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文字格式(说课稿)
2010-09-27 16:30:09| 分类: 教学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设置文字格式》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四章第二节《设置文档格式》中的第一课时,是学生熟悉了WORD的窗口界面,能够创建、编辑和保存文档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WORD是办公自动化中的文字处理软件,主要作用是迅速处理各种公文、名片、简历等,提高工作效率。因此,WORD是计算机应用基础中重要的章节。这些公文的处理主要是设置文档格式,作为文档格式中的第一部分——设置文字格式,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书的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是对WORD编辑操作的复习与巩固,也是对WORD基本操作知识点的延伸,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文字格式包含的内容。 掌握文字格式的设置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在观察、分析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实践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乐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体验爱,感悟爱,学会感恩。
3.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置文字格式。
难点: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说教法:
根据《计算机应用》这门课的特点以及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节课的内容,在我校机房的现有设施下,我坚持“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以引导启发,任务驱动,实践练习的方法为主,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广播功能,实时演示,引导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引导,解决问题。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体现教学重点,精心设计任务,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积极地进行自主实践活动,鼓励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问题,
1
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相互间交流、协作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说学法:
《设置文字格式》这节课的内容简单易懂,但对我们职校生来说,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再简单也不会,这节课懂了,下次做题又不会,学过的内容没有印象,基于这种情况,,教师设置问题,加强监督引导,使学生主动探索,加强技能,并获得成功的喜悦,适时地给予合理的评价,进一步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这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教给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单纯的知识。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设计上以启发实践为主,着重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由体验,发现问题,并进行讨论交流,共同研究,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课堂上的具体环节为:
(一)复习:复习选定操作。(1分钟) (二)导入新课:(3分钟) 【课件展示】
以大家熟悉的超市名称,路标,宣传栏、广告牌、应用文等特有的格式让大家观察,体验文字格式的规范、美观、协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在学生有了兴趣点的时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我们也可以完成这样的操作。引入课题。
(三)引导启发,探求新知:
设置文字格式首先要了解文字格式的内容。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幻灯片中显示的不同文字格式有什么区别。 学生指出区别,教师将区别显示到屏幕上: 字体、字形、字号、文字颜色、字间距。
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字格式,即知识点一。 接下来,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设置文字的格式呢? 演示:
启动WORD 2003,打开“爱的伟大”这篇文档。 引导学生观察WORD界面,并提问:
WORD窗口界面中哪个菜单可以设置文字格式。 答:“格式”菜单。
2
观察“格式”菜单,并提问: 哪个命令可以设置文字格式? 答:“字体”命令
逐步引入“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即知识点二。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字体”对话框,学生进一步总结补充文字格式的内容(字体、字形、字号,文字颜色、字间距,特殊效果等)。
最后,使用“字体”对话框设置“爱的伟大”文档中的文字格式。 请中等水平的学生演示,其它同学观察,并发现问题。 问题举例:
问题1:没有选定文本,就开始设置文字格式。
问题2:题目要求使用“字体”对话框,而学生有时会用到格式工具栏。 问题3:设置的文字颜色不符,把黄色设置为桔色。 问题3:不会设置字符提升。
问题4:字号有时是汉字表示,有时用数字表示,该怎样快速地选择呢? 遇到问题,同学之间可以讨论,研究,找出正确的答案,有时候,性急的学生会大声地提示演示者,这样课堂气氛比较热烈,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中等水平的学生演示,既可以发现问题,又让学生在教学生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便于学生之间交流、沟通,促进共同学习。
学生演示完成后,提出问题:
设置文字格式只能在字体对话框中进行吗?
诱导学生思考,在窗口中找出答案,在学生的演示中找答案,既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又进一步加深对知识(同一种操作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完成)的理解。
(四)学生动手练习,运用所学知识:
做练习之前强调,每个作业按要求一步一步进行,要认真细致,防止漏做,少做。
【发送任务一】 “请假条”
让学生对学过的应用文设置标题、内容和落款的文字格式,并注意应用文的格式。
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交流,关注基础较弱的学生。 在学生完成任务一的基础上,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发送任务二】 “学会感恩”
3
这道题目有两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基础较弱的学生按要求一做,基础较好的学生按要求二做。
这篇文章段落较多,不同的段落要求的文字格式不同,而且在要求的设置中,将文字格式的全部选项进行了应用(除文字效果外)。这就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要认真仔细,按步骤进行。
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要个别辅导,关注他们,增强他们学习这门课的信心。同时,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讨论解决。 根据课堂进度,若有时间,可以让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基础弱的学生完成要求二。
这种层进式教学可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 任务二做完之后,让班级中学习好的学生演示文字效果的设置方法。 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
通过实践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探究,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亲自动手,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
学生在练习的同时,教师巡回指导,积极参与,有效解决了发现的问题。 任务一复习了学生学过的应用文的格式,又应用了本节课的知识;任务二中的文档让学生感悟爱,理解爱,并学会感恩,渗透了德育教育。
(五)适当评价:
收集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并让学生说出自己作品的独到之处。 其他学生观察,讨论,分析,评价。
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强调“亮点”,纠正不当之处。
这个环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六)归纳总结:
学生总结: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师总结: 【课件展示】 设置文字格式 一.文字格式:
字体、字形、字号、文字颜色、字间距、特殊效果 二.设置文字格式: 1.“字体”对话框
4
2.格式工具栏
进一步梳理所学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七)知识拓展: 【课件展示】 展示学生的作品。
设置文字格式使我们的文档更加美观、规范,但似乎还有点不完整。(引导学生观察其在段落设置上的缺陷)
提出问题:文档中不完整的地方有哪些呢? 学生课后思考。
课外拓展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同时也为下一节的“设置段落格式”埋下伏笔。
五、说教学反思
1.本节课一开始以学生熟悉的路标、超市名称、宣传栏、广告牌和学生学过的应用文格式以课件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冲击视觉,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教师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加强引导,有效的展开教学,课堂气氛热烈。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推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探索,积极思维。
2、教学中学生演示比教师演示更有吸引力。中等水平的学生演示能充分暴露问题,也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互帮互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勇于探索的精神。
3、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都有提高。
4、学生个别差异太大,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这节课内容简单,尽管实际了分层教学,但是基础较弱的学生知识掌握不够理想,操作速度慢,主动参与意识差;基础较好的学生操作熟练,很快达到课堂要求,还感觉无事可做。 取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