2.短期偿债能⼒分析的意义

(1)对企业的短期债权⼈⽽⾔,企业短期偿债能⼒,直接威胁到其利息与本⾦安全性。注意:短期债权⼈对企业的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的关注⼀定是最⾼的。(2)对企业的长期债权⼈

长期负债总会转变为短期负债,如果企业短期偿债能⼒⼀贯很差,长期债权的安全性也不容乐观。(3)对企业的股东:

企业缺乏短期偿债能⼒可能导致:①企业信誉降低,增加后续融资成本;

②企业需要变卖⾮流动资产来偿债从⽽影响⽣产经营⽔平,导致盈利能⼒降低;③因为⽆法偿付到期债务⽽被迫进⾏破产清算。

(4)对供应商,企业缺乏短期偿债能⼒,将直接影响他们的资⾦周转甚⾄是货款安全。当企业拖延货款时,供应商将⾯临两难选择:①继续供货,可能带来坏账损失;

②停⽌供货,将失去⼀个重要客户,影响销售规模。

(5)对员⼯⽽⾔,企业缺乏短期偿债能⼒,有可能会影响到劳动所得,严重可能失去⼯作。

(6)对企业管理者⽽⾔,企业短期偿债能⼒直接影响企业的⽣产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的正常进⾏。①企业经常拖⽋供应商货款、职⼯⼯资,会影响供应商态度和⼯⼈的⼯作情绪,影响企业供、产、销的顺畅;②企业如果长期⽆⼒偿还短期银⾏借款,会降低企业信誉,增加以后筹资难度;③企业缺乏短期偿债能⼒会导致错失投资机会。3.短期偿债能⼒的影响因素(围绕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

进⾏企业短期偿债能⼒的分析,⾸先必须明确影响短期偿债能⼒的因素,这是短期偿债能⼒分析的基础。影响短期偿债能⼒的因素包括:(1)流动资产的规模与质量

流动资产是可以在1年内或超过1年的⼀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的资产。流动资产是偿还流动负债的物质保证,流动资产的规模与质量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

⼀般来说,流动资产越多,企业短期偿债能⼒越强,但除了关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外,还应特别关注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反映资产变现能⼒强弱有两个标志:

①资产转换成现⾦的时间,时间越短,变现能⼒越强;

②资产预期价格与实际出售价格之间的差额,差额越⼩,变现能⼒越强。

流动资产不同构成项⽬的变现能⼒以及对整个流动资产变现速度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在流动资产中变现能⼒由强到弱排列如下:

货币资⾦;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预付账款;存货。例题502

如果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很强,则货币资⾦及变现能⼒强的流动资产数额与流动负债的数额 C124 ()A.两者⽆关B.两者相等C.前者⼤于后者D.前者⼩于后者

(2)流动负债的规模与质量

流动负债规模越⼤,企业短期需要偿还的债务负担就越重。

流动负债质量也对短期偿债能⼒有⾮常重要的影响,债务偿还的强制程度和紧迫性被视为流动负债的质量。如:

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交税费等流动负债,都是有约定的到期⽇期,需要到期⽴即偿还,⽽与企业长期合作关系的⼀些供应商的负债往往具有时间弹性,如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

⼀般情况下,时间刚性强的债务会对企业造成实际的偿债压⼒,⽽时间刚性弱的债务会减轻企业的偿债压⼒。(3)企业的经营现⾦流量

现⾦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多数短期债务都需要通过现⾦来偿还,因此,现⾦流⼊和流出的数量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

经营活动带来的现⾦净流量在各期之间相对⽐较稳定,能够⽐较稳定地满⾜企业的短期现⾦⽀付,因此经营活动现⾦流量与企业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的关系最为密切。

此外,企业的财务管理⽔平,母⼦企业之间的资⾦调拨以及企业外部因素也都影响企业短期偿债能⼒。同时,企业外部因素也影响企业短期偿债能⼒。宏观经济形势,证券市场的发育与完善程度,银⾏的信贷政策等。⼆、短期偿债能⼒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因为,短期偿债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关系,所以,分析短期偿债能⼒的财务指标主要包括:营运资本、流动⽐率、速动⽐率、现⾦⽐率和⽀付能⼒系数(5个)(⼀)营运资本――绝对数指标

