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与感恩同行 征文一

与感恩同行 征文一

来源:化拓教育网
与感恩同行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于物质生活,而逐渐忽略了精神生活,尤其是人们的感恩精神正逐步淡化。我国自古以来都十分推崇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和“儿女应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等至理名言都说明了感恩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培养感恩精神,与感恩同行。

如今,我们在社会上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大多数子女在孝敬年迈的父母只是用金钱和物质,而不是用感恩之心孝敬年迈的父母。这些年轻子女认为父母最需要的是物质生活,给父母金钱和物质就会让父母的生活更好,会让父母生活的更幸福快乐。当然,我们不可否认金钱和物质对年迈的父母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老人真正需要的是精神生活,需要的是子女心中真挚的感恩精神。这一现象恰恰说明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纸醉金迷,人们的精神生活正在慢慢被金钱和物质所浸染,致使人们的感恩精神逐步淡化。

当然,我们的社会也出现了感人至深的感恩楷模。陈斌强,2012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陈斌强9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妈妈独自一人含辛茹苦的把三个子女抚养长大。不幸的是,2007年,这位伟大的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的生活自理能力。陈斌强深知母亲养育自己时的艰辛和不易,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自己的母亲,他每天用一根不跳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这一行为他一连坚持了五年,风雨无阻的带着妈妈去上班。显而易见,我们从陈斌强的身上看到了至高无上的感恩精神。推选委员说:“陈斌强付出的孝心,不仅抚慰了母亲,耶夫为了每一位中国人,这种中华民族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可以作为社会的良药。”陈斌强用他的朴实行为诠释出感恩精神的真谛,陈斌强与感恩同行。

其实,我认为我们大学生应该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社会上为什么会出现感恩楷模?众所周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现在却需要向楷模学习怎样感恩。这说明,我们的国家在不断进步,但我们的精神世界却在退步。我觉得每个人都因该仔细反思,都应该树立一种危机感。我们应该从内心去审视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们的感恩精神究竟有没有缺失呢?一个民族的进步不仅仅建立在物质进步上,更重要的是她的精神文化的进步。我希望我们每人都应该尽快树立起感恩意识,让感恩精神真正充满我们的内心世界。

当然,我们也不能仅仅只是高呼感恩的口号,而没有付出任何行动。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感恩其实是一件既简单又不平凡的的行为。在你闲暇的时候,给你的父母打个电话分享你的校园生活;当你在家的时候,帮你的父母分担一下家务;在节日的时候,给你的老师道声“辛

苦了”;当你在学校的时候,为你的老师送上一杯温热的香茗;在公交车上的时候,给老人让出一个座位……这些都是我们举手投足之间可以完成的,尽管这些行为微乎其微,却是培养我们感恩精神的好方法,从而让我们与感恩同行。

“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一个人连感恩都不知晓的人必定是拥有一颗冷酷绝情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随时都会产生令人动容的感恩之事。且不说家庭中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记恩,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去永记,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白岩松曾经用《幸福了吗》这本书问世人:“今天,你幸福了吗?”我则想问:“今天,你感恩了吗?”学会感恩,开始感恩,让你我与感恩同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