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花粉破壁方法的研究进展

花粉破壁方法的研究进展

来源:化拓教育网
综述与专题评论

食品与发酵工业󰀁󰀁FoodandFermentationIndustries󰀁󰀁Vol󰀁29󰀁No󰀁2

花粉破壁方法的研究进展

唐󰀁维1󰀁张星海2

1(四川省岳池师范学校,岳池,638300)󰀁2(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杭州,310029)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关于花粉破壁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归类比较,分别阐述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又分析了花粉破壁带来的问题,对人们的疑问给予剖析,最后指出花粉的深层开发前景广阔,但破壁是首要和关键的环节。关键词󰀁花粉,花粉壁,破壁

󰀁󰀁花粉(pollen)是植物雄性配子体,存在于雄性花粉囊内,不仅具有低脂肪、高蛋白的特

点,而且含有人体生存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如多种维生素、酶、微量元素、生物活性物质等,人们称花粉为营养素的浓缩体,完全的营养源,植物高度浓缩的󰀁微型营养库󰀁,因此被誉为󰀁完全营养品󰀁[1]。近代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充分肯定了花粉的医疗保健作用,蜂花粉对心脑血管疾病、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肝病、习惯性便秘、贫血、糖尿病、哮喘等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2~5]。此外,蜂花粉还有抗疲劳、增强体力、增强记忆力、改善脑功能、增强耐缺氧能力、调节内分泌、改善性功能及抗衰延寿养颜等作用。但是,由于花粉具有坚韧的细胞壁(由孢粉素、果胶质、纤维素等组成),其结构中的孢粉素具有耐酸、耐碱、耐温、耐压以及对胃酸和其他消化系统酶非常稳定的理化特性,这样既影响了花粉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也阻止了提取时营养物质的释放,大大了花粉的深层开发和利用,因此花粉的破壁就显得尤为重要[6]。目前随着国内外对花粉研究的深入,人们在花粉的破壁上也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主要根据近年来国内文献报道,对花粉的破壁方法作一综述,以期为花粉的深层研究和开发提供帮助。

1󰀁花粉的成分与结构

花粉是指2细胞或3细胞时期的雄配子体,花粉成熟后,花药裂开散出大量的花粉[7]。花粉粒的形状大体分圆形、椭圆形、三角形3类。花粉粒的直径最小的只有10󰀁m,个别大的(如南瓜花粉)有200󰀁m,一般在40~50󰀁m之间。花粉的营养成分[8,9]主要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脂类、各种活性酶、激素、纤维素、矿质营养、木质素等,例如蜂花粉除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外,还含有多种对人体生理机能具有特殊功能的物质,如:(1)蛋白质。蜂花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很丰富,而且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的比例也较合理,含量大约在21%~28%,因粉源植物的品种和产地不同,蜂花粉中的蛋白质含量有所差异。(2)氨基酸。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也是蛋白质的分解产物,蜂花粉中氨基酸的含量在15%~20%。(3)脂类。蜂花粉中脂类含量为1%~7%,包括7种饱和脂肪酸和14种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占脂肪总量的25󰀁23%,不饱和脂肪酸占󰀁52%。(4)微量元素。蜂花粉中的微量元素多达20多种,有钾、钠、钙、镁、锌、铜、铁、锰、硒、镍、铬、钴等,人体14种必需的微量元素在蜂花粉中都存在,其中钾的含量最高。(5)维生素。蜂花粉中含有维生

第一作者:学士,讲师。

收稿时间:2002-08-05,改回时间:2002-11-11

86综

第29卷󰀁第2期󰀁󰀁唐󰀁维等:花粉破壁方法的研究进展

述与专题评论

素有10多种,虽然含量很少,但种类十分齐全,都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化合物。(6)糖类。蜂花粉中糖类约占干物质的1/3,含量为18%~23%,主要种类为葡萄糖,果糖和淀粉等。(7)酶类。蜂花粉中含有80多种酶,主要为还原酶、转化酶、淀粉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胃蛋白酶和脂酶等。(8)黄酮类化合物。花粉中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平均值为1󰀁756%。(9)纤维素。蜂花粉中含纤维素约占1%~5%。

