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液晶显示技术产业发展概述

液晶显示技术产业发展概述

来源:化拓教育网
2012年5月 第17卷第3期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May 2012 Vo1.1 7,No.3 液晶显示技术产业发展概述 董 军,柴宝玉,田学彬 (西安邮电学院电子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121) 摘要: 为提高我国液晶产业整体竞争力,在分析全球液晶显示产业发展格局的基础上,从国家、产业集 群和研发机构分布等三个方面对我国液晶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提出行业科技创新,加强 引导,可以有效推动我国光电显示产业,特别是液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液晶显示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N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64(2012)03—0102—03 An overview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echnology industry DONG Jun, CHAI Baoyu,TIAN Xuebin (School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Xi’an 710121,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in worldwide,which acts as the mostly potential industry among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LCD industry,it focuses on the China ma— inland I.CD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olicy.distribution of industries and R&D organiza— tion.Thus,it proposed the suggestions of industry innovation,policy guide to provide 1ong-last— ing power for our country optoelectronic display development,especially for LCD great—leap-for— ward development. Keywords:liquid crystals technology,industrial policy,technological innovation,development trend 人类信息的获取方式很多,但超过7O 的信息 熔性质,同时具备了液体的流动性和类似晶体的某种  都是通过视觉途径得到的,因此信息显示技术就充当 排列特性。之后,德国物理学家奥・莱曼(Q h—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作为其中重要一员的液晶显 mann)在详细研究其光学特性后将之命名为液晶L1]。 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D)由于具有低辐射、低 现在知道,液晶分子是具有介电各向异性,在外电场 功耗等显示特点,在平板显示行业占有很大的市场份 的作用下,液晶分子的排列会产生变化,可以通 额,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了不 过液晶体系偏振光的偏振态,这种效应称为电光效 ¨。早在19世纪末,液晶显示技术就在实验室中 可替代的作用。液晶材料的发现已经超过了100年 应E的历史了,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赖尼铁兹 被研发出来,直到1968年,美国无线电公司(Radio (Friedfich Reinitzer)在研究胆固醇的结晶特性过程 Corporation of America,RCA)的“利用液晶材料可制 中,发现该物质在温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奇特的热 造显示器”信息发布,这才标志液晶正式迈向商业化 收稿日期:2011-03—07 基金项目:西安邮电学院中青年基金资助项目(ZL2O11-08) 作者简介:董军(1981一),男,讲师,硕士,从事液晶显示技术研究。E-mail:dongjun@xupL edu.CD 柴宝玉(198O一).女,助教,硕士,从事液晶显示技术方面研究.E-aiml:chaibaoyu@xupt.edu.cn 第17卷第3期 董军,柴宝玉,田学彬:液晶显示技术产业发展概姿 ・103・ 及实用性的道路E引。本文主要在对全球液晶显示产 业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相关文献和报 道,对我国液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在借鉴 其他文献基础上,为更好促进产业发展,提出了一些 解决措施,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1液晶显示技术产业格局 平面显示器件具有低功耗、低辐射、省空间与环 保等特点,为21世纪显示器主流。