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铜电解液几个技术条件的控制

来源:化拓教育网


铜电解液几个技术条件控制

控制方法:1、加强熔炼,即火法精炼的标准化作业,为电解提供合格的阳极板。 2、加强电解工序的标准化作业。

3、有配套的工艺措施:净液工序(定时、定量抽取电解液净化) 阳极板主要化学成分: 元素 % Cu 99.3 As Sb Bi Ni O2 Pb Zn S Au Ag 0.321 0.025 0.042 --- 0.15 0.311 0.001 0.005 0.00323 0.0976 下面就电解工序的技术条件控制进行介绍: 一。电解液的温度控制

温度的控制对电解过程的影响至关重要,温度升高,电解液的粘稠度下降,有利于阳极泥的沉淀;电解液的电阻下降,从而使槽电压下降,电耗液就降低了;铜离子扩散能力加强,阴极附近的铜离子贫化几率也就减小了。但是过高的温度会使添加剂的分解加快,CU+歧化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升高,加重了阳极泥的处理和铜的损失;电解液的蒸发量加大,会导致劳动条件恶化,能耗上升。现在各阴极铜生产厂家在高电流密度的条件下都选择电解液温度60~65℃范围内。

电解液的控制方法:1,通过工序中的板式换热器将3~7℃的温度损失补上。2、保温,槽面用涤纶布覆盖、保证电解液的循环正常,杜绝死槽。

操作要求:

1》测温时,温度计探头插入液面下10公分。

2》每天进行装槽作业的槽组,当装完极板、电解液正常循环且每槽电解液温度要大于58℃时才可通电。

二、流量的控制

1、不断地循环流动,以保证电解液的温度、流量均匀。

2、电解液流量的选择要根据本厂设计选定的循环方式、电流密度、电解槽容积、阳极泥的成分来确定。其中电流密度和电解液的流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电解液中CU2+浓度、温度、流量都与电流密度有一个合适的配比,一般在满足CU2+浓度均匀的条件下,尽量降低流量,但随着电流密度的升高,应适当提高电流密度。拿捏好这个关系是搞好生产的重要条件。

操作人员按工艺要求控制好流量,在平时测温时观察槽内流量,对个别温度异常槽进行调整。

三、电流密度

电流密度大于250A/m2,是高电流密度的铜电解,一般永久不锈钢电解工艺选择这个范围的电流密度。它是影响铜电解生产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1、影响阴极铜沉积物结垢和性质的重要因素,若电流密度低,产生的细粒、粘附的阴极沉积物。若电流密度升高,产生粗粒、不粘附、多孔的阴极沉积物。电流密度太高就会导致阳极钝化。2、它也决定了电解的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率。在不增加设备条件的情况下,提高电流密度能增加生产量及生产率。在确定生产规模的新建工厂,提高电流密度能适当减少电解槽的建设数量,降低成本。

四、电解液的循环

电解液必须不断地循环流通,以保持电解槽内电解液温度均匀,浓度均匀。电解液循环速度主要取决于循环方式、电流密度、电解槽容积、阳极成分等。电流密度高时,应

采用较大的循环速度。当电流密度为300A/m2时,电解槽的流量要保持在每分每槽35升左右。

电解液在循环系统中个部分的体积控制标准; 1. 循环槽液位:1.5~2.3m 2. 高位槽液位;2.6~3m

3. 上清液槽液位:0.5~1.9m 4. 阳极泥贮槽液位:0.5~2.8m 5. 浓密机液位:满

6. 各平面小地坑液位上空:大于等于0.5m 7. 阳极泥中间槽液位;0.5~2.0m

下表为电解液成分及技术条件控制参数列表 电解液成分及项目 Cu H2SO4 As Sb Bi Ni Cl 通电电流 电解液温度 电解槽流量 电解液过滤量 槽电压

g/l g/l g/l g/l g/l g/l g/l A ℃ L/min.槽 m3/h V 单位 38~55 150~200 ≤12 ≤1.0 ≤0.5 ≤12 ≤0.02~0.05 ﹤40000 60~66 25~35 200`230 0.1`0.4 56 15 1.2 0.6 15 0.06 70 40 240 0.5 范围 最大限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