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问药)下半月刊Seek MedkalAnd Ask The Medicine 2012年第l0卷 第7期 1.1一般资料 99 本组3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均为我院2008年06月至201 1年l2月 期间所收治、确诊病例;其中男2l例、女14例;年龄24-61岁,平均年龄(38. 床症状,极易导致患者错过最佳诊疗时期,而严重危及患者身心健康及生 活质量。近年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因此,如何采 取有效的诊断措施,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临床目的,已成为我们所亟需 5-+9.7)岁;病程7个月~4.5年;临床表现:以上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髋 解决的的问题I4】a 关节疼痛、酸痛、跛行,活动时疼痛加重,其中单侧受累24例(右侧15例、左 目前,股骨头缺血陛坏死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长期对它的病 侧9例)、双侧受累l3例;致病因索:长期酗酒l6例、髋关节外伤史lO例、长期 理学研究发现,不管什么原因引起股骨头缺血坏死,其患者的病理改变均 大量服用激素7例、病因不明2例。 为早期表现为细胞坏死,中、晚期表现为细胞坏死与修复反应共存,而且股 1 2影像学检查 骨头缺血性坏死、关节腔积液与其病程进展密切相关【引。因此,采用能够观 35例患者均行x—ray检查,检查结果为阳性者再行CT检查;检查结果 察患者影像的X—ray、CT及MRI对该病患者进行诊断具有可行性。本研究 为阴性者,而II刍床疑似股骨头坏死者再行MRI检查,具体检查方法如下:①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35例行影像学检查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各项临床 X—ray检查,采用西门子500MA X光机摄患者骨盆正位及病髋侧位、斜位 资料,研究发现以上方法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差异较大,但各有其 片;②c1 查,采用GE公司多排cT对患者行双髓关节平扫(扫描范围从髋 优缺点:OX—ray操作简便、费用低,但其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表现 臼上缘扫至股骨粗隆间,层厚和层距为5mm),摄有骨窗和软组织窗两种图 检查不明确;⑦c瞄在骨小梁细微骨折、早期病变及病灶确定方面优于 像}③MRI检查,采用XGY公司的0.35T MRI行横断及冠状位扫描(Tl加 X—ray,但其无法有效显示骨髓坏死和肉芽组织浸润;@MRI检查具有多 权TR/TE时间为500/30ms,T2 ̄I]权TR/TE时间为3800/130ms,层厚为 方位成像和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清晰地显示病变的解剖形态变化,尤其 5mm)。 对骨髓病变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病变的检查更具有优势,且灵敏度较 2结果 高。 经X—ray检查,l3例患者为阴性,其股骨头外形正常、骨质呈斑点状疏 松、关节间隙无改变,其余22例患者股骨头出现持重区软骨下半月形透亮 参考文献 影及裂隙样透光线,其中部分早、中期部分患者关节面伴凹陷、变平、变扁、 【l】 计卫东,杨常运,李云阁,等.老年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I临床分析【J】 关节面不整等表现,晚期患者出现股骨头明显变形、股骨颈缩短、关节间隙 白求思医科大学学报.2001,27(5):466. 狭窄、骨质吸收溶解、碎裂及囊变等表现,22例)r_ray检查结果为阳性患者, 【2】 张立安.贺静,王玉丽,等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分期与早期影像学诊断 经C,I’检查,骨小梁增粗、变形、消失,股骨头前部显圆形或类圆形囊状低密 【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1 1):754—737 度区,同时可见股骨头碎裂、变形、变扁及塌陷,关节间隙增宽、髋臼骨质有 【5】 于连水,时振杰.