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特优生培养的几点思考

关于特优生培养的几点思考

来源:化拓教育网
关于特优生培养的几点思考

一、高要求严标准(能得满分坚决不要99分!)

古语云:“欲求其上者得其中,欲求其中者得其下”“识大势方可立大志、成大器!”其实在班级管理中老师所提的要求大多是针对中上、中游学生的,而这一部分孩子不仅能做到,做好,而且还做得相对轻松。于是我就要求他们绝对不能仅仅满足于老师提的要求,要有自己内化的,更符合自己的高于老师的标准。他们在计划中所呈现出了效率高、自主性强的特点,每次我都会在批复中给予肯定和欣赏,还不失时机的向他们透露比他做得更好的同学的方法以供借鉴;有时会提醒他们在总结中出现的放松浮躁或在临考前让他们给自己定下明确的目标,有些孩子就敢自信的给自己明确目标:数学争取满分!

更值得欣慰的是这些孩子中大部分家长配合的都很好,认真如实的反馈计划的执行情况。这为我准确把握他们的学习及生活提供了很好的保障。所以我的意见及建议都能够被虚心接纳并践行。这个高要求严标准我通过学生间接的传达给了家长。这些孩子的家长也成为我培优的得力助手。在家长会上孩子出色为自己脸上增光,再加上我的表扬及赞赏,有些家长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其实每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真的是有一个认真负责、重视孩子学习的家长的,这毋庸置疑。

二、帮他们累积足够的自信(自信是完成自我突破的前提!) 其实这些孩子平日里呈现的并不是那种昂扬的姿态,每个孩子都有其突破不了的。一开始班里有六七个成绩优异的男生语文却成

绩平平,平时他们也不重视,在语文上无什么优势可言。这一类的孩子理科很棒,如果语文也能保有优势,为高中语文打好基础,上了高中才有出类拔萃的希望。现在只有理科强,语文英语不顶打,与别人竞争的实力还是很弱的,关键时刻也会败下阵来。在他们的薄弱学科上,我认为关键是转变他们对学科的思想认识,让他们足够的重视。因为提高这个弱科对他们而言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事实证明:只有他们重视了,自然就会想办法、动脑筋!经常找他们谈话,提醒他们重视语文学习,端正态度,现在这六七个人中有三个同学的语文也能居于级部前茅,就连基础很差、一开始很费力的一位男同学也稳步提升,保持在优秀之列。这些自信充实起来的实力与能力,一次次的自我肯定,不断累积着更强大的自信,弱科也就变成了优势学科!

班里还有大约十五六个女生,在心理上总害怕数学发挥不好,多少呈现了数学学科上的不自信。这些女孩子认真仔细、肯吃苦,练习册上密密麻麻,可以看出她们不惜一切想学好数学。我经常收她们的《配套》和《综训》让全班同学传阅,对比。目的有两个:一是反思自己——她们做了那么多还一直认为自己没有做好,问问自己:我做了多少呢?二是给予她们鼓励和肯定——你们做得很好,所以要相信付出定有回报,没有白流的汗,白下的力。她们在期末考试中也常会拿到高分。因为她们的这份仔细认真、谦逊是别的孩子比不了的!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信念,而信念取决于他人对自己的肯定与信任!多鼓励,多给他们想办法,为的是让他们在自我提升的过程中累计起足够的自信,这才是他们战无不胜的心理长城!

三、树典型抓带动(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身上都有可取的学习品质!) 班里有个孩子叫李海洋,智力水平一般,木木的,学习态度挺认真的。但是一直冲不进级部前列。当时二班有个于海洋,比他出色。有时候我也会刺激他:二班的那片海洋比我们四班的这片海洋辽阔呀!初二的时候我们曾和二班组织过优秀学生学习经验交流会,但是他并不在入围的行列。但是我觉得有必要让他参加,只是他没有发言权。事后在总结中他表达了自己很不服气,感觉别人的方法也没啥特别,为什么就比自己强呢?但面对别人的成绩自己又输得心服口服!记得当时我在回复中写给他:“要想属于这个行列,必须做到他们的标准!”慢慢的他呈现出了强烈的上进心,有一发而不可收拾之势。家长反馈中也看到了父母也在慢慢的肯定他的努力与改变。在学校他也比之前更加积极主动,爱问问题,主动找题做,让自己一直处在为学习而“忙“的状态。数学老师和物理老师也多次让我表扬他,说他问的问题特别好!老师们也被他的执着努力感染着,数学老师也多次感慨这个孩子所取得的进步,老师们都折服于他的吃苦精神与不懈的钻劲。

论智力水平他排不上前列,但他紧紧咬住这一梯队,自己连滚带爬的跟上来,当他稳步进入特优生的行列时,他的那种良好的感觉及成就感给了他甜头,他享受着身在其中的自信与自豪,并乐此不疲!我经常把他的计划总结念给同学听,大家总能从他身上我们找到差距,并向他不断的汲取上进的力量!“成功=20%智商+80%情商”这些孩子智力水平不错,应在情商教育上多些针对性,给他们最最需要的提携与帮助。结合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行交流引导,不失时机的给他们创

设实现自我突破的良机,他们一定会越来越棒的!

最后是关于培优的两点补充:

一是在选苗上,不要仅仅把“宝”押在几个人身上,要让特优生形成一个群体,以此来带动其他成员的加入。切忌忽略掉好的苗子,否则会丧失掉最佳的培养育苗期!

二是管理起来要因人而宜,修剪、浇水、施肥、光照,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去引导,切不可泛泛而论!该修剪时不可手下留情,该补充光照万不可吝啬小气,该施肥了切不可贻误时机。这个过程要时刻关注他们,要长期不间断的、不定时的去验收、检查,确保他们在面对暴风骤雨时也能无畏无惧,顶风冒雨仍跑在前面冲锋陷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