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平互通立交方案设计

来源:化拓教育网
第4O卷第14期 ・176・ 2 0 1 4年5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1.40 No.14 May. 2014 文章编号:1009—6825(2014)14—0176—02 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平互通立交方案设计 代李锋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8) 摘要:结合福平互通立交地理位置,对转向交通量进行了预测,并从交通组织近远期衔接、造价规模等方面入手,对互通立交方 案进行了综合比较,经比较论证,指出采用2层全苜蓿叶互通方案具有较好的交通适应性、营运安全性及经济性。 关键词:互通立交,方案设计,交通量 中图分类号:U412.35 平潭综合实验区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东濒台湾海峡,位于台 湾海峡两岸最突出部位,距台湾新竹仅68海里,是大陆距台湾最近 的县;平潭岛海岸线长达408 km,主岛海坛岛面积324.13 km2,为 全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平潭综合实验区处于我国海岸线 的中点和环海峡经济走廊的中心突出部,扼守我国“海上走廊”台 湾海峡和闽江口咽喉,是太平洋西岸国际航线南北通衢的必经之 地。平潭综合实验区还是规划中的京台高速道路大陆段终点站 和台湾海峡海底隧道入口处。坛西大道是平潭综合实验区“两纵 两横”快速路网系统中的重要纵贯线,呈南北走向,南接海峡四通 道,北接海峡二桥;福平大道是平潭综合实验区“两纵两横”快速 路网系统中的重要横贯线,呈东西走向,西起海峡三通道,东至高 铁平潭站;两条快速路均是平潭综合实验区近期建设的重点项 目。福平互通是两条快速路的相交节点,是两条快速路交通转换 的重要枢纽,同时由于其位于实验区中心位置,具有较高的景观 功能(见图1)。 台 湾 海 峡 图1福平互通立交区域位置图 1主要技术标准 坛西大道和福平大道主线均为双向八车道,近期按一级公路 兼城市主干道建设,远期规划为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80 km/h; 辅道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60 krn/h,近期按城市辅道建设, 远期规划为城市主干道;道路两侧各设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绿 化带,道路红线宽度为120 m。坛西大道东侧绿化带和福平大道 北侧绿化带之下分别埋设有断面尺寸为8 m×4 m的管线共同沟 (见图2)。 2转向交通量预测 按照工可交通量预测结果,互通主交通流向为海峡三通道至 海峡一桥方向、海峡三通道至海峡二桥方向,2033年预测转向交 通量为15 221 pcu/d和13 991 pcu/d,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分别 收稿日期:2014—03-08 作者简介:代李锋(1982-),男,工程师 文献标识码:A 为920 pcu/h和864 pcu/h;次交通流向为海峡一桥至高铁平潭站 方向、海峡二桥至高铁平潭站方向,2033年预测转向交通量为 7 721 pcu/d和7 661 pcu/d,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分别为467 pcu/h 和463 pcu/h,方向不均匀系数D:0.55,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K= 0.11。考虑该互通节点前后存在麒麟路、芦中路等规划干道的交 通分流,互通转向交通量虽有一定差异性但总量不大(见图3)。 非 非 机 机 央 机 机 人 动绿 绿 动 分 动 绿 绿动 人 行树车化辅 化 车 隔 车 化 辅化车树行 道池道带道 带 道 带 道 带 道带道池道 1 1.5 20.0 15.5 7.0 15.5 20.0 l1.5 图2坛西大道、福平大道工程道路红线规划图 海峡三通道 海峡三通道 海峡三通道 海峡三通道 平潭8 海峡 海峡 二桥 一桥 高铁平潭站 高铁平潭站 高铁平潭站 高铁平潭站 2013年 2015年 图3福平互通交通量转向分布图(单位:擎 2020年 2033年 petdd) 3互通方案设计 3.1 互通区主线指标 福平互通区主线坛西大道平曲线半径R =4 000 m,纵面最 大纵坡i :2.95%,互通主线在互通区范围内纵坡分布为 一0.322%/280 m,0.44%/310 m,2.95%/370 m,一2.95%/360 in, 0.3%/850 m;互通区被交路福平大道平面为直线,纵面最大纵坡 i…=1.45%。 3.2互通方案设计 该互通为新建互通,互通方案的布设考虑遵循以下原则:在 保证其交通功能并有一定前瞻性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互通的近远 期功能,尽量节省工程规模,避免浪费;由于互通节点位于整个城 市规划的中心区域,西接海峡三通道,背靠大陆,东邻高铁平潭 站,面向台湾岛,为福平大道景观走廊上的重要节点,立交方案应 具备较高的景观效果。 根据项目业主会议纪要精神,互通方案设计阶段需同步考虑 主干道系统、辅道系统的互通立交,同时还需实现非机动及人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