×线、CT、MR.影像诊断学特点的比较及应用[J].中原医 增生硬化或小囊状改变等征象,MRI检查发现有l6例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 刊,2004,51(1 2):44--46. 部位TlWI为低信号,T2WI为等信号,且病变的边缘见双线征,有2例患者 【4】 许功效.成人股骨头缺血性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J】.浙江临床医学, 发现股骨头坏死部位Tl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低混杂信号;经验证,35 2009,1 1(8)864--807. 例行影像学检查患者均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变。 【5】Hofm ̄nn S.Mfl zieres B.0steonecrosis:natural course and conservative 3讨论 therapy[J】.Orthop ̄de,2000,Z9(5):403--4 1 0.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l临床骨科常见病、难治病,其患者早期无典型l临 MRI在肺癌脑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周闻轶 (常德市第一中医院湖北常德415000)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患者的MRI特征性表现,评价MRI在肺癌脑转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20例经临床、手术、 病理证实为肺癌脑转移患者的HRI表现。结果:转移灶以多发为主。单发少见,病灶形态、信号多样,绝大部分患者病灶周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增强后均明 显强化,脑膜及颅骨转移少见。结论:肺癌脑转移患者的HRI特征比较明显,完全可以将其病理特点反映出来。在为患者进行MRI扫描时,必要时需进行增强 型扫描,以准确检查患者的脑转移情况。 【关键词】肺癌;脑转移;M RI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523(2012)07—0099—02 在临床实践中,为肺癌患者制订的治疗方案及患者的预后情况,均受 2结果 到其脑转移的部位、数量和大小的影Ⅱ 一。目前,只有为肺癌患者进行磁共 本组有ll2例患者出现脑实质转移,6例为单发,所占比例为5.d%,均位 振(MRD,才能准确地了解其脑转移情况。本人主要对l2O例脑转移肺癌患 于幕上,108例为多发,所占比例为9o.0%,56例为幕上,52例为幕上和幕下。 者的II岛床资料和MRight4进行回厩陛分析,以期总结出脑转移肺癌患者的 患者病灶的最大径0.3cm至5.2 cm,TlwI呈低信号、高信号、等信号或混 MRI突出特征,提高临床其诊断水平。 杂信号。T2WI及r2WI./ ,AIR呈高信号、混杂信号或等信号,患者病变呈 1资料与方法 椭圆形、不规则形状或圆形,有占位效应,境界清晰,有程度不同的水肿,增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的12O例肺癌脑转移患者中,男性80例,女性4o 强后呈圆形强化,环形强化,斑片状强化和粟粒状强化。8例患者出现软脑 例,男女比为2:l。年龄在35—72岁(平均年龄56岁)之间,其中,102例患者的 膜脑转移,所占比例为6.70/,,出现软脑膜转移的患者,在l临床上主要表现为 年龄在5O岁pA_k。所有患者均得到手术和病理检查的证实,其临床表现主 脑池、脑裂和脑沟出现不同程度的填充,TlWI呈等信号,1_2WI AIR里 要有:肢体瘫痪、呕吐、头痛以及精神症状等,部分患者出现神经系统方面 高信号,同时患者具有脑积水症状,增强后患者软脑膜出现广泛增厚,且具 的症状。 有明显强化。6例患者出现颅骨转移,所占比例为5.0%,临床主要表现是患 1.2方法为患者进行磁共振扫描的仪器型号为Phlips Intera 1.5T, 者颅骨多处出现膨胀性改变,T2WI和T1wI星等信号, wI/SPIR呈高信 横轴位T1wI/SE(TR5o0—550ms,TE15-20ms),T2WI/TSE(TR 35O0__ 号,增强后具有明显均匀强化。 