1、概念:是指流动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总额后的剩余部分,也称为净营运资本,意味着企业的流动资产在偿还全部流动负债后还有多少剩余。实际上是反映流动资产可⽤于归还和抵补流动负债后的余额,营运资本越多,说明企业可⽤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资⾦越充⾜,企业的短期偿债能⼒越强,债权⼈收回债权的安全性越⾼。2、公式: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优缺点

(1)优点:能够直接反映流动资产保障流动负债偿还后能够剩余的⾦额,是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的绝对量指标(2)缺点:不便于进⾏企业之间的⽐较,对营运资本指标的分析⼀般仅进⾏纵向⽐较,很少进⾏横向⽐较

例题503

实际发⽣坏账,⽤坏账准备⾦冲销债权时 d127 ()A.流动⽐率不变B.速动⽐率不变C.现⾦⽐率下降D.营运资本减少4、运⽤ P1285、分析评价

营运资本指标多少为宜并没有固定的标准对短期债权⼈来说,希望营运资本越⾼越好

对企业来说,过多持有营运资本虽然可以提⾼短期偿债能⼒,降低财务风险,但有可能降低企业的盈利能⼒(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相⽐流动性强,但获利能⼒

差),所以需要在风险和收益之间进⾏权衡,采取不同融资策略,合理安排企业营运资本数额。(⼆)流动⽐率―――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最常⽤的财务指标1、公式:流动⽐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其中: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收补贴款、存货、待摊费⽤、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年内到期的长期投资、其他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应交税费、应付职⼯薪酬、预提费⽤、⼀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其他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通常指流动资产净额,是把各种资产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扣除后的净额。2、流动⽐率的分析和运⽤

流动⽐率指标的意义在于揭⽰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考察短期债务偿还的安全性。从债权⼈⾓度:流动⽐率越⾼越好,流动⽐率越⾼,债权越有保障,借出的资⾦越安全。

从经营者和所有者⾓度:并不⼀定要求流动⽐率越⾼越好,因为流动⽐率越⾼可能表明企业滞留在流动资产上的资⾦过多,未能充分有效的利⽤,造成企业机会成本的增加,对企业盈利能⼒将造成⼀定影响。企业应从收益和风险权衡的⾓度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规模进⾏合理的安排。

另外流动⽐率的⾼低也受到企业所处⾏业的性质与特点的影响较⼤,如房地产企业、商业企业的流动⽐率⼀般会较⾼,⽽制造业及公⽤事业企业等⾏业的流动⽐率会较低。3、运⽤ p1304、流动⽐率优点:

流动⽐率是相对数,与营运资本相⽐,流动⽐率更能反映出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并可以在不同企业之间相互⽐较,P131的例如。便于理解、计算简单、数据容易获取。5、流动⽐率缺点:4个

(1)流动⽐率是静态分析指标:

⾸先,是资产负债表上的数据;其次,企业下⼀个期间的短期偿债能⼒取决于企业下⼀个期间的现⾦流⼊和流出的数量和时间,所以企业下⼀个会计期间的短期偿债能⼒应该是⼀个动态问题。⽽流动⽐率反应的是分析期期末这个静态时点上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个静态⽐率来反应⼀个动态过程,不可能将所有应考虑的因素都考虑进去。(2)流动⽐率没有考虑流动资产的结构

没有考虑流动资产不同的变现能⼒,⼀个企业流动⽐率⾼不⼀定代表短期偿债能⼒肯定强,有可能该企业较⾼的流动⽐率是由于存货积压、应收账款增多且收款期延长导致的,和待摊费⽤不能变现,预付账款⽽真正可⽤来偿还到期债务的现⾦反⽽严重

短缺。应当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度分别分析流动资产的结构和流动资产的周转情况。(仅仅是数值⼤,没有考虑资产的质量)(3)流动⽐率没有考虑流动负债结构