花粉粒的结构如下[10,11]:

通过冷热的急剧变化使花粉的外膜因破坏而产生裂痕,在裂痕的周围由于超声空化产生的气泡进行强烈的振动,其振动力克服了花粉外膜与花粉之间的结合力,起到了扯裂的作用。为了使外膜被󰀁扯󰀁下来,则在外膜上要用微冲击波,而超声波在空化气泡的爆裂过程中是可以产生微冲击波。该技术的工艺流程是:

花粉󰀁加水润湿󰀁冷冻󰀁升温融化󰀁超声作用󰀁重复后3个环节

该方法中冷冻所用的仪器是可以制冷到-25󰀁的可控温的冰箱,升温融化是在温度低于45󰀁的恒温水浴锅中进行,另外超声波的功率与细胞的破壁率在一定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常用500W、30kHz,一次超声作用时间不能超过10min,否则会由于作用时间过长而引起破壁花粉溶液的温度过高破坏花粉的营养成分。该方法的最大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作用时间短,无须复杂的工艺条件,破壁率在75%左右,基本可以满足生产工艺上的要求。李道平等研究表明:花粉加入40%~60%的软水,搅拌均匀,浸渍2~3h,超声波发生器功率500W,采用PZT电压换能器,装有变幅杆,在温度30~70󰀁时进行超声波处理10~20min,破壁率可达75%。2󰀁1󰀁2󰀁温差破壁法[18,19]

由于花粉在低温下容易脆化,在根据细胞内的胞内水在低温下结成冰而在骤然的升温条件下来不及与细胞壁同时融胀的特性,这样便容易引起胞内的冰刺破花粉细胞壁,从而得到破壁的目的,如果再加其他外力的作用更促进了破壁率的增加。该方法是将花粉灭菌后,置于-10󰀁冰箱内存放24h以上,迅速投入80󰀁的热水中搅拌,迅速冷却至40~45󰀁,并在恒温连续搅拌提取8~10h,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可得到高营养的花粉提取液,提取率达72󰀁3%。另有报道提出:花粉50g,在-20󰀁冰箱内存放24h后,取出迅速倒入90~100󰀁的2L热水中,再立即投入球磨机内研磨,使花粉内容物自萌发孔中

872󰀁花粉破壁方法分类

花粉的外壁主要是由孢粉素、纤维素等成分组成,耐酸碱、耐高压高温,对消化酶也非常稳定,不少研究表明当花粉进入人体的消化道时,虽然可以通过表面的萌发孔释放一些营养成分,但为数极少,因此为了提高花粉的利用价值,必须对其进行特殊的破壁处理。花粉破壁是指花粉的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以便花粉内含营养物质的释放、吸收和利用,常有3种破壁形式[12](根据花粉形态破壁程度类分):花粉壁自萌发孔处裂开,内容物自萌发孔处溢出;花粉壁除萌发孔处,其他部分也有破裂,内容物自萌发孔和其他破裂处大部分出;花粉壁完全分解为数块残片,内容物全部溢出。往往在同一种破壁方法的过程中,3种破壁形式都有,目前文献报道的破壁方法主要分如下几类。2󰀁1󰀁物理方法2󰀁1󰀁1󰀁超声波破壁法

[13~17]

由于花粉表面有一层非常坚硬的外膜,

综述与专题评论

食品与发酵工业󰀁󰀁FoodandFermentationIndustries󰀁󰀁Vol󰀁29󰀁No󰀁2

碾出,然后冷却到40󰀁以下,-10󰀁贮存24

h,过滤,取上清液减压浓缩后即为破壁花粉,滤渣可另做其他食品添加剂。该破壁方法虽然工艺简单,成本也较少,但往往破壁率较低。2󰀁1󰀁3󰀁高压气流破壁法

高压气流法即为高压气流粉碎破壁法,该法要求用含水量不高于4%的干燥花粉,

[20]

在除湿清洁的房间里进行粗磨过筛,然后投入高压气流粉碎机中,使花粉细小粉粒随着超音速强气流旋转撞击在高强度的环状陶瓷圈上,致使花粉破碎,破壁率达95%~99%。破壁后花粉干燥易包装、存放和运输,同时还可以方便射线辐射灭菌。该方法的工艺流程是:

