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供用水结构及变化趋势分析

来源:化拓教育网
2017年第5期 DOI:10.3969/j.issn.1672—2469.2017.05.006 水利规划与设计 规划战略 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供用水结构及变化趋势分析 胡志东 (重庆市巴渝水利规划院,重庆401147) 摘要:通过分析重庆市2005~2014年供用水结构、主要用水指标及其变化趋势,以及2014年重庆市五大功能区 的供用水结构,揭示经济社会发展供用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重庆市近lO年供用水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 2011年后呈下降趋势;地表水是全市供水水源的最主要类型,其中提水工程占主导地位;全市现状水资源利用 效率总体偏低;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供水均以提水工程为主,工业是最大用水户,而渝东北 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则以蓄水工程供水为主,农业是最大用水户。 关键词:供用水结构;用水指标;变化趋势;经济社会发展;重庆五大功能区 中图分类号:TV2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469(2017)05—0018-03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生态之基¨ 。提高 区域整体的用水效率和效益,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水资源配置追求的 目标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重庆直辖以来,全市水 异大,层状地貌明显,喀斯特地貌大量分布。属中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1 184mm, 年平均气温在l6—18℃,冬暖夏热、无霜期长、 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春夏之交夜雨尤甚。境内河 流众多,以中小河流为主 ,均属长江流域,流域 利发展成效显著,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支撑 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受诸多 面积大于100km 的河流274条,长江干流横贯全 境。重庆市过境水资源量丰富(多年平均年入境量 为3837亿m ),但当地地表水资源不足(多年平均 当地水资源总量为567.76亿m ) ,人均当地地 因素影响,水利整体发展水平与国内先进地区以及 与水利自身所应承担的功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难以适应重庆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科学 地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供用水结构及变化趋势规律, 是编制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对实现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乃至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均 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重庆市2005—2014年供 用水量和经济社会发展统计资料,对供水水源结 构、用水结构、主要用水指标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 表水水资源量约1700m ,低于全国水平。水资源 量地区分布不均,由东向西呈递减趋势,年际变化 大、年内分布不均,多集中在5~8月。 2013年9月,重庆市委、市政府通过了《关于 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 见》 ,将重庆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 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 分析,并探讨了2014年重庆市五大功能区供用水 结构,揭示经济社会发展供用水的变化规律。 区(以下简称“渝东北”)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以下简称“渝东南”)五大功能区。五大功能区系 统协调发展对水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1 区域概况 重庆位于我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幅 员面积8.24万km ,辖38个区县(自治县)。2014 年,全市户籍人口3375万人,常住人口2291.40 万人,城镇化率59.6%,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4262.60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 为7.4:45.8:46.8 E4]。全市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2供用水结构及变化趋势 2.1供水结构及变化趋势 重庆市2005—2014年各类水源、地表水供水量 变化分别见图1和图2。2014年全市供水总量80.47 从南北两面向长江河谷倾斜,东南部靠大巴山和武 陵山两座大山脉,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垂直差 .收稿日期:2016-07.15 作者简介:胡志东(1984年一),男,工程师。 1 8. 