4500ms,TE100-120ms),T2WI/FLAIR(TR 5000 ms,TE lOOms,TI 3讨论 1900ms)。所有病例均增强扫描,增强剂采用先灵公司生产的钆喷酸葡胺注 3.1肺癌脑转移的机制 目前,人类还未完全了解肺癌颅内转移的机理, 射液(G(}_伽A),0.1mmol/Kg。层厚6mm,层间距lmm。矩阵为256× 仅知道患者发生颅内转移的主要途径是经血行转移。由于肺癌具有较快的 256。采用静脉团注法,TIWI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参数同平扫。 生长速度,若不能为肿瘤提供足够的血液,将会引发其坏死和脱落。然而, 1O0 《求医问药 半月刊SeekMedk ̄lAndAskTheMedicine 2012年第10卷 第7期 转移患者的病理特点反映出来。因此,在对患者进行MRI扫描时,一定要使 肺组织具有十分丰富的血管,脱落的癌细胞会通过肺静脉而进入患者的体 循环,然后随着其椎基底动脉或颈动脉上行而进入到脑组织并形成病灶。 3.2 脑转移灶的病理学特征肺癌脑转移瘤在临床上一般表现为多发, 转移灶周围的脑组织往往会因为供血不足或受到局部机械性压迫而发生 坏死和水肿,严重者则发生出血。 3.3 M艮I特征(1)以多发病变为主,因为转移的途径主要是血行转移,所 以一般是多发。本组研究中,有90. 的患者是多发,比文献报道的还要高。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磁共振具有很高的软组织分辨率,能够将颅骨 伪影消除,加之在扫描进行了增强扫描,特别是进行了双倍剂量的增强,这 样就可以看清楚更多4 ̄3-41。本研究中,对l4例患者进行平扫时是单 发,但是进行增强扫描后却表现为多发。(2)水肿。本研究中,绝大多数患者 的身上都发现了水肿带,没有发现水肿带的患者一般是囊性病灶或小病 灶。(3)病变多样性,患者发生病变时,其病变的性质、形态和信号表现为多 样性。(4)强化明显,对所有病灶进行强化扫描后,均会出现明显的强化现 象,有的是均匀强化,有的是圆形强化,有的是粟粒样强化等。 用增强型扫描,只有这样,才能明确患者的肿瘤分期,从而帮助临床医生制 订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最大程度地延长寿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生存质 量。 参考文献 【1】 陈洁容,黄穗乔,黄伟鹏,等.肺癌脑转移的肌表现与诊断【J】影像诊 断与介入放射学.2004.j 3(1):29—31. 【2】 欧阳汉,周纯武,张红梅.肺癌脑转移的MRI特点【J】.中华肿瘤杂志, 2004.26(5):315-31 8. 【3】Niwa J,hubota T,0kuyarna T,et.al Larse-sized brain metas%asis of lung cancer without perifocal edema:case report.Oomput.Med.Imasing Graph, 1 99I。1 5:1 21一I 24. 【4】 肖江喜,蒋学样,高玉洁,等.MR非增强和增强扫描对脑转移瘤诊断的 比较【J】.中国医学影响技术.1995.11(5):329—331. 综上所述,肺癌脑转移患者的MRI特征比较明显,完全可以将肺癌脑 重视肝癌的诱因及对高危人群的防癌检查 郭士祥郑云凤 134200) (吉林省集安市医院【摘要】目的:研究肝癌患者发病的诱因和高危人群预防_的检查方法。方法:使用统计法获得肝癌的诱因,通过临床实践掌握预防肝癌疾病 的检查方法。结果:引起患者发生肝癌的原因主要与霉变食物、慢性肝病、肝硬化、药物作用、免疫衰退以及性别等因素有关,对高危人群的检查方 法主要是对其进行定期、定位和定性检查。结论:重视肝癌的发病诱因,远离危险因素并对高危者进行“定期”“定性”与“定位”联合检测,则 能及时发现高危人群里的无症状早期肝癌,及早进行药物干预,对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有重要的I临床价值。 【关键词】肝癌;诱因;防癌检查;高危人群 【中图分类号】R35.7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672—2523(2012)07—0100—02 1.7 35岁以上患者肝癌的高发年龄在35岁或加岁以后,其中50_.60岁人 早期肝癌疾病比较隐匿,若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将快速发展,继而给 患者的治疗带来极大困难,一旦到了中晚期,往往成为不治之症。