该方法的关键是花粉在粉碎前必须十分干燥,工作车间也要用除湿机调节空气的湿度,因为花粉的湿度大时会产生一定的弹性,起了撞击中的缓冲作用,结果将影响破壁率;另外就是气流粉碎机的工作参数的调节,不同的花粉参数是不同的。2󰀁2󰀁生化方法

2󰀁2󰀁1󰀁蜂粮破壁法[21,22]

蜂粮是蜜蜂把采来的花粉进行精选后置于巢房内,用头把花粉捣实。并本能地加入一些酶类等物质,在巢房适宜温度(33~35󰀁)下,酿造成蜂粮。蜜蜂摄取的食物,在胃里只停留十几分钟,在中肠中停留2~3h。蜜蜂必须把花粉进行酶解变成蜂粮后才能很好吸收。蜂粮的酿造时间据测定雄蜂为29~49h,雌蜂是28~48h。所以花粉不经事先酿造,就不易消化吸收。蜂粮有如下特性:(1)失去了继续发育能力;(2)蔗糖转化为多种单糖;(3)部分纯糖转化为乳酸,乳酸有防作用;(4)Vk等维生素含量增多;(5)可储存时间延长。可以肯定蜂粮也已破壁,它的萌发孔的膜已经穿透。蜜蜂在花粉中加入了蛋白酶、淀粉酶、转化酶、脂肪酶以及4种具有内脂酶活性的小分子等。利用蜜蜂巢房中适时的鲜粮作为酶的来源处理花粉,对于花粉的破壁、消毒、脱敏和除苦等均有较好效果,破壁率可达75%~95%。该方法是:无菌条件下取出已酸制25~30h的蜂粮,以花粉100g、蜂粮5g的比例拌人花粉中,并用刺88五加液作催化剂,加入50%~60%蜂蜜催化液,拌匀后平铺盘中,厚约3~5cm,在35󰀁下培养36~48h,发酵完成后,再用磨研挤压法,从花粉的萌发孔中挤出花粉内含物,低温干燥处理后即可食用。也有人提出用仿蜂粮

法处理花粉,对其破壳、消毒、除苦亦有良效,破壁率达85%以上。该方法是,蜂蜜中加适量水调成蜂蜜胶液,于60~65󰀁加热灭菌15min后,冷到25~30󰀁,取适量拌入花粉中(以使花粉松散、不成粘糊状为度),充分混匀,平铺于发酵盘中,35󰀁下经36~48h发酵即可使花粉的萌发孔裂开,将其放入-20󰀁冰箱冷冻24h以上即可提取其有效成分。

2󰀁2󰀁2󰀁酶解破壁法

大蒜破壁法[9]。利用刚发芽的新鲜大蒜块茎,通过淡盐水提取蒜汁中的酶,然后将蒜汁酶液与润湿的花粉混合破壁。该方法快速简便,效率高,操作简单,且有较强的杀菌效果,特别是真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其工艺流程:(1)配制pH6󰀁0、质量分数1%的食盐缓冲溶液(盐酸调pH值);(2)培养大蒜并制备蒜汁酶液(用刚发芽的新鲜大蒜去皮研碎,加入(1)中的缓冲液,比例为1g󰀁5mL,混合后再研磨碎,4000r/min离心15min,上清液即为蒜汁酶液);(3)润湿花粉(将花粉与缓冲液按2g󰀁3mL的比例混合湿润1~2h);(4)酶解花粉(将蒜汁酶液与润湿的花粉按2mL󰀁1g的比例混合,反应3~4h,反应过程