规划战略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7年第5期 亿in ,较2005年净增水量9.31亿m ,总体呈上升 趋势。从各类水源来看,2014年地表水供水量78.87 民生活、城镇公共、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农村 生活等4个类型统计全市用水量情况,见图3,各 类用水年均用水量占比见图4。 近l0年重庆市总用水量增加9.31亿m ,增 加幅度13%,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011年前上升 较明显,但2011年后变化平缓,呈下降趋势。从 用水结构来看,农业用水量近lO年有一定的波动, 亿in ,较2005年净增水量9.35亿in ,与总供水量 变化趋势一致;地下水供水量总体较稳定;其他水 源供水量很少,供水量总体较稳定。从供水结构来 看,地表水占总供水量的比例97%~98%,是全市 供水水源的最主要类型;地下水占总供水量的比例 1.5%一2%;其他水源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比例 0.1%左右,提升空间还较大。 在地表水供水水源中,2014年蓄水工程供水 量较2005年净增水量4.99亿ITI ,2010年前变化 不明显,略有降低,2010年后呈上升趋势,占地 表水供水量的比例27%~39%;引水工程供水量 变化不大,占地表水供水量的比例6%~8%; 2014年全市提水工程供水量较2005年净增水量 3.05亿m ,2010年前呈上升趋势,2010年后呈下 降趋势,占地表水供水量的比例52%~67%,提 水工程占主导地位;非工程供水量很少,基本保持 稳定。 ——总供水量●_蛐表水—毗下水_'蜞他水源 100. 90. 80. 目70. 60. 嚣 1O. 2005 2oo6 2OO7 2008 2oo9 20t0 20“2012 2013 2014 年份 图1重庆市2005—2014年各类水源供水量变化图 + + -.. 一 一 90.O0 80.OO 雷70.O0 60.O0 50.00 4o-oo3O.00 20.0O 10.0O 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l1 2012 20l3 2014 年份 图2重庆市2005—2014年地表水供水量变化图 备注:其他水源供水量包括污水处理再利用和雨水利 用;非工程水供水量主要指农村生活用水中的车载人挑水 量;图1—2、以及图3—9的基础数据均来源于2005—2014 年《重庆市水资源公报》。 2.2用水结构及变化趋势 本文按照农业、工业、城镇生活(包括城镇居 但变化不大(20~25亿m ),占总用水量的比例在 24%~34%;工业用水量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 2010年前逐渐上升,2010年后基本趋于稳定,略 有下降,占总用水量的比例在46%一56%,是重 庆市最大用水户;城镇生活用水量呈逐年上升趋 势,占总用水量的比例在14%~20%;农村生活 用水量变化不大,逐年略有降低,占总用水量的比 例在4%一6%。 —一农业r--'nyAl ̄—时赫断—睇蹄 — 总用水量 一0/0) 删 旺科 谁 1o0.00 ∞如∞如加m 90.0O ∞∞∞∞∞∞0 舍80.00 捌5O.:。0.00 。03 4O.OO 旺30.00 20.O0 10.OO 0 20o5 20o6 2o07 2008 20o9 2010 2011 20l2 2013 2014 年份 图3重庆市2005—2014年用水量变化图 —.-农业用水量占比 +工业用水量占比 -. 唬魄撕用水量占 农村生活用水量占比 20o5 2Oo6 2Oo7 2o08 20o9 2010 201l 2012 2013 2014 年份 图4重庆市2005—2014年各类 年均用水量占比变化图 3主要用水指标变化趋势 2014年全市人均用水量269m’,较2005年增 加5.9%;按当年价计算,万元GDP、万元工业 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为56m 、71m ,较2005年分 别下降75.9%、78.0%,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居 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132L/d,较2005年增加 20%,整体呈缓慢增长的趋势;农田灌溉亩均用 水量307In ,较2005年增加9.6%,受气候、降 ・1 9・ 2017年第5期 水利规划与设 规划战略 水量和农田实灌面积等因素的影响,农田实灌亩 均用水量有一定波动。主要用水指标变化趋势见 图5。总体而言,重庆市人均用水量较全国偏低 (全国平均值450m ),万元GDP用水量在全国处 水量最多的区域,工业用水占比最大,达5l%, 一 7J一而渝东北和渝东南用水总量相对较小,农业用水比 例明显上升,成最大用水户。用水结构的区域分布 们 如∞∞∞差异,主要与各区人口与城镇化水平、产业布局等 密切相关。五大功能区2014年各类用水量及占总 用水量的比例见图8和图9。 于较先进水平(全国平均值96m ),但用水效率仍 有提升空间,农业灌溉效率还较低(全国亩均灌 溉水量402m )。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约束 下 ,未来全市经济社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水资 源的约束将会变得更趋紧张。 +人均用水量 +万元 )P用水鼠 十万元,31k增加值用水量 +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最+农田实灌亩均用水域 350 300 *250 旺200 釜150 100 50 核心区和 城市发展 拓展区 新区 分区 渝东北 渝东南 图7重庆市五大功能区主要水源工程供水量占比图 0 2O05 2006 2O0 7 2008 2009 2010 20Il 20l2 2Ul3 20I4 备注:由于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的供用 一 一划*旺副 水量难以划分,故将两区合并叙述。 年份 图5重庆市2005—2014年主要用水指标趋势图 备注:各用水指标的单位与前述一致。 ∞ 如 加 ∞∞∞∞∞∞∞∞ -总片j水量-农业-工业-城镇生活・农村乍活 .∞如∞∞加m 0 4五大功能区现状供用水结构 五大功能区战略是中共重庆市委对重庆发展的 新规划。