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的特性(提高)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的特性(提高)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来源:化拓教育网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声音的特性(提高)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各与什么有关; 3.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声音特性有关的现象。 【要点梳理】

要点一、音调的高低——频率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声音的特性》】频率:

(1)物理意义:频率是描述物体的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3)单位:赫兹(Hz)

3.探究影响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因素:

(1)提出问题:发声体振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和假设: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3)实验过程: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按紧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再次拨动。

(4)结论:钢尺伸出的越短,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4.超声波和次声波

一般人的听力范围:20Hz—20000Hz,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 要点诠释:

1、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自然活动,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有些次声波对人体健康有害。 2、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与人类不同,它们有些能听到超声波或次声波。 要点二、声音的强弱——响度

1. 响度: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2.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3. 影响响度的因素: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1)振幅;

(2)人耳离发声体的距离。 要点诠释:

1、实验证明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例如,用力地敲鼓,鼓面振幅变大,声音的响度增大。

2、声音在介质中传播能量会衰减,传播距离越远,声音的能量减小得越多,响度越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声音的音调并不改变,也就是说介质不会改变声音的频率,不能说距离远了,听不清楚了,是因为音调变低了。 要点三、音色

1. 声音的特色叫音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也能分辨它们。主要是不同 的发声体音色不同。

2.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决定的。发声体有变化,音色也将变化。如:有经验的工 人师傅可以通过听声音来辨别机器运转情况是否良好。就是利用了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 要点四、乐音和乐器 1.乐音的波形是规则的。 2.乐器可分为三类:

(1)打击乐器: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击鼓力量越大,鼓皮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弦乐器:如二胡、小提琴、钢琴等。长而粗的弦音调低、短而细的弦音调高。绷紧的弦音调高。 (3)管乐器: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 要点诠释:

1.要注意区别发声体的振动快慢(频率)与振动幅度(振幅)的区别。音调一般用“高”、“低”、“尖”、“细”、 “沉”、“闷”、“亮”等来描述,响度有时也用“高”、“低”来描述,如“高声喧哗”、“低声细语”等,要注意区别。

2.一般而言一个发声体发出的声音是由多种频率的波合成的,从波形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音色声音的本质。如图所示,不同乐器奏出相同音调的声音,从波形图上可以看出它们主要的振动频率相同,但小的附加振动不一样,所以音色不同。

音叉 钢琴 长笛

【典型例题】

类型一、声音的特性

1.一般来说老虎和小鸟的叫声都不同,其中 的叫声音调高,说明了它的声带振动的 比较大;而 的叫声响度大,说明了它的声带振动的 比较大;另外,老虎和小鸟的叫声的 也不同。

【思路点拨】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强弱,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不同的物体振动发声时,音色一般不同。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答案】小鸟;频率;老虎;振幅;音色

【解析】小鸟的鸣叫声比较尖、细、脆,是由于小鸟的声带振动频率快,音调高;老虎的叫声比较雄厚、低沉,声响比较大,是由于老虎的声带振动的振幅大,声音的响度大;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

【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由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是声音的大小、强弱,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不同的物体振动发声时,音色一般不同。 举一反三:

【变式1】手机在现代社会被普遍使用。当我们接听电话时,能分辨出不同人的声音是依靠声音的 ,我们还可以通过音量开关改变声音的 (前两空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答案】音色;响度 【变式2】【《声音的特性》例4】当火车进站时, 工人师傅总是用铁锤敲打火车轮上的部件, 听了发出的声音, 便分辨出部件间是否有松动, 他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色 C. 音调 D. 频率 【答案】B

2.(2015•从化市一模)将某音叉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输入示波器,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波形如图所示,可见波形竖直方向的最大值在减小,表示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 音色 B. 响度 C. 音调 D. 周期 【答案】B

【解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的越快,频率越大。观察图形,相同时间内,经过的周期越多,频率越大。振动物体往返一次叫一个周期。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是指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它决定了声音的响度。

【总结升华】掌握振幅的概念、振幅与响度的关系,频率的概念、频率和音调的关系的解决本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收音机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 B.收音机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 C.一个人音色是不会改变的 D.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不会变的 【答案】B

类型二、综合应用和实验探究

3.(2016•长沙中考)2016年5月21日,长沙“橘洲音乐节”在洋湖湿地公园开唱,“情歌王子”张信哲的倾情演唱,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大合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

B.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比张信哲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C.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

D.现场观众根据响度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 【思路点拨】(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2)在同样的环境下,同种介质里,声速是相同的;(3)麦克风可将声音的响度扩大,但不能提高音调;(4)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据此可辨别不同的乐器。 【答案】A

【解析】A、在演唱会上,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故A正确;B、在同样的环境下,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与张信哲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故B错误;C、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响度,但不能提高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D、现场观众根据音色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而不是通过响度,故D错误。故选A。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声速度、音调与响度、音色的区分等,属声学综合题,难度不大。 举一反三: 【变式】(2014秋•福田区校级期中)乐音具有三要素,反映声音高低特性的是 ,反映声音大小特性的是 ,人们能把不同的乐音区分开,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 人们通常说女子的声音比较尖,是指声音的 高。 【答案】音调;响度;音色;音调

4. 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 。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蜜蜂发声不是 。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 。 【答案】(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2)蜜蜂发声不是由双翅振动产生的; (3)蜜蜂可能是靠小黑点振动发声的。

【解析】采用多只蜜蜂做实验,可以避免实验的偶然性;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说明蜜蜂发声不是由双翅振动产生的;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所以猜测蜜蜂可能是靠小黑点振动发声的,因此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 【总结升华】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蜜蜂能够发声,肯定是什么在振动,可以逐一排查。

5.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 【思路点拨】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答案】(1)③⑤(2)④⑤(3)20;0.5

【解析】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材料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材料,即选择③⑤;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长度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长度,即选择④⑤;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横截面积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

2

度相同,改变横截面积,即缺少的数据中长度应该是20cm,横截面积应该是0.5mm。 【总结升华】题由探究影响音调与各因素的关系,考查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与应用。 举一反三:

【变式】音乐会上各种乐器为我们奏出了美妙的音乐。回来之后,小超和小菲都知道了,乐器改变发出声音音调的方法,可是,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发生了改变?请你就图中老师提出的问题做一个猜测 。

小超的做法是:首先拿一把吉他,观察吉他上的各琴弦有什么不同。他发现各琴弦的粗细不同,当他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后,发现声音的音调不同。然后,他又转动吉他上的旋钮,拧紧或放松琴弦,结果,他发现同一根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同。最后,小超又用手指按在同一根琴弦上的不同位置,以改变琴弦振动部位的长短,结果,他发现吉他发出声音的音调又改变了。

分析与论证:弦乐器的音调高低与弦的 、 、和 有关。

小菲的做法是:找音乐老师借了一支笛子,经过反复实验后,她发现笛子是靠管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当用手指按住笛子上不同位置的孔,就能改变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请你也动手进行实验探究,然后回答:

(1)在弦的粗细、松紧相同时,弦越 ,音调越高;在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越 ,音调越高;在弦的松紧、长短相同时,弦越 ,音调越高。

(2)在吹响笛子时,其管内空气柱的长度越长,它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 (选填“高”或“低”)。 【答案】弦乐器的音调可能与弦的材料有关?长短、粗细、松紧;短,紧,细;低。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