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软件工程中几种常用软件生命周期模型的简介

软件工程中几种常用软件生命周期模型的简介

来源:化拓教育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O· Computer Era No.1 2003 丁 软件工程中几种常用软件生命周期模型的简介 顾明 一(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广东深圳518055)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软件工程中几个常用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包括瀑布模型、原型法模型、喷泉模型、边做边改模 型和增量模型,描述了他们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关键词:软件工程;瀑布模型;原型法模型;喷泉模型;边做边改模型;增量模型 1引言 软件生命周期是软件工程中最基本的概念。把软件从开始 研制到最终被废弃不用这整个过程称为软件的生命周期。为了 分的几个阶段,没有反映出这种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第二,软件开发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开发活动,需要人们 合作完成,凶此,人员之间的通讯和软件工具之间的联系,活动 能对软件进行有条不紊、有步骤的开发和管理,软件生命周期 可划分为若干阶段。 对软件生命周期建立的模型称为软件生命周期模型,下面 对软件开发中常用的几个生命周期模型作一简单的介绍。 之间的并行和串行等都是必需的,但在瀑布模型中也没有体现 出这一点。 2)快速原型法模型(Prototyping Mode1) 借助程序自动生成工具或软件工程支撑环境,尽快地构造 2软件工程中几个常用的生命周期模型 1)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1) 个实际系统的简化模型,供开发人员和用户进行交流,以便 较准确地获取用户的需求,如图2所示。 典型的瀑布模型可以用B.W.Boehm的描述,他将软件生 命周期划分为七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分别为:系统需求分 析,软件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 护:每一阶段工作的完成需要确认,如图1所示。  验证 II ! f 验证 l’ 图2原型模型 快速原型模型的主要特点是:首先建立—个能够反映用户 图1瀑布模型 主要需求的原型,为用户展示未来软件系统的概貌,使用户可 以比较直观地从最终软件产品的角度出发对原型提出修改意 见,软件人员反复改进,最终建立完全符合用户要求的软件系 统。这实际上是一个软件人员不断向用户提供样品,而用户对 其做出迅速反馈,以进一步改善样品的过程,从而避免了瀑布 瀑布模型的主要特点是:阶段间的顺序性和依赖性。开发 过程是一个严格的下导式过程,即前一阶段的输出是后一阶段 的输入,每一阶段工作的完成需要确认,而确认过程是严格的 追溯式过程,后一阶段出现了问题要从前一阶段的重新确认来 解决,凶此,问题发现的越晚,解决问题的代价就越高。 瀑布模型的主要不足有以下二点: 模型冗长的开发过程中,看不见最终软件产品雏形的现象。 快速原型法在各个阶段用户反馈活动的基础上,突出了快 第一,从认识论上讲,人的认识是一个多次反复的过程,实 践一认识~再实践一再认识,多次认识,多次飞跃,最后才能获 得对客观世界较为正确的认识。软件开发是人的一个智力认识 活动,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多次反复地进行,但瀑布模型中划 速的改造过程,它改变了瀑布模型的线性结构,采用逐步求精 方法使原型逐步完善,以满足用户的要求,是一种在新的高层 次上不断反复推进的过程。 快速原型法的不足有以下二点: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计算机时代2003年第1期 第一,为了使系统尽快地运行起来,系统开发初期往往考 结构时,必须不破坏原来已构造好的东西。 ·2l· 虑的不周全,经常采取一些折中的方案,有可能使原型不能成 为最终软件产品的一部分,只是一个示例而已。这样,在实际开 发软件产品时,仍然有许多的工作要做。 第二,原型法需要大量完备而实用的软件工具的支持,即 原型法对工具和环境的依赖性较高。 3)喷泉模型(Fountain Mode1) 从某种意义上说,增量模型本身是自相矛盾的。有可能导 致构件无法安装到一起的危险。 在。一。的方法中,提出了与瀑布模型相对应的喷泉模型, 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认为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是相互重 叠和多次反复的.如图3所示,就像水喷上去又可以落下来,既 规格说明}— 规格说明组 设计一 }—-+实现和集成}—.+交付客户 设计组—— 实现和集成组 可以落在中间.也可以落在最底部。 图5增量模型 3结论 以上介绍的仅仅是几个常用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每个软 件开发组织都应该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并能灵活地融汇各种生命周期模型的优点,以优化开发效率与 开发成本。 参考文献: 【1】Stephen R.Schach著,袁兆山译.软件工程JAVA语言实统.机械工 业出版社,2001. I退役II 【2】Watts S.Humphrey著,韩丹等译.小组软件开发过程.人民邮电出版 社,2000 图3喷泉模型 图4边做边改模型 4)边做边改模型(如图4所示) 【3】周之英统代软件工程.科学出版社,2000. 国 这是软件产品最早采用的一种模型,没有规格说明,也没 有经过设计,而是随着客户的需要一次一次地不断修改。这种 模型只适合于100行或200行以内的短程序,但对一定规模的 产品来说则完全不能令人满意。 在需求分析或设计阶段修改产品,费用相对较小,但如果 在产品已编写好代码后,或更坏地,在产品已处于运行状态时, 再修改产品,则其费用将高的难以承受。因此,边做边改的方法 所用经费远远大于经过正确规格说明和设计的产品费用。此 外,没有规格说明文档或设计文档,产品的维护将极其困难,产 投蓓须知 1、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 (http://www.cnki.net;WWW.chinajourna1.net.cn),刊出文章 收录在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辑。欢迎技术含量高、实用性强、 可读性好的来稿。其中,市场热点、操作技巧、实用技术、流行 软件和硬件的介绍等方面的原创稿件优先录用; 2、来稿务求论点明确、文笔简练,每篇文章包括图表、摘 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等在内,字数请控制在4000"-'6000字 以内; 生回归故障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5)增量模型 产品被作为一系列的增量构件来设计、实现、集成和测试, 每个构件是由多种相互作用的模块所形成的提供特定功能的 代码片段构成 如图5所示。 增量模型在各个阶段并不交付一个可运行的完整产品,而 是交付满足客户需求的可运行产品一个子集。整个产品被分解 成构件,开发人员一个构件接一个构件地交付产品。 典型的产品通常由l()到50个构件组成。每个阶段客户都 得到一个完成部分需求的可运行产品。从第一个构件交付后开 始.客户就能做有用的工作。 3、投稿时,请将打印稿一式两份挂号邮寄到本刊编辑部, 并附函注明作者的通讯地址、E-mail地址和联系电话。稿件评 审后,我们将会及时反馈稿件处理意见。 4、请勿一稿多投,否则文责自负。稿件请自行留底,未录 用的稿件概不退还,投稿3个月后未收到稿件处理意见的,作 者可自行他投; 5、为了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给广大计算机爱好 者提供一个技术交流的园地,我们将竭尽全力为大家服务。由 使用该模型,整个产品的各个部分可能在几周内就可使用 了,使用瀑布模型或快速原型模型时,客户可能要等几个月甚 至几年才回收到一个产品。 于资源有限,本刊稿酬低于有关标准,请作者在投稿时慎重选 择。特此声明! 《计算机时代》编辑部 该模型的困难是.每个附加的构件在并入现有的软件体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