第29卷󰀁第2期󰀁󰀁唐󰀁维等:花粉破壁方法的研究进展

述与专题评论

中要间歇搅动,使其充分反应)。

蛋清破壁法[12]。罗曼等人利用蛋清提取物将花粉壁破碎,并根据营养成分提取需要,控制花粉壁破坏程度。该方法不仅破壁后能保持花粉营养素的有效性,并发现花粉外壁含肽聚糖及破壁机制。该法具有流程短、可操作性强、耗能少、成本低及对人畜及环境无污染等优点,有较大推广意义。其工艺流程为:(1)蛋清提取物的处理。从鲜蛋元气室端取蛋清,立即加入5倍体积的0󰀁1mol/LNaCl,混匀后即用质量分数10%HAc调pH至5󰀁6,于80󰀁水浴,保温至略呈白色,于冷室或流水下骤冷,4000r/min离心10min,取清液放冰箱保存待用。(2)蛋清提取液对花粉破壁。取1g花粉,分别加入0󰀁05mol/LpH8󰀁5磷酸缓冲液1󰀁5mL保温2h后,加蛋清提取液1mL,于37󰀁反应15min,加入乳化剂终止反应,即为破壁花粉。混合酶系破壁法。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蛋白酶处理花粉后可提高花粉中有效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单独使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蛋白酶中的任何一种,所得破壁效果都较差,而先用纤维素酶或纤维毒酶和果胶酶一起处理花粉,然后再用蛋白酶处理则可得到最高的花粉破壁率。该方法是花粉50g,加水3000mL,再添加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各0󰀁1g,反应温度维持在40~45󰀁,间歇搅拌3h,然后在反应液中添加蛋白酶0󰀁1g,继续搅拌3h,加热使酶失活,可得破壁花粉混合液。尚德静等人利用灵芝菌、金针菇、香菇、猴头菌等食用菌所产的不同酶系进行破壁也取得较好效果,其中灵芝菌株所产的酶系破壁率高达82󰀁4%,猴头菌株最低。该方法既可以破碎花粉壁,又能缩短食用菌发酵周期,还能除去花粉的不良味道,这为花粉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及化妆品日用工业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保证。周忠泽等人利用成熟而花药又未开裂的洋槐花粉,经低温4~6󰀁保存2~3周,直到花药完全开裂,露出花粉,过筛,得花粉。将制得的花粉置入酶液(1%纤

[23~25]

维素酶,1%果胶酶,0󰀁1%果胶裂解酶,0󰀁5%葡聚糖硫酸钾,以及一定量的甘露醇和山梨醇),在28󰀁黑暗条件下酶解20min,同时不断摇动,离心,收集得脱外壁的花粉。2󰀁2󰀁3󰀁发酵破壁法

自身发酵法。花粉本身是含有多种酶类和微生物,在适当条件下发酵所得到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用花粉。该方法是将花粉的含水量调整为14%~30%,置发酵盘内,36~38󰀁下发酵48~72h(每隔10~12h将盘内花粉上下翻动一次),发酵完毕后低温干燥、粉碎即得食用花扮。用本法处理的花粉有效成分不受破坏且易保存。

酵母发酵法。取麦麸皮加水搅拌均匀后,上锅熏几分钟,取出摊开,冷至30󰀁左右,在相对湿度70%~80%的发酵室内发酵8~12h即成培养基,接种酵母菌,继续发酵48h后取出,放入适量温水浸泡1h,于布袋内充分压榨则为酵母液。另取花粉预检后过18~20目筛,用体积分数80%酒精喷洒灭菌,按10%的比例加入酵母液搅匀,放入发酵室发酵,温度不超过45󰀁,一般48~60h可达到破壁要求。该法破壁率高,又可灭菌,简单易行,缺点是时间长,速度慢。也有报道,花粉300g,加水调成糊状,将市售酵母(发酵率󰀁65%、酸度<30%、水分<75%)3g溶于水中,搅匀后与糊状花粉混合,控制温度(20󰀁1)󰀁,发酵24h后,可得破壁花粉混合液。袁耀东等人研究表明,取蜂花粉1kg,刺槐蜜250g,置高压蒸气锅中以68󰀁9kPa的压力15min消毒后、在无菌室内接入鲜酵母粉0󰀁5g和适量无菌水、充分拌和成面团、装入棕色广口瓶,压实,封口,置(40󰀁1)󰀁恒温培养7d后,即可得破壁花粉,破壁率达90%以上,由于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有机酸,能起一定的抑菌作用,故产品可在常温下保存而无需添加任何化学防腐剂,因而是一种纯天然的产品。