第⼀:没有考虑到不同债务具有不同的强制程度和紧迫性

第⼆:(1)流动负债从动态⾓度来看是循环流动的,新的负债形成,同时企业也会获得新的资⾦。(2)⽽且不同流动负债项⽬,循环的形式也不同P132,

短期借款收到企业本⾝筹资能⼒和偿债能⼒的影响,应付账款受企业经营规模和市场信⽤的影响。(4)流动⽐率易受⼈为控制(⼩题)

①流动⽐率>1,如果某项业务导致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同时增加相等⾦额,则流动⽐率下降

如果某项业务导致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同时减少相等⾦额,则流动⽐率上升例:流动⽐率为2:1,如果分⼦分母同时增加1,则流动⽐率为3:2,下降

流动⽐率为3:2,如果分⼦分母同时减少1,则流动⽐率为2:1,上升因此,在临近期末的时候,企业可以通过推迟正常的赊购,来降低期末时分⼦中存货和分母中应付账款,或者企业可以通过借⼊⼀笔临时借款来增加分⼦中的货币资⾦和分母中的短期借款

②流动⽐率<1,如果某项业务使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同时增加相等⾦额,则流动⽐率上升

如果某项业务使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同时减少相等⾦额,则流动⽐率下降例:流动⽐率为2:3,如果分⼦分母同时增加1,则流动⽐率为3:4,上升

流动⽐率为2:3,如果分⼦分母同时减少1,则流动⽐率为1:2,下降(三)速动⽐率1、概念和计算公式:速动⽐率也称为酸性测试⽐率,是指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值

公式中:

速动资产是流动资产减去变现能⼒较差且不稳定的预付账款、存货、其他流动资产,待摊费⽤等项⽬后的余额。之所以要扣除这些是因为这些资产变现能⼒

相对于其他流动资产来说要更差⼀些。原因:1.存货在清算时可能使账⾯价值往往低⼀些。2.存货中有⼀部分是安全库存,不能⽤来还债。3.预付账款变现能⼒也是⽐较差,是已经⽀付给供应商的货款。不再具有偿还能⼒。4.待摊费⽤是已经⽀付掉的费⽤,只是还没有摊销,没有计⼊成本的费⽤,所以也不具有偿债能⼒。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预付账款-存货-待摊费⽤-其他流动资产

速动资产=货币资⾦+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例题504

属于速动资产范围的有货币资⾦、交易性⾦融资产和存货。()

P133 ×速动资产是流动资产减去变现能⼒较差且不稳定的预付账款、存货、其他流动资产,待摊费⽤等项⽬后的余额。

2、速动⽐率分析及运⽤

速动⽐率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即刻⽤于偿付到期债务的能⼒,是流动⽐率分析的⼀个重要辅助指标,由于剔除了变现能⼒较弱的资产,较之流动⽐率能够更加准确,可靠的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其偿还短期负债的能⼒。

⼀般来说速动⽐率越⾼,说明企业的流动性越强,流动负债的安全程度越⾼,短期债权⼈到期收回本息的可能性越⼤,但从企业的⾓度看,速动⽐率也不是越⾼越好。

根据经验,通常认为速动⽐率等于1⽐较合理,但这个经验数据不是绝对的,不同的环境、不同时期、不同的⾏业情况不同。3.速动⽐率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优点:速动⽐率考虑了流动资产的结构,因⽽弥补了流动⽐率的某些不⾜,但分析时应注意:

(1)并不能认为速动⽐率较低企业的流动负债到期绝对不能偿还。如果企业存货流转顺畅、变现能⼒强,即便速动⽐率较低,只要流动⽐率较⾼,企业仍然可以还本付息;另外速动资产的各构成项⽬流动性也存在⼀定的差别,特别是应收款项并不能保证按期收回。因此在以速动⽐率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时还需要考虑应收款项的预计收回情况。