2003年,薄膜晶体 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IJ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的全球市场规模突破200亿美 元,至2005年,则已经突破440亿美元。2008年全年 液晶电视销售1260万台。而据权威机构预计,2012 年全球IJ TV市场出货量达2.2亿台[3]。 液晶显示产业具有可观的产值及市场规模,其 产业链可以提供不同层次的就业岗位,吸引了众多 公司跻身其中,但由于液晶产业发展对支撑产业具 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就全球液晶显示器产业格局来 看,形成了以日本、韩国和我国地区为主的“三 强鼎立”的产业格局分布 ]。 目前,日本借助多年科研和工程积累,拥有先进 的I CD生产工艺技术及相关器件的核心专利,是世 界上唯一具备完整LCD产业链的国家。韩国在 TFT-LCD产业也具有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这主 要归功于韩国I CD产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重视新 工艺、新技术的研发,打造自主品牌,产品的生产成 本较日本和中国都低,使得韩国成为全球最大 的T r_I CD面板供应国。而中国地区的平板 显示行业从IC设计到系统产品研发,拥有富有经验 的高级工程师和广阔的下游顾客群,其拥有的五大 T I CD面板制造商已占有全球半数的市场份 额,基本具备了与韩国厂商竞争的实力E ]。 从产业结构上来看E州,液晶显示产业可以分为 上游基本材料制造、中游液晶面板制造及液晶模组、 下游的各种光电显示产品。在上游产业众多材料制 造环节中,其核心基础材料的制备对化工、半导体设 备的工业要求很高,基本上由日本企业和少数的美 韩企业所垄断。中游产业包括液晶面板的制造、模 组组装等,其中面板生产基本由日、韩、中国地 区所瓜分,由于模组生产对技术要求不高,现阶段许 多企业逐步向沿海,例如厦门、上海、深圳等城 市转移。下游产业为终端显示产品相关的制造产 业,包括各式家电、信息通讯等消费类产品,当前主 要集中在中国,或正在大量向中国的相关 城市转移。 2中国液晶产业发展 2.1中国液晶发展现状 2008年3月5日,总理在工作报告 中再次强调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而新 型显示器被列为报告所涉重大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 第一项,这说明国家对于显示技术行业的扶 持[ 。正是由于我国加大了对液晶显示产业资 金和技术投入,国内液晶显示产业经过近1O多年的 高速发展,规模正不断壮大,已经成为世界液晶显示 市场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 一体化进程加快,与国际全面接轨的时机已经来临, 与此同时,相应的液晶显示器产业也出现了新的发 展格局,例如日本等先进国家向中国、中国 等实行了技术和企业转移;日本、韩国、中国地 区与中国企业展开技术合作,共建液晶显示器 生产线,事实上,这种合作方式可以给相关企业带来 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但由于区域劳力成本低而使 得企业具有较高的价格优势,给本土企业来了很多 方面的压力。但作为高投入和高技术的液晶产业, 资金和技术称为我国液晶显示器产业快速发展的主 要制约因素,且存在自主研发能力薄弱等不足,都使 得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2.2国内液晶的产学研中心 回顾我国液晶显示技术的研究历程Eg-n],在上世 纪70年代初,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 所就率先研制出液晶显示屏。但在上世纪70—8O年 代期间,液晶显示研究计划未能列入国家科研攻关计 划,研究工作出现了低潮,逐渐拉大了与国际先进水 平的差距。一直到了上世纪9O年代,情况才有所改 善,LCD相关机构发展到1O多家,其中有北京清华大 学液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南京第五十五研究所、国 家平板显示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 研究所北方液晶技术开发中心和天津市光电子显示 研究中心,但总体来说,早期企业的研究开发力量比 较薄弱,随着国家的引导,例如北京东方科技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广电M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 司等许多大公司都建立了研发中心,在超扭曲向列相 液晶显示(STN-LCD)生产相关技术,以及部分TFT. I 等领域开展了研究,上述机构相继建立了一定 规模的I.CD生产线,更加注重工程应用方面的研究。 与此同时,众多科研单位也开始了包括液晶显示 在内的光电显示技术方面的研究,其中中国科学院长 春光机所在光电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近 些年来,通过创建产业园区,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 ・104・ 西安邮 电 学院学报 2012年5月 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光 电信息学院在信息显示、光电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新 型光电器件特别是液晶显示器件的设计、显示器件驱 动电路的设计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复旦大学的 材料科学系在平板显示制造等方面与企业界建立了 良好的合作关系。