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邦泰大厦 基坑围护与挖土方案交底

邦泰大厦 基坑围护与挖土方案交底

来源:化拓教育网
一、设计依据

1.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2009年9月《浙江舟山邦泰置业办公

大楼岩土工程补充勘察报告》及海军东海建筑安装工程中心勘测队提供的

2008年07月《邦泰大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7. 浙江省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1008-2000 J10032-

2000);

8.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浙江邦泰置业有限公司-邦

泰大厦工程\"地下室建筑、结构施工图和总平面图(电子版);

9. 浙江邦泰置业有限公司提供的周边环境情况和现场地平均标高; 10.本单位以往类似工程设计、监测和施工经验。 二、基坑施工及开挖要求

由施工单位提出基坑围护施工和挖土施工组织方案,基本要求如下: 1.施工程序:水泥搅拌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挖土至第一道环梁和支

撑垫层底标高,浇筑第一道环梁和支撑→砖砌挡土墙,设置地表排水系统→

分层挖土至第二道环梁和支撑垫层底标高,浇筑第二道环梁和支撑→基坑分

层挖到底板垫层底标高→打设垫层→电梯井、集水局部加深→打设垫层和砖

胎模→绑扎钢筋,浇筑基础砼(换撑板带与基础整浇)→拆除第二道支

撑→

二层地下室结构施工→设置第二道钢筋砼换撑支撑(和钢管支撑)→拆除第

一道支撑→一层地下室结构施工→回填土→向上施工。 2.结构施工要求:

⑴、施工前应熟悉支撑体系的图纸及各种计算工况,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

制开挖和支撑的程序和时间,对支撑的位置(包括立柱及立柱桩的位置)、

开挖深度应做周密检查;

⑵、灌注桩的砼强度等级为C25,保护层厚度为35mm,充盈系数>1.05,

桩位偏差≯50mm,垂直度偏差≯0.5%,灌注桩主筋应均匀布置,钻孔灌注桩

的桩底沉渣≯100mm;

⑶、钻孔灌注桩施工应间隔跳打,间隔距离不小于4倍桩径或最少时间间

隔不应少于36小时;

⑷、环梁施工前应将桩顶浮浆凿除,桩顶露出的钢筋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

⑸、围护桩(立柱桩)顶伸入环梁(支撑)50mm,立柱钢构件应与立柱桩

纵筋焊接。钢构件焊接采用角焊接,角焊缝的焊角尺寸hf不得小于1.5√t(

t为最薄的钢板厚度),钢构件四根角钢接头采用剖口熔透焊,接头应错开

600;

⑹、钢筋混凝土环梁和支撑在同一平面内应整体浇筑,如有困难应按有关

规范要求设置施工缝,环梁施工缝宜留设在1/3跨度处;

⑺、支撑体系纵向钢筋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并符合机械连接或焊接的

有关要求;

⑻、支撑主次梁高相同时,次梁下部纵向钢筋应置于主梁下部纵向钢筋之 上;

⑼、支撑梁纵向钢筋在环梁中搭接及锚固长度不小于35d,且伸过环梁中

心线≥5d,当直线锚固段长度不足时,纵筋应伸至节点对边并向下弯折;

⑽、支撑拆除前应按设计要求做好换撑措施,待换撑板带和换撑支撑混凝

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拆除支撑;

⑾、围护桩的检测详见《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砼质量

控制详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及其它有关规范、规程,

灌注桩低应变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30%。 3.水泥搅拌桩施工要求

⑴、本工程采用φ700@500双头水泥搅拌桩和φ700嵌缝水泥搅拌桩,选用

42.5R(早强)级普硅水泥,水灰比0.45~0.55,水泥掺量为15%,为改善水

泥土加固体的性能和提高早期强度,水泥土中宜掺加0.5‰(水泥重量比)

三乙醇胺和2‰木质素磺酸钙等;

⑵、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为\"四搅两喷\"的全桩长均匀喷浆,水泥搅拌桩桩

位偏差≯50mm,垂直度偏差≯0.5%,搅拌升降速度≯1.0m/min;

⑶、搭接搅拌桩应连续、搭接施工,如间隔时间过长导致无法搭接,应采

取补救措施;

⑷、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大块的杂填土进行清障或换土处理,并分层回填

含水量较低的粘性土压实后再进行搅拌桩施工;

⑸、水泥搅拌桩必须进行钻芯法检测墙身完整性(全桩长),当芯样的无

侧限抗压强度达到0.8MPa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取芯数量不少于4组。 4.挖土施工要求

⑴、待支撑体系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始挖土。土方开挖前,挖土单位应

制定详细施工方案,并经有关单位共同会审后执行;

⑵、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

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挖到设计标高前后应进行\"五边\"

法施工;

⑶、挖土工作应分层进行,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1.5米,停挖后留坡的角

度不宜大于30°;