(2)速动⽐率以速动资产作为清偿债务的保障,但速动资产并不完全等同于企业的现时⽀付能⼒,因为速动资产中也存在难以短期变现的因素,影响最⼤的因素是应收账款。P136 .其他影响项⽬:A.由于坏账准备的计提是会计计量的问题,使得应收账款回收⾦额净值可能⼩于账⾯净值;B.应收账款的收回期限可能⼤于1年;C.短期投资可能已经划分为长期投资,⽽仍在账⾯上反映,使得短期投资账⾯价值虚增。

(3)速动⽐率与流动⽐率⼀样易被粉饰(分析过程同流动⽐率)

接近报表⽇,以银⾏存款归还短期借款;结账⽇前⼤⼒促销,使得存货变成应收账款;以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相互抵消等。P136例题505

1.如果对⼀笔长期债券投资提前变现,则对流动⽐率的影响⼤于对速动⽐率的影响()

129.133-134×,长期债券提前变现后,增加的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是相同的,⽽分母⼜都是流动负债,故两指标增幅相同。(四)现⾦⽐率

1、现⾦⽐率的概念与计算公式

现⾦⽐率:企业现⾦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值。其中现⾦类资产:包括企业持有的所有货币资⾦和持有的易于变现的有价证券,如可随之出售的短期有价证券、可贴现和转让的票据。(不包括应收票据,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个性质,属于应收款项)现⾦⽐率= (现⾦+短期有价证券)/流动负债

现⾦类资产=货币资⾦+短期投资=库存现⾦+银⾏存款+其他货币资⾦+短期投资=速动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

相对流动⽐率和速动⽐率⽽⾔,现⾦⽐率来衡量公司短期债务偿还能⼒更为保险,特别是把应收账款和存货都抵押出去或已有迹象表明应收账款与存货的变现能⼒存在较⼤问题的情况下,计算现⾦⽐率更有现实意义。

现⾦⽐率是评价公司短期偿债能⼒强弱最可信的指标,主要作⽤在于评价公司最坏情况下的短期偿债能⼒。现⾦⽐率越⾼,公司短期偿债能⼒越强。

注意:计算现⾦⽐率的分⼦是现⾦类资产可⽤于随时⽀付,⽽分母流动负债是指可以在1年内或超过1年的⼀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现⾦⽐率实际上是将某⼀时点可直接⽀付的资⾦与该时点的流动负债对⽐,因此现⾦⽐率不⼀定能够准确反应企业偿债能⼒。(时间上还是不绝对对应)2. 现⾦⽐率分析和运⽤

对短期债权⼈来说,现⾦⽐率越⾼越好,现⾦类资产相对流动负债越多,对到期流动负债的偿还越有切实的保障。对企业来说,现⾦⽐率的确定并不能仅仅考虑短期偿债能⼒的提⾼,应将风险与收益两⽅⾯的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现⾦⽐率在分析短期偿债能⼒时通常仅仅是⼀个辅助指标,因为不可能要求企业⽬前持有的现⾦类资产来保障所有流动负债,企业也没有必要保持⾜够偿还债务的现⾦类资产。例题506

2某企业期末现⾦为160万元,期末流动负债为240万元,则该企业现⾦⽐率为

p137 B ()A.50%B.66.67%C.133.33%D.200%例题507

分析短期偿债能⼒的财务指标主要包括 ABCDE127 ( )A.营运资本B.流动⽐率C.速动⽐率D.现⾦⽐率E.⽀付能⼒⽐率

三、影响短期偿债能⼒的特别项⽬(项⽬和因素要区分开)(⼀)增加变现能⼒的因素1、可动⽤的银⾏贷款指标2、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3、偿债能⼒的声誉(⼆)减少变现能⼒的因素1、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

或有负债是有可能发⽣的债务,其存在须要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或不发⽣予以证实。这些未确认的或有负债⼀旦成为事实上的负债,会加⼤企业的偿债负担。以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形成的或有负债,未决诉讼,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尚未解决的税额争议可能出现的不利后果。2、担保责任引起的负债

