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答案解析(学习迁移)
2018-10-18 | 来源: 明尚教育
一、单选题
1.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 )。 A.迁移 B.动机 C.策略 D.技巧 2.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负迁移 D.纵向迁移
3.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4.“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体现的是( )。 A.创适性 B.学会学习 C.学习迁移 D.学习动机
5.( )的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 A.正迁移 B.顺应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垂直迁移
二、多选题
6.以下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 A.教师指导 B.学习材料特性 C.媒体 D.认知结构 7.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
A.相似性 B.原有认知结构 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D.教学方法 三、辨析题
8.学习了“水果”这个概念之后,再学习“苹果”“香蕉”“葡萄”等概念,这种学习中的迁移叫顺向迁移。
9.迁移的经验类化说认为,两种学习情境中原有相关因素或共同要素越多,越容易产生迁移。 四、案例分析题
10.刚入职就遇到了新课程改革。虽然入职前就读的是重点师范大学,但是由于他在校学习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所以,在新课程教学中遇到了很多难题。最初一个月,虽然精心备课,分析教材,课堂上对知识讲解面面俱到、逻辑清晰,但学生对讲授知识的掌握普遍达不到预期效果。原因在哪里?对此进行了反思。后来经过研究,他发现所教授班级学生都是初中新课改后的毕业生,他们初中所学的内容和以前初中所学的内容大有不同,他们的学习方式也与
所想存在很大差异。同时,学校还存在初中所学内容与高中新课程内容在教材衔接上的问题,故此知识迁移不理想。 问题:
请你谈谈影响学生知识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并结合材料,给提一些促进学生知识迁移的建议。
参及解析
一、单选题
1.A 【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广泛
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因此,答案为A。
2.C 【解析】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可以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
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因此,答案为C。
3.C 【解析】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
指处于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
互影响。因此,答案为C。
4.C 【解析】“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体现的是学习迁移。
5.B 【解析】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顺应性迁移是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
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的过程,其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
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重组性迁移是指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的过程。垂
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答案为B。
二、多选题
6..ABC 【解析】认知结构属于影响迁移的主观因素。
7..ABC 【解析】教学方法是促进为迁移而教的手段而不是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三、辨析题
8.错误。“水果”是比“苹果”“香蕉”“葡萄”概括程度高的概念,先学习抽象程度高的内容再学习抽象程度低的内容属
于垂直迁移中的自上向下的迁移。
9.错误。两种学习情境中原有相关因素或共同要素越多,越容易产生迁移是相同要素说的观点。经验类化说认为,只要个体
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概括。
四、案例分析题
10(1)影响学生知识迁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②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③
学习情境的相似性;④学习的定式和态度;⑤认知结构的特点;⑥学习策略的水平。
(2)为了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在教材的编排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仅要考虑到学科知识本身的性质、逻辑结构和
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年龄特征等,还要照顾到教学时间和教学要求,力求把最佳的教材结构展示给学生。在教学
过程中应注意从旧知识中引出新概念。
第二,改进教材呈现方式。在教材的呈现方式上应遵循由整体到细节的顺序,使学生的知识在组织过程中纳入到网络结构
中。此外,还应加强教材中概念、原理和各章节之间的联系,使知识融会贯通。在教学中应注意教材的呈现方式,
特别是对于那些学生初中学习的知识和高中阶段的知识衔接不上的知识点尤应注意。
第三,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为了促进原理或规则的教学,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原理,让他们准确地理解和
掌握基本原理,培养和提高概括能力,充分利用原理和规则的迁移,这是训练迁移最有效的方法。应注意引导学生
进行知识的概括。
第四,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越多,学习迁移就越容易产生。尤其是在新的学习遇到阻碍
时,容易进行广泛的联想,变一般迁移为特殊迁移,从而促进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在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者
往往都是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得比较好的人。应加强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学习。
第五,加强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内容确定之后,以什么方法进行教学是教师在教学,尤其是
课堂教学中重点要考虑的问题。教师应转变学生的被动性,通过各种训练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能实现
最普遍的迁移。应当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因为学生目前的基础和学习方法都与本人上学时有所不同。
最后,改进对学生的评价。教学环境中的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同样具有教育性,有效运用评价手段对学生形成
学习迁移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对学生评价的时候要注意评价方法。