曲霉菌发酵法。王显伦研究得出,利用ZL霉菌(Aspergillus,sps)和经过WS添加剂

[26,28]

综述与专题评论

食品与发酵工业󰀁󰀁FoodandFermentationIndustries󰀁󰀁Vol󰀁29󰀁No󰀁2

(配比:五加参60%,树台20%,硫酸铁

20%)软化处理过的麦麸曲子所产生的酶系来发酵酶解花粉,破壁率达94󰀁6%以上。2󰀁2󰀁4󰀁有机溶剂破壁法

花粉均具有萌发孔结构,可利用有机溶剂浸泡花粉的方法进行破壁。该方法是以一定比例的有机溶剂浸泡花粉,让有机溶剂进入花粉粒,经过一定时间的浸泡并加以搅拌,即可把花粉的营养成分提取出来。然后,在减压装置内回收有机溶剂。该方法的破壁率较低,但适当选择有机溶剂可提高一定的破壁率。

2󰀁3󰀁其他方法

2󰀁3󰀁1󰀁液态冷冻破壁法

冷冻可以使花粉变脆,利用这个特性,使用液态氮气极低温冻结的方法,在冷冻状态下冲击破坏花粉外壁,并同时加入酸性乙醇溶液来提取花粉中的营养物质,不仅不会破坏花粉的有效成分,而且能将花粉内容物完全抽提出来。该方法是在不锈钢容器中加入60%~70%液态氮,然后缓慢而少量地加入花粉,浸泡60~90s使花粉完全冻结脆化后,捞出花粉并用冲击式粉碎机将其粉碎。在破碎的花粉5kg中,加入体积分数5%的乙醇溶液50kg和质量分数10%的醋酸溶液2󰀁5kg,50󰀁下搅拌提取2h,再以5000r/min离心30min,上清液于40󰀁下减压浓缩至折射糖度为35󰀁,即可制成浓缩花粉浸出液10kg,破壁率可达90%以上,成品易保存,但该种工艺较繁琐,且一次性处理花粉量又较少,很难规模化生产。2󰀁3󰀁2󰀁扩增萌发孔法

吴大平[29]等人研制了一种花粉培养液,利用该溶液培养花粉,可以扩大花粉的萌发孔(沟),然后通过有机溶剂乙醇、乙醚、乙酸等将花粉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该技术的流程是:花粉󰀁过筛去杂󰀁杀菌󰀁干燥󰀁混合培养液B培养󰀁有机溶剂浸提󰀁抽滤󰀁重复最后2个环节2次󰀁合并滤液(即可得破壁后花粉的有效成分)。该技术的关键是培90养液B溶液的选择,以及有机溶剂的选择。他们经过大量的试验最后筛选出如下的操作步骤:培养液B培养󰀁质量分数10%乙酸󰀁体积分数10%乙醇󰀁质量分数50%乙醚󰀁浸提󰀁油滤󰀁重复,其相应成分的提取率接近酶法破壁的效果。2󰀁3󰀁3󰀁SR萃取破壁法[30,32]

萃取破壁法即为萃取脱壁法,就是先将花粉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然后使萃取物与花粉壁分离的方法。章定生等筛选出SR萃取脱壁法,其工作原理是:寻找一种组分合理、配方科学的SR溶液,通过反复萃取的方法,将花粉中的有效成分最大限度地提取出来,使花粉外壁成为无营养无药用成分的空壳,然后将空壳与有效成分分离。SR萃取液是模拟胃液进而根据界面化学的原理配制的,󰀁胃动力󰀁是由反应斧中的反应斧叶片的快速旋转和搅动产生。