2007年复旦大学出版了第一本 Tl 工艺技术的专著。2009年3月15日,复旦大学 与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复旦大学 上海天马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光电子、数字电视、 微电子及其分析检测技术等领域建立产、学、研全方 位合作关系。2009年1O月16日,深圳市拓普微科技 开发有限公司与河北工业大学签署《液晶显示技术产 学研基地合作协议书》,标志该校的校企共建合作进 入实质阶段。清华大学的液晶研究中心的建立为当 前我国液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平台和技术支持。 3应对方案及举措 在光电显示技术的研究领域里,任何一种显示 技术都很难尽善尽美,很难保持常青。正如早期 CRT所具有绝对的市场占有率,现在正逐渐被其他 显示技术所占据。因此LCD的发展也应遵循这种 规律,或许当类似于OI ED显示技术逐渐走向成熟 和完善之后,将会替代LCD。结合当前中国地 区现在的LCD产业,处于小盈利和大投资的背景 下,如何能够探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6 。-13],有 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来关注: (1)国家的宏观,在不违反国际准则的前提 下,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扶持相关产业。在上的 支持不仅仅是发展方向投资和税务,而且要控制外 来厂商竞争的压力,因为外商的进入不是单纯为了 低成本,更多的是为战略趋势,希望借助中国市场的 实际为其自身发展建立一种高效能和高度集成的供 应链系统,而实现其利益最大化,为此,必须采 取一定的管制措施,加大对进人中国的外资条件的 审核力度,保护民族企业。 (2)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进行合作,从事科技研 发,建立产业研发中心来推动I CD产业的发展,培 育产业所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3)鼓励大企业整合产业资源,利用各个企业丰 富的行业、市场、客户、管理经验和人才优势,完全有 能力快速实现产业转型,提高在全球竞争的整体实 力,而且可以有效避免像地区LCD产业发展竞 争者集中度高的不足。 (4)在保持原有LCD产业投入的基础上,鼓励 和引导企业界进军新型信息显示技术,例如LED、 电子纸、OLED和激光投影显示等,争取在某些具有 发展前景的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 4 结论 LCD产业是资金、技术、高科技人才密集型产 业,具有很大的投资风险。但总的来说,液晶产业所 带动的产业之广,涉及行业之多,是其他产业所不能 及,因此合理有效的引导发展,可以为我国其他行 业,例如微电子等提供先决条件。但就目前国内投 产的TFT_-I CD生产线而言,都存在运作成本高,企 业压力很大。整体上看国内T r_I CD技术还是处 在比较低的层面,但在国家有关扶持和引导下, 可以预期将会产生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口 萋言 艺基砒 北 北 盹大 E2]Castellano J A, ̄quid Gold:The Story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and theCreation of anIndustryEM].Singapore: Wbr1d Scientific Publishing,2005:12-25. E3]WitsView.2012年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或达2.16亿台、 增8 [EB/OL].(2011-11—09)[2o12-o2-14].http://www. dasa com/news/html/2011—11—9/135386.htmL E41胡石青.液晶面板产业路在何方EJ1.海峡科技与 产业,2011(9):26—29. E5]TFT-LCD产业协会.液晶产业发展动态EEW OL-].(201卜10-20)[2o12一O1—05].http:// ttla. org.tw/. f61 彭朱刚.加快宁波TFT-LCD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IEB/OL].(2007-07—17)[2012—01—05].http://ningbo. orofcom.gov.cn/aartide/dxsw/200707/20070704898500. htm1. 1-71高鸿锦.我国液晶显示产业链上游产品的现状与发展 趋势[J].产业市场,2009,17(19):29—33. [8].中国工作报告[EWOL].(2008-03-05) E2o12一Ol一05].http || .gov.cn/2OO8gzbg. E9]高鸿锦.中国液晶显示及发展现状I-J].光电子技术, 2000,20(1):7-11. [1O]孙洵.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液晶专 题EJ].现代显示,2007(7):45—51. El1]张天翼,许军,董佳盎.胆甾型液晶显示技术和产业 发展口].液晶与显示,2011,26(6):741—745. E12]卢锐,马军杰,曾明星.技术本土化、国际化与我国Ⅱ LCD产业的发展D].科技与经济,2011,24(5):1-5. E13]王亚平.我国液晶显示产业发展趋势及建议[J]. 中国科技投资,2008(11):38—41. [责任编辑:汪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