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夯实基础到高屋建瓴
——高考理科状元谈数学学习体会
江苏省姜堰中学 蒋婧煜 吴奎荣(225500) 【编者按】
蒋婧煜,女,原江苏省姜堰中学高三(8)班学生,在2015年江苏省高考中,以语数外总分425分、物理化学双A+的成绩名列理科第一名,现已被清华大学录取。在暑假中,她与在高三阶段任教数学的吴奎荣老师进行了一次长谈,就高中数学学习谈了她的一些心得体会、学习习惯、做题感悟、学习和复习的经验。
师:(吴奎荣,下同)首先祝贺你取得了江苏省高考状元!对一个理科生来说,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你数学发挥了高水平,再加双语又是锦上添花。考了这样的高分,我想强劲的数学,为你的总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忆这三年数学学习,请你谈谈关于你自己的数学,有怎样经验与见解呢?
师:首先谈谈你数学学习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生:(蒋婧煜,下同)我个人认为,数学学习最重要的一点是熟能生巧。熟悉教材,熟悉考点,熟悉常见题型和方法。为了做到熟能生巧,做题是必须的,但并不代表要采取题海战术。为了保持训练量,一模后我基本上每三天会自己做两套套卷。练题感,练速度,练准确性,而且限时完成。到最后手熟了,中等难度的卷子会在90分钟内完成。题目的花样总是变不完,但有些方法是大同小异的。熟能生巧的意义,就在于将自己掌握的方法前后贯通,结成知识网络。有学生喜欢说自己考运不好,其实真正做到熟能生巧,该拿的分都拿到了,知识网络上没有漏洞,考哪会哪,就不存在考运不好的问题了。
师:你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是以哪种难度题型为抓手,从而获取高分的?
生:老师您告诉我们,真正拉分的是中档题。所以,夯实基础后,我选择限时训练中档题,保证一份“7:2:1”的卷子能拿到八至九成的分数。好高骛远一味追求难题并不能保证数学的高分。
师:回忆一下,你高三一年重点练习了哪种类型的题目,具体又有何感受呢? 生:老师根据我们的不同特点推荐了不同的资料,这对一轮二轮复习抓漏补缺很有效,自己专门练习一类题目也很重要。考前根据老师的建议,我专门练习了新场景下的应用题和计算量大的解析几何题,考场上再见这两题便有了亲切感。近来解析几何与应用题难度升级,计算要求变高。计算的速度、准确性靠的是平时,再者有条理性的草稿纸很重要。这一条老生常谈,不多说。
师:你是怎样看待你解题思路的训练的?
生:有时看题,似乎找不到头绪。这时,我会顺着已有条件想可能发展的方向,再根据所求结论向前倒推,当两头的思路拼接起来时,就是一种可能的方法。这正如走迷宫,从入口出发走一段,再从出口出发走一段,很可能会接起来。同样,熟练掌握了考点,做题卡住时排查一下,有哪个考点没考,往往会是突破点。 师:你是怎样看练与思这一问题的?
生:平时练习时,做题顺序可适当变动,有的题目我会狠心舍弃,用有限的时间去做性价比更高的题目;注重解题后对常用方法的小结,这样避免白做题,要劳而有获;再者注意对做过试题的反思。记得老师您曾经评讲这样一道试题:ABC中,AB=AC,AD=DC,
BD3,求ABC面积S的最大值。我除了您课堂上评讲的方法外还在课后反思了这样
一些方法,我当时整理的,您看看。
(蒋婧煜同学呈现出自己当初的笔记) 思考一:如图1由中线长定理
112(AB2BC2)AC2AB22BC2, 2222所以AB2BC12,
1BC213BC3BC22而SBCAB()12();
22322可知,BDS112262,当且仅当BC时,取等. 323思考二:如图2以BC中点O为原点,BC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如图3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Cm,0,Bm,0,A0.n,则
mm3mnD,,所以BD23, 2222223mn43mn222,当且仅当n3m而Smn3222时,取等.
思考三:如图3,以BD中点O为原点,BD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Ax,y,则AB2AD,即
22(x3232)y24(x)y222,整理得,
(x5324)y263,即有
y23,所以
图3 SBDy3y2,y23时取等.
思考四:如图4,作AOBC于点O,交BD于点G,则G为ABC的重心,则有BGCG则S3SBGC3当BGC223BD, 331BGCGsinBGC=2sinBGC2 22时,取等.
师:整理了这么厚厚的一本啦!这真是一本很好的资料。你有如此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看来高考取得这样的成绩也算是“功到自然成”呀!相信今天你的这番话一定对你的学弟学
妹们来年的高考会起到很好的帮助!再次对你表示祝贺和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