⑷、基坑开挖先浅后深,应先挖到底板标高再局部承台、地梁、电梯

井加

深的顺序进行,基坑四周两根轴线范围内承台和地梁必须在基坑四周底板垫

层完成后采用人工开挖,且边挖边打设垫层和砖胎模;

⑸、挖土结束及时做垫层和砖胎模挡土,垫层应满铺到基坑边,基坑四周

8米范围内用350厚C20砼封底,暴露时间不得超过12h;

⑹、挖土机械不得碰撞或损伤围护结构,严禁挖土机械、车辆在已挖出的

基坑边行驶;

⑺、挖出的土方应及时运出,不得堆置在坑边,基坑四周堆载不得超过设

计工况要求;

⑻、土体开挖不得放坡过陡,以防止土体滑移使工程桩发生偏位,应制订

专门应对高位桩的技术措施,严防高位桩在挖土期间断桩

⑼、严禁在已挖空的支撑上堆载或机械通行,挖土机械不得直接在未挖空

的支撑上行走,应在支撑两侧先填土高出支撑面500mm,并在其上铺设路基

箱后方可通行机械车辆;

⑽、出土口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固处理,最后土方必须从出土口出土。 5.回填:回填前应先选好合格土源,并将坑底的建筑垃圾清理干净,槽底

如有积水,应先排除,严禁带水回填,回填料应分层夯实。 三、基坑排水

场地地下水较浅,赋存于人工填土和土层中。人工填土结构松散,性质不

均,易形成地下水流入基坑的通道;另外坑内积水会泡软土体,危及基坑安

全,应做好相应的排水措施:

1.地表排水:在压顶梁上设置400×400排水沟,并在压顶梁上间隔20~

25m左右设置一个400×400×600集水井,防止地表水流入坑内;

2.坑内排水:在坑内设置有组织排水,并在相应位置设置集水井,以便及

时用水泵把坑内积水排出坑外(原则上承台和地梁作为坑内的集水井和排水

沟,不另设排水系统);

3.防渗措施:在围护桩外侧打设一排φ700@500密排搅拌桩或φ700嵌缝水

泥搅拌桩进行挡土。 四、基坑监测

在施工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围护结构、土体的变形,根据这些变形的发展

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实行信息化施工。本次基坑围护及开挖施工应进行

以下项目的监测:

1.深层土体位移监测:为及时了解深层土体的位移情况,本基坑设5个测

斜孔,孔深20~24米左右,用专用的测斜仪进行监测;

2.环梁顶水平位移监测:在环梁顶间隔15~20米左右设置一个水平位移监

测点,共9个,用全站仪进行监测;

3.支撑轴力监测:在两道支撑的典型支撑部位上各设置4个支撑轴力监测

点,用振弦式钢筋计进行监测;

4.立柱沉降监测:在立柱上设置4个沉降监测点,用水准仪进行监测; 5.周边环境的监测:在周边道路人行道上设置6个沉降监测点,周边管线

根据各管线的位置和埋深确定监测方案和保护措施; 6.警戒值:

⑴、深层土体累计位移60mm,连续三天的位移速率8mm/天; ⑵、环梁顶累计位移30mm,连续三天的位移速率4mm/天; ⑶、支撑轴力的报警值见\"基坑围护总平面图\";

⑷、立柱累计沉降20mm,连续三天的位移速率3mm/天; ⑸、周边环境累计沉降20mm,连续三天的位移速率3mm/天; 7.监测频率:

根据挖土的进展速度及基坑的变形情况来定:基坑挖到设计标高前每两天

监测一次;挖到设计标高后增加到每天一次;当监测值超过警戒值时,增加

监测次数至每天二~三次;垫层和砖模形成后连续三天稳定可减少到每两~

四天一次,拆撑期间应加密监测频率。

应选择有资质且经验丰富的专业单位进行基坑监测,基坑监测单位应把当

天的监测结果及时上报有关单位,如发现异常情况,应进行分析并及时通知

有关各方进行处理。 五、应急措施

根据现场监测结果,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1.若环梁顶水平位移较大,速率较快,则在该部位加设钢管撑或斜撑;

2.深层土体位移较大,速率较快,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坑外挖土卸载;无放

坡条件处加设钢管斜撑、用土钉加固,坑底草包叠袋或还土; 3.基坑渗水部位用坑外截流或高压注浆止渗;

4.桩间漏土现象严重,在坑外打设松木桩或坑内砖砌挡墙挡土; 5.放坡坡面出现滑移或沉陷现象,用松木桩加固坡脚或用土钉加固坡面。

施工现场应准备一定数量的钢管、土钉、松木桩和草包等应急材料。 六、其它

1.本图上除高程以米计外,其余皆为毫米计;

2.基坑围护总平面图中所注材料堆场及制作场地荷载不超过25KPa,其余

部位地面荷载不超过15KPa;

3.未详之处详见浙江省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以及其它有关规范

、规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