最近二十 多年来,医学界对肝癌的诊疗研究有了不断的突破,显著提高了肝癌疾病 的治疗效果,且对发病诱因研究的进展也很大,对高危人群的保护措施也 有所提高,及时发现和治疗早期肝癌对治愈肝癌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1肝癌的发病诱因 群是肝癌疾病的高发时间段。另外,由于人体免疫功能的衰退,也增加了人 们患有肝癌疾病的几率,如人到中年以后,胸腺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 从而使患者与胸腺内分泌相关的免疫功能也出现一定的减弱,使人体不能 排斥部分异常细胞,给癌症的发生提供了机会。 1.8男性据研究肿瘤的专家调查和统计,在全世界任何地区,肝癌患者 中均以男性为主要群体,男女比例约为2:l,在部分肝癌高发地区,男女患 者的这一比例可高达高于3:1。 肝癌通常是按以下步骤逐渐形成的: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或家族史一 慢性肝炎一肝硬化一肝腺瘤一肝癌,当然也有可能从肝炎直接跳到肝癌, 要强调的是:只要是以上的任何一项,皆属高危险群。 2肝癌的高危人群 一根据统计,引起肝癌病发的诱因有多种,大致上可分成以下几类: 1.1食用霉变食物也可诱发肝癌研究发现霉变食物在其霉菌中会产生 种有毒代谢产物一黄曲霉索,而黄曲霉毒索是现今发现的最强生物致癌 物,所以对于发霉的花生、玉米、大米、薯干,萝卜干、奶制品、豆制品等霉变 食物,大家应避免食用。 1.2慢性肝病特别是病毒性肝炎与肝癌的发病较为密切,被医学界称为 肝癌的“催化剂”,其中以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为重中之重,有 数据显示肝癌患者中约有30 ̄/.以上的患者有慢性肝炎病史,且澳沆(Hl:aAg ̄ 阳性者占半数以上,所以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被视为促癌因素之 此为导致肝癌的病因【1]。 一肝癌的高危人群是指易患有肝癌疾病的人群,该人群的发病率显著高 于普通人群的发病率。据临床观察和研究.肝癌疾病的高危人群主要是:年 龄在加岁以上,且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患有慢性肝炎的病程在5年【丛上 者-息有肝硬化者,近亲家族中有肝癌患者,且年龄在4o岁以上者t经常酗 酒者;年龄处于高发年龄,且在肝癌高发区 ≈。 3 定期、定位及定性检查是高危人群防癌的一项关键措施 ,1.3长期食用腌制、煎炸、熏烤的食物也可诱发肝癌腌制食品中都含 有的亚硝胺,煎炸、熏烤食物中含有的3,4一苯并芘,都可诱发癌症,所以大 家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减少食用腌肉、烤肉、烤肠、咸鱼、咸菜等腌制、煎炸、 熏烤食物。 1.4肝硬化医学观察发现肝癌患者中约有5a%一9 的患者合并有不同 程度的肝硬化,所以肝硬化也被视为促癌因素,因此肝硬化患者应做好定 期复查工作,以防止肝癌的发生。 1.5药物及化学药品、毒物等长期饮用被多氯联苯、氯仿等污染过的水 也可诱发肝癌。 1.6抽烟及酗酒研究证实,经常进行酗酒者,其患有肝硬化疾病的几率 据研究表明,肝癌疾病的进展速度非常陕,从首次检测出来到患者表 现临床症状,仅仅需要八个月的时间,患者即使每年进行一次检查也不能 保证所有早期肝癌能够被发现[3】。因此,定期、定性、定位检查可以对高危 人群进行防癌筛查,同时也要注意远离高危险的因子,如饮酒过量、滥用药 物,或食用被污染的食物等,以免加重肝脏的负担。 3.1定期检查即高危人群定期检查的间隔时间以三到六个月较为合适。 即三到六个月一定要照一次超音波,特殊改变可以一月检查一次。 3.2定性检查即若肝癌指数A F P偏高者,一定要每个月检查一次,进 行定性后才能掌握治疗先机。除新生儿患者外,只要在血液中检测到一定 比不酗酒者高很多,而肝癌疾病的发生与肝硬化疾病的发生具有紧密的关 系。如果再经常进行大量吸烟,势必会加重和加快肝硬化疾病的形成,从而 使其更易患有肝癌。 浓度的AFP(4oO|I g/L以上),就提示患者可能患有肝癌,若能排除患者是 活动性肝炎、胚胎源性肿瘤或肝硬化等病症,就完全可以通过AFP项目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