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位置与方向教学案例

来源:化拓教育网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第六册《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背景: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堂课教学时要充分考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一方面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另一面又体会到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学校叫做庙坝小学呢? 生1:因为我们学校在庙坝。 生2:因为我们的学校在庙坝街下面。 ……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它们的方位图吧。庙坝街在我们学校的(右边),所以我们学校就在它的(左边)。(师生共同画方位图)

师:现在大家能找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了吗? 生:能!(齐)

师:大家能用手肯定地指出太阳升起的地方吗?

(生齐指向前方——东方,并在方位图上标出太阳升起的位置。) 师:现在我们面向的是东,背向的是(西),我们的左手边是(北),右手边是(南)。

出示歌谣(幻灯片出示):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 ),后面是( );左边是( ),右边是( )。

(让学生边读,边补充完整) …… 教学反思:

三年级儿童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让学生边回忆、讨论,边绘学校操场的四个方向的方位图,使学生一方面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另一面又体会到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