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Zaipeijishu羊肚菌的栽培管理方法探讨
许丽华
羊肚菌是世界上珍贵的珍稀食用菌,属高级营养补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20多种氨基酸,下面羊肚菌人工种植技术。
1、搭建栽培棚
羊肚菌作为珍贵的野生食用菌和药用真菌,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虽高,但是其对于生长环境条件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在进行人工栽培时,首先需要为羊肚菌创造合适的栽培条件,要搭建合适的栽培棚,做好选地、整地以及搭遮阳棚等一系列工作。首先是选地。选地时,要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靠近水源,排水性能好,及附近没有大规模牲畜养殖的田地,以农作物生长良好的田地最为合适。
其次是整地。整地时首先要对地面进行必要的清理,将田间杂草以及之前种植依靠的农作物秸秆和残渣等清理干净,在翻耕之前,还可以在地上洒适量的生石灰,对于长期没有耕种的田地要适当增加生石灰的用量,这样做可以有效的防治各类病虫害,提高羊肚菌的产量,同时还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营造出更加适合羊肚菌生长的环境。在整地时,要控制好耕作深度,深耕是必不可少的,深耕时深度控制在25-30厘米最为合适,期间要使用专业的机械进行。
最后是搭建遮阳棚。整地工作实施完毕后,就需要着手准备
搭建遮阳棚,遮阳棚一般采用直径2-2.5厘米的轻钢管搭建拱
棚,占地面积在400-800㎡作比较合适,为了防止极端天气会对遮阳棚的使用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可以在棚的最高处和两侧用钢管平行于田地长轴方向对其进行加固。同时,为便于水分的管理,需要按照微喷设施,安装耐高压水管和雾化喷头,具体需要根据水压和雾化面积确定安装的密度。
2、做好播种工作
播种也是羊肚菌栽培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播种时,先要做好菌种预处理工作,将培养好的优质羊肚菌栽培种先剥去袋膜,将大的菌种快捏碎成微小的菌种块,直径在1.0-1.5厘米左右,然后使用磷酸二氢钾溶液拌匀,给予适量水湿润种子,做好播种准备工作。
正式播种时,要结合种植面积播种合适重量的菌种,要保证菌种与土壤完全混合,且有80%左右被土壤覆盖。在播种完毕后,就要着手实施覆膜工作,覆膜时要合理的选择地膜,保证地膜既能够保温保湿,同时有透气,以便羊肚菌能够健康茁壮成长。
3、做好发菌管理工作
羊肚菌发菌管理是否得当,直接决定着其产量和质量。在发菌管理时,首先要做好温度管理工作。据相关研究表明,羊肚菌的菌丝比较适合在温度为16-18℃的环境中生长,温度越高菌丝的生长速度越快,但是如果温度超过25℃,菌丝生长速度过快,营养供给无法跟上菌丝的生长需求,则可能会导致菌丝纤细无力,使得羊肚菌的品相不佳。所以说,做好温度管理是极为有必要的,既不能让温度过高,也不能过低,避免影响菌丝的健康成长。
其次要做好湿度管理工作,即要保证土壤中含水量充足,透气性好,菌丝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水分,但是如果土壤中含水量比
-32-
较高,通气性却比较差,那么土壤的含氧量就会降低,这样对于菌丝的发育是极为不利的。一般来说,如果是大田栽培羊肚菌,土壤含水量应当控制在15%-25%左右最为合适。一般来说,如果播种环节的土壤含水量合适,那么在使用地膜技术时,在补料之前就不需要补充水分。使用地膜的优势在于其可以有效的抵御连续的阴雨天气,避免水分过多,对菌丝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即便如此,依然需要做好大棚内的温湿度控制工作,要在田间建设排水渠,及时的将积水排除干净,做好大棚内的通风工作,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
最后要做好除草工作。发菌期间,如果杂草过多会争夺羊肚菌的养分,降低羊肚菌的质量,因此需要留意杂草的生长情况。在播种后的3-4周,发现有杂草,要及时的将其清除掉,这样可以保证羊肚菌原基分化前半个月棚内没有杂草,羊肚菌原基分化之后,再实施除草工作可能会对菌丝造成伤害。大田栽培羊肚菌的时候,如果杂草在即将出菇的时候大规模出现,则可能会对羊肚菌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使得畸形菇数量多,影响羊肚菌的品相和质量,所以,在羊肚菌栽培期间,必须要严格控制相关问题。
4、做好出菇管理工作
出菇管理质量的好坏,也将会对羊肚菌的产质量产生影响,当地温为8-12℃时,是羊肚菌的最佳出菇温度。土面白色分身孢子会在此时聚结转化,然后在土面和土缝中出现灰白色针尖卵圆形原基。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原基将会进一步分化成为顶部为黑色,下部为灰白色的针状子实体。当羊肚菌的原基发生之后,做好原基的保育工作是极为有必要的,保育需要结合天气变化情况实施,如果天气比较寒冷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的避免出菇或者是加快原基发育,直到其形成幼菇,这样可以更好的抵御寒冷气候的不良影响。幼菇到成菇阶段是羊肚菌快速发育时期,必须要控制好大棚内温度,为菌丝提供最为适宜的生长空间,保证大棚内空气更好的流通,促使羊肚菌快速发育。
总之,羊肚菌是一种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的作物,对羊肚菌栽培管理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为羊肚菌的培育构建最为合适的环境,能够有效的提升羊肚菌的产质量,有助于羊肚菌种植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单位:652103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汤池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