各功能区均以地表水供水为主,都市功能 核心区和拓展区提水工程供水量17.10亿m ,占 该区总供水量的比例达83%;城市发展新区提水 工程供水量占55%,蓄水工程供水量占38%,而 渝东北和渝东南则以蓄水工程供水为主,蓄水工程 供水量占比均在50%以上。供水结构的区域分布 差异,主要与各区水资源分布条件关系密切。五大 功能区20l4年主要水源工程供水量及占总供水量 的比例见图6和图7。 ・总供水域t莆水工 ・引水I:程-提水工程-地卜水 ・若 已 副 3 50 核心 和 城『 发展 渝东北 拓展区 新区 分区 渝东南 i】【 : 图9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各类用水占比图 5 结语 (1)重庆市近10年供用水总量总体呈上升趋 势,地表水是全市供水水源的最主要类型,地下水 和其他水源供水量占比很小。在地表水供水水源 中,提水工程占主导地位,其次为蓄水工程。工业 用水是全市最大用水户,2010年(下转第134页) 2017年第5期 水利规划与设计 设计施工 全部管线工程完工后进行通水试验。通水试验 的实施方案根据发包人要求确定,通水实验需在发 包人及监理人的指挥下进行。 3 结论 通过对本工程标段水压试验方案的分析可以 看出,压力管道水压试验的压力值均超过了 2风险分析与注意事项 建安工程所采用的PCCP管材的水压试验分为 首段、分段两个阶段。试验开始前编制好水压试验 方案报告并经监理人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在准备 0.9MPa,与建安工程管道安装标准相比,完全 达到了设计要求与规范的规定,工程水压试验 完全合格,可以继续进行接下来的施工。本标 段水压试验的成功之处在于对试验方法的确定, 阶段,需完成对管道的清理、水源的确定与接引、 疏导、疏浚等准备工作。 2.1主泵启动 通过对允许压浆制法与渗水量法进行比较,选 择了更适合本标段工程的试验方法,对类似工 程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金斌,谢丽华.超高水头水电站岔管布置及水压试验[J].水 利规划与设计,2o12(03):31-33. 如反应堆冷却剂泵启动失败,半小时内不得二次 启动,两小时内启动次数不能超过3次,需等两小时 后才可重新启动。启动后升温前必须保证主泵变频器 电压稳定情况下,再启动主泵,水压试验期间,主泵 转速不能高于平常转速的88%。 2.2水压试验方式 [2]张其军.山西引黄PCCP管道静水压试验及要点[j].水利技术 监督,2008(01):41—42. [3]姜润文.PCCPDE管道水压试验成果分析与应用[J].水利规划 与设计,2015(06):53・55. [4]石江林.活断层附近高水头压力管道设计方案研究[J].水利规 划与设计,2015(12):109-l12. 注水法是一种经过反复实践验证的管道水压试 验方法,采用此法,压力值与管道渗漏值符合规范 要求。 2.3水压试验压力 [5]唐星.电站出水压力管道经济管径计算[J].水利技术监督, 2014(01):38+40. 考虑到工程特殊性,保证实验压力为常态压力 +0.3MPa。首段水压试验时间安排在管道连续安 装之后,试验结束并验收合格后,按照进度采用打 压管进行逐段试验,并保证每段长度在10km以 内。在进行管道水压试验过程中,消毒和清洗排水 [6]吉乔伟,刘伟荣,唐颖栋,等.基于改进型压力管道镇墩的理论 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3(04):44—46. [7]杨海芹.低压输水管道中几种管材的应用分析[J].水利规划与 设计,2015(07):136—138, [8]陈秀青.水闸基本尺寸设计方案比较[J].水利技术监督,2013 (04):49—52. 要及时处理,不能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确保工程 作业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化。 [9]李启雄.关于水荷载计算几个问题的讨论[J].水利技术监督, 2009(02):3—5. (上接第20页)前逐渐上升,2010年后基本趋于稳定, 略有下降,其次为农业用水,有一定的波动,但变化不 大,再其次为城镇生活用水,呈逐年上升趋势,最后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z].2o10-12-31. [2]王浩,汪林.水资源配置理论与方法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 计,2004(s1):50—55. 农村生活用水,用水量基本稳定,略有降低。 (2)重庆市人均用水量较全国偏低,万元GDP用 水量在全国处于较先进水平,但用水效率仍有提升空 间,农业灌溉效率还较低。未来需要深人挖潜,以节 [3]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重庆市五大功能区水利发展战 略规划[R].2015. [4]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重庆统计年鉴-2015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水优先为宗旨,大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3)2014年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工业是最 大用水户,水源以提水工程为主;城市发展新区是 五大功能区用水量最多的区域,工业是最大用水 [5]李正琼.重庆市中小河流治理河道设计方案研究[J].水利规划 与设计,2015(09):56—58. [6]重庆市水利规划院.重庆市水资源调查评价总报告[R].2013. [7]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 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z].2013—9—14. [8]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 『Z].2012—6.7. 户,水源以提水工程为主;渝东北和渝东南农业是 最大用水户,水源以蓄水工程为主。 ・l 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