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课程标准对本年级、本学科的要求:
1、 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尚品质。
3. 组织实际操作活动,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方法。培养观察、想象、
4、 推理、判断、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精神。
5、 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争取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利于优生才能的发展。
6、 组织实际操作活动,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 对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简要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对剪纸、制作劳动做了较集中的安排,教材编入12篇课文.
三、情况分析(写出具有学科以及班级个性的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三年级的《劳动与技术》这门课程。学生整体素质不错,大多数同学热爱劳动,但个别学生懒惰、浮躁、自私等缺点。 由于劳动课受条件的,学生缺乏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再加上家里的父母长辈包办了一切,所以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劳动态度需要
端正。
四、学困生情况分析及转化措施: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认真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备好每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