担保可能成为企业的负债,增加偿债负担例题508

1.简述影响短期偿债能⼒的特别项⽬140-141答:(1)增加变现能⼒的因素①可动⽤的银⾏贷款指标②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③偿债能⼒的声誉(2)减少变现能⼒的因素①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②担保责任引起的负债第三节长期偿债能⼒分析

⼀、企业长期偿债能⼒的概念与影响因素(⼀)长期偿债能⼒的概念

1、定义:长期偿债能⼒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

2、长期负债特点:与流动负债相⽐,长期负债数额⼤、偿还期限较长。3、长期负债内容:

(1)长期借款:企业通过签订借款合同向银⾏或⾮银⾏⾦融机构借⼊的款项,借款合同规定了借款⾦额、利息率、利息⽀付⽅式和偿还期限等内容,企业

必须按照借款合同的规定按期偿还本⾦和利息。

(2)应付债券:企业采⽤发⾏债券⽅式所筹集的资⾦,企业需要按照债券条款所规定的票⾯利息率⽀付债券利息,并在债券到期时偿付本⾦。

(3)长期应付款:采⽤补偿贸易⽅式引进国外设备借款和企业采⽤融资租赁⽅式租⼊资产应⽀付的租赁款。4、长期偿债能⼒分析关注的重点:

⼀般情况下短期偿债能⼒分析主要着眼于企业所拥有的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因此关注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规模与结构,同时关注流动资产的周转情况(流动资产的变现能⼒)。

长期负债借⼊⽬的是通过借⼊资产的运营实现获利和增值,来保障长期负债的偿还,因此,长期负债除了关注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规模和结构外,还需要关注企业盈利能⼒。

(⼆)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的因素(回忆短期偿债能⼒的因素)1、企业盈利能⼒

企业盈利能⼒是企业在⼀定时期获得利润的能⼒,企业长期偿债能⼒与盈利能⼒密切相关。企业长期的盈利⽔平和经营活动现⾦流量是偿付债务本⾦和利息的最稳定、最可靠的来源。

企业盈利能⼒强,借⼊资⾦收益率超过固定⽀付的利息率,即可获得负债所带来的杠杆收益,并保障债务到期时能够⾜额偿还。

如果企业盈利能⼒弱,借⼊资⾦的收益率低于固定⽀付的利息率,企业要承担更多的损失,相应将会导致企业在债务到期时可能⽆法⾜额偿付债务本⾦和利息。所以企业长期盈利能⼒是决定企业长期偿债能⼒的主要因素。2、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指的是资⾦的来源,从财务报表⾓度看就是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例关系。从债权⼈⾓度看:

企业通过负债所筹集的资⾦所占⽐例越⼩,企业⾃有资⾦对债务的保障程度就越⾼,债务到期⽆法⾜额偿付的⽐率就越⼩。从企业⾓度看:(财务风险和资本成本呈反⽐)

负债⽐重越⾼,财务风险越⼤,企业资本成本就越低,收益就越⾼;所有者权益⽐重越⾼,财务风险越低,企业资本成本就越⾼,收益就越低。因此,安排最佳的资本结构,就要权衡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风险与成本,找到恰当的均衡点。3、长期资产的保值程度

长期资产是企业长期偿债能⼒的物质保障,如果企业⼤部分长期资产在⾯临

债务偿还时变现能⼒过低,可能会导致企业即使拥有很多长期资产也⽆法⾜额偿付债务。⼆、长期偿债能⼒的分析指标包括静态分析指标和动态分析指标

静态分析是企业现有资产对负债的保值程度。(指标是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围绕: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动态分析是强调企业未来赚取的利润与现⾦流量对负债的保障程度。(指标⽤到利润表或现⾦流量表上的数字)(⼀)长期偿债能⼒的静态分析

企业长期偿债能⼒静态分析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股权⽐率、产权⽐率、权益乘数,有形资产债务⽐率、有形净值债务⽐率。 6个

1、资产负债率(1)概念和公式:

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值,即资产总额中有多⼤⽐例是通过负债筹资形成的。是最为常⽤的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的财务指标。