2󰀁3󰀁4󰀁引发子破壁法

由于新鲜花粉自身就有分解花粉壁的酶,若能选择一种活性物质,在适当条件下使花粉里的酶活化,经过一定时间即可使花粉破壁,这种活性物质就叫引发子,这种破壁方法即为引发子诱导破壁法,此种引发子为一种分子质量低于10000道尔顿的蛋白质。该方法的工艺流程是:(1)配制pH6󰀁2、0󰀁1mol/L的柠檬酸盐缓冲液(柠檬酸和柠檬酸钠配制);(2)制备引发子粗提液(称取已洗净的含有引发子的新鲜动植物原料,加入缓冲液,比例为4g󰀁3mL,混合捣碎,滤渣再用缓冲液浸提30min,物液比为1g󰀁2mL,重复2次,合并滤液即为引发子提取液);(3)清除引发子粗提液中的蛋白质,将上述粗提液用1mol/L的HCl或HAc调节酸度至pH5󰀁0以下,将此浸提液放入热水浴中保温5~7min,并不断搅动,冷至常温后以5000r/min离心30min,取上清液冻存备用;(4)花粉预处理(在制备引发子抽提液时即可称取花粉,与柠檬酸盐缓冲液按1g󰀁1󰀁2mL的比例混合润湿花粉);(5)花粉破壁(将引发子抽提液稀释

[9]

第29卷󰀁第2期󰀁󰀁唐󰀁维等:花粉破壁方法的研究进展

述与专题评论

3~5倍,然后按1g󰀁1mL的比例将湿润的花粉与引发子抽提液混合,在常温下反应4~6h,反应过程中要间歇搅动,然后放在0󰀁以下保存4d)。这种方法不仅能使花粉破壁,且对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都有破坏作用,不需要昂贵的机械设备,在严格控制反应液的酸碱度时,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破壁率达100%。这种破壁技术的关键是抽提引发子,选择抽取引发子的原料及花粉的新鲜程度。

产量约1500t。均居世界首位。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我国的花粉资源,是非常值得人们去研究的课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粉食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潜在价值。因此利用花粉的首步环节󰀁󰀁󰀁破壁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1󰀁Heslop󰀁HarrisonJ.Ann.Rev.PlantPhysiology,

1975,26:403~425

2󰀁王志平等.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8,12,16(12):

732

3󰀁钱伯初等.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8,4,19(4):

253

4󰀁钱伯初.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53

5󰀁BuckAC,CoxR,ReesRetal.Br.J.Urol.,

1990,66:398.

6󰀁王开发.花粉营养价值与食疗,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1986

7󰀁张金谈.现代花粉应用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58-61

8󰀁蒋立科.花粉的采集与利用.合肥:安微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9~114

9󰀁房󰀁柱.花粉.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14~2310󰀁蓝盛银.植物花粉剥离观察扫描电镜图解.北

京:科学出版社,1991.236~237

11󰀁摩尔PD等.花粉分析指南.南宁:广西人民出

版社,1987.33~35

12󰀁罗󰀁曼,蒋󰀁立.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9,11

(3):58~62

13󰀁丘泰球,李月花.应用声学,1992,11(2):10~1314󰀁张代佳,昌增益.中草药,2000,31(9):W005~

W006

15󰀁丘秦球,宋武明.声学技术,1991,10(1):12~1416󰀁丘泰球,宋武明.食品研究与开发,1991,(2):10

~13

17󰀁李道平,梁昭燕.陕西师大学报(自科版),1992,

20(1):87~87

18󰀁苗󰀁前,杜红霞.食品科学,1997,18(11):43~

45

19󰀁宛󰀁涛,赵󰀁晟等.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97,

18(3):34~37

20󰀁吕耀奎,蔡力创.食品科学,19,(8):17~20

3󰀁问题与展望

花粉外壁的主要成分为孢粉素,而孢粉素是一种类似角质或木栓质的脂类物质,有抗酸、抗碱、抗水和抗渗透的特性,经动物试验,破壁花粉组比不破壁花粉组体重增加一倍多。还有一些学者对其试验数据又进一步进行了分析,认为破壁的优越性更为充分,对于破壁是否会破坏花粉的营养成分,许多研究者认为:酶法破壁的复合酶是酶解花粉壁,特别是酶解萌发孔和萌发沟,而不是进入壁内去分解壁内成分,因此对花粉的主要营养成分不会产生破坏。有文献报道称经过发酵方法破壁的花粉,其中某些营养成分还有增加的趋势。