A.资产负债率揭⽰了资产与负债的依存关系,即负债偿还的保障程度。资产负债率越⾼,说明资产对负债的保障程度越低。B.资产负债率⼜反映在企业全部资⾦中有多⼤⽐例是通过借债⽽筹集的。从这个⾓度资产负债率反映的就是企业资本结构的问题。资产负债率越⾼,说明借⼊资⾦在全部资⾦中所占的⽐重越⼤,企业资⾦成本越低,不能偿还负债的风险越⾼。(结构:2个)

(2)资产负债率的分析和运⽤:

①⼀般来说,资产负债率越低,企业的负债越安全,财务风险越⼩

但从企业的⾓度看,资产负债率不是越低越好,因为资产负债率过低往往表明企业没有充分利⽤财务杠杆,即没有充分利⽤负债经营的好处。(利息可以抵税,负债资本成本低等好处)因此在评价资产负债率时,需要在收益与风险之间权衡利弊。②对资产负债率还可以进⾏横向和纵向的⽐较

通过横向⽐较,可以洞悉企业的财务风险和长期偿债能⼒在整个⾏业中是偏⾼还是偏低,与竞争对⼿相⽐是强还是弱,若发现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或过低,应进⼀步找出原因,进⾏调整。

通过纵向⽐较,可以看出企业财务风险和长期偿债能⼒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或基本保持稳定。如果某⼀期间资产负债率突然恶化,需进⼀步查明原因,看是由于资产规模下降导致,还是⼤量借债引起。(3)资产负债率的缺陷(回忆流动⽐率的缺陷)①资产负债率是⼀个静态指标(资产负债表的数据)

资产负债率是考察企业破产清算时债权⼈利益的保障程度,即破产清算时债权⼈权益能够得到多⼤程度的物质保障。然⽽,财务分析并不是建⽴在破产清算的基础上,⽽在持续经营情况下,长期资产⼀般不⽤于直接偿付债务,并且长负债具有期限较长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长期资产的价值将随着企业的运营⽽发⽣变化。因此⽤资产负债率⽆法完全反映企业未来偿付债务的能⼒。

②资产负债率没有考虑负债的偿还期限(既包括短期负债,也包括长期负债),负债期限结构不同,还款的影响不同。③资产负债率没有考虑资产的结构(既包括流动资产,也包括长期资产),⼀是资产结构对债务的偿付能⼒不同,例如,⽆形资产不具有偿付能⼒等。⼆是资产的账⾯价值受到会计政策的影响,使得账⾯价值和实际价值可能不⼀致。(虚增或虚减价值)

2、股权⽐率、产权⽐率、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股权⽐率越⾼,资产负债率越低,所有者投⼊的资⾦在全部资⾦中所占的⽐例越⼤,⽽债权⼈投⼊的资⾦所占⽐例越⼩。此增彼长的关系。(2)

产权⽐率⼜叫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率,或叫做资本负债率,直接反应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产权⽐率反映了所有者权益对负债的保障程度。产权⽐率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越强,债权⼈权益保障程度越⾼,承担的风险越⼩。(3)权益乘数---⼜叫权益总资产率

权益乘数表明企业资产总额是所有者权益的倍数,该⽐率越⼤,表明所有者投⼊的资本在资产总额中所占⽐重越⼩,对负债经营利⽤得越充分,但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越弱。权益乘数与资产负债率分析是⼀样的。也表⽰⼀种负债程度。负债越多,资产负债率越⼤。权益乘数就越⼤。3、有形资产债务⽐率和有形净值债务⽐率

(1)有形资产债务⽐率(在资产负债率的基础上变化)公式:有形资产债务⽐率

(2)有形净值债务⽐率(在产权⽐率基础上变化)公式:有形净值债务⽐率

(3)分析:有形资产债务⽐率和有形净值债务⽐率是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的更加谨慎、稳健的⼀个财务⽐率,它将企业长期偿债能⼒分析建⽴在更加切实可靠的物质保证基础上,是资产负债率和产权⽐率的补充指标。上述六个⽐率都是从资产与权益的规模和质量的⾓度对企业财务风险和长期偿债能⼒进⾏衡量。(⼆)长期偿债能⼒的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指标包括利息保障倍数、现⾦流量利息保障倍数与债务保障⽐率1、利息保障倍数(1)概念与计算公式