已知花粉的破壁方法约有12种,常见的有机械破壁法,急剧变温破壁法,仿生破壁法,酶破壁法等,仿生破壁法实质是不完全的酶破壁法。对这几种破壁方法加以比较,以酶破壁法为最佳。日本有关花粉加工技术的专利有9例,其中昭56-20823专利、昭55-18专利以及昭56-177专利等,就是用不同形式的酶类处理花粉技术,Z󰀁P酶破壁法,是采用复合酶对花粉壁进行酶解的,它化繁为简,把破壁、脱敏、灭菌、除异味,采取一步而成的方法,其破壁率达100%,无有害的杂菌污染,能增多花粉营养成分,并有特殊香味,是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破够法。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对花粉的开发利用较多,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国是世界养蜂大国,蜂群数量达700多万群,花粉年

[33]

91综述与专题评论

食品与发酵工业󰀁󰀁FoodandFermentationIndustries󰀁󰀁Vol󰀁29󰀁No󰀁2

21󰀁李忠谱,食品工业(上海),1995,(3):27~3022󰀁于学玲,朱荣誉.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8,17

(4):33

23󰀁蒋家新,赵澎涛.食品科学,1996,17(4):19~2224󰀁周忠泽,李玉成.安徽大学学报(自科版)2000,

24(1):94~95

25󰀁尚德静,姜󰀁明.食品与发酵工业,1996,(1):24

~27

26󰀁袁耀东,陈黎红.中国养蜂,2000,51(2):8~927󰀁王显伦.食品工业(上海),1995,(3):25~2728󰀁徐󰀁斐,汤󰀁坚.食品科技,1999,(6):41~4329󰀁吴大平,秦汉荣.养蜂科技,1993,(5):5~730󰀁章定生.蜜蜂杂志,1998,12:3~431󰀁章定生.蜜蜂杂志,1998,9:5~7

32󰀁章定生,牛含璋.蜜蜂杂志,1996,(7):5~733󰀁曾志将,周利华.养蜂科技,2000,(2):19~20

ResearchProgressontheMethodsofPollen󰀁wallBroken

TangWei1󰀁ZhangXinghai2

1(DepartmentofBiologicalScience,SichuanYuechiNormalSchool,Yuechi,638300)2(CollegeofAgriculturalandBiotechnology,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29)

ABSTRACT󰀁Pollencontainsmanykindsofnutrientcomponentsthatneededbythehuman

body.Thisarticleshowedthemethodsofpollen-wallbrokenrecentlyinChina,andcomparedwitheachother.

Keywords󰀁pollen,pollenwall,breaking󰀁wall

󰀁法规󰀁标准

新时期中国食物安全发展战略

近日,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重点项目󰀁新时期中国食物安全发展战略研究󰀁通过了评审。评审委

员会认为,该项目在食物发展阶段分析、食物安全指标与评价以及全面小康社会的食物与营养安全目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对引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类型的食物结构、指导国家食物安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该项研究从食物发展与食物安全战略高度出发,首次系统研究了我国食物发展历程,提出了包含食物数量安全、食物质量安全和食物持续性安全的食物安全整体性概念;在分析影响食物安全的主要因素后,首次提出了食物生产、供给、消费、贸易以及供需平衡等5类综合性食物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并对我国主要食物安全性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与评价;运用生产预测模型,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现状和预测未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趋势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基本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和向富裕阶段过渡时期的食物发展与营养健康的基本目标;分析了食物安全与经济发展、食物生产、营养摄入、资源环境、区域发展以及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经济增长对食物数量扩增压力与食物数量增长动力的双重影响,以及经济增长后对食物质量安全的更为迫切和更高的要求;分析了耕地、水源等主要食物资源数量对食物安全的制约,以及环境条件对食物安全的影响。提出了加入WTO条件下我国分类食物的出口产品结构、出口方向、进口食物的产品结构和进口来源以及食物安全贸易策略。

该项研究成果从9个方面提出了保证我国食物与营养安全的战略与对策:对食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高食物综合供给能力,完善食物标准体系,建立一体化的食品工业管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治理力度,建立国家食物安全保障制度,提高食物国际竞争力,普及营养知识,建立食物安全早期预警预报系统。该项研究的多项成果目前已被制定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直接吸收和采用。

9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