利息保障倍数是息税前利润与债务利息的⽐值,反应了公司获利能⼒对债务所产⽣的利息的偿付保证程度。利息保障倍数

注意:

①该指标反应企业所实现的经营成果⽀付利息费⽤的能⼒,分⼦的经营成果应是息税前利润。

②计算息税前利润应扣除⾮正常项⽬、中断营业和特别项⽬以及会计准则变更的累计前期影响⽽产⽣的收⽀净额,因为负债与资本⽀持的项⽬⼀般属于正常业务经营范围。

③分⼦中的利息费⽤只包括财务费⽤。分母中的利息费⽤不仅包括财务费⽤中的利息费⽤,还应包括已资本化的利息费⽤,但是外部分析⼈员很难获得财务费⽤的具体构成,所以通常⽤财务费⽤代替利息费⽤。当财务费⽤为负值时计算的利息保障倍数没有意义(反映偿还利息的保障程度,利息为负值没有意义)。(2)利息保障倍数的分析:

①从长期来看,利息保障倍数⾄少应⼤于1,⽐值越⾼,说明企业⽀付利息的能⼒越强,长期偿债能⼒⼀般也就越强。(但是⼤于1,也不见得能换上债务,因为利润是权责发⽣制计量的,还需要有现⾦流量才可以)

②利息保障倍数低于1,说明企业实现的经营成果不⾜以⽀付当期利息费⽤,意味着企业的付息能⼒⾮常低,财务风险⾮常⾼,需要引起⾼度关注。

③对企业和所有者⽽⾔,利息保障倍数不是越⾼越好,如果⼀个⾼的利息保障倍数是由于利息费⽤低导致的,说明企业财务杠杆程度很低,未能充分利⽤举债经营的优势。(债务少,利息少)④利息保障倍数也可以进⾏横向⽐较和纵向⽐较。

例题509

1.计算利息保障倍数时,所使⽤的利息费⽤,是指 155D ( )A.全部财务费⽤

B. 只包括经营利息,不包括资本化利息C.只包括资本化利息,不包括经营利息D.既包括经营利息,也包括资本化利息2.现⾦流量利息保障倍数(1)概念和公式

该指标是⽤可⽤于⽀付利息的经营活动现⾦流量与现⾦利息⽀出的⽐值。公式是

该指标反应企业⽤当期经营活动带来的现⾦流量⽀付当期利息的能⼒。需要注意的是:“现⾦所得税⽀出”不是单独的项⽬,⽽是包含在“⽀付的各项税费”当中,“现⾦利息⽀出”也不是单独的项⽬,⽽是包含在“分配股利,利润和偿付利息所⽀付的现⾦”当中。因此,外部很难找到相关的数据。三、影响长期偿债能⼒的特别项⽬(事项)(⼀)长期资产与长期债务1、长期资产

长期资产是长期资⾦的主要来源,长期资产成为偿还长期债务的主要资⾦保障。长期资产的计价和摊销⽅法对长期偿债能⼒有较⼤影响,由于对固定资产的反映存在有很多主观估计成分,所以长期资产的账⾯价值与实际价值可能会存在⼀定差异,⽽真正对债务具备保障能⼒的是实际价值,因此以反应长期资产的账⾯价值的报表数据为来源计算的财务⽐率可能⽆法准确反映企业实际的长期偿债能⼒。

此外在进⾏长期偿债能⼒在不同企业间的⽐较以及与⾏业平均⽔平⽐较时,不同企业采取的不同会计⽅法也会对⽐较结果产⽣影响。资产和负债完全相同的企业,加速折旧法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要⾼于直线折旧法下的资产负债率因此在进⾏长期偿债能⼒分析时,⼀⽅⾯要关注企业所拥有的长期资产的实际价值,另外在进⾏横向⽐较的时候要关注企业所采取的会计政